CMF宏观数据月度分析会于12月17日举行。主题为“维护短期平稳复苏,激发长期增长动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尹恒出席并演讲。
聚焦今年宏观经济,随着外需持续上扬和经济动能的逐渐恢复,我国经济整体呈现了复苏态势。但是在下半年特别是从第二季度开始,复苏态势有所放缓。尹恒预计,今年整体经济增速能够达到8.1%左右,年内完成6%的增长目标没有问题。
他认为,多个原因支持宏观经济整体复苏。
第一是工业企业回归常态。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两年平均6.2%。在疫情前,2019年是5.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大为改善,随着经济逐渐走出疫情冲击,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额出现了很大的增长,
第二是就业形势稳定。随着整体经济的逐渐复苏,城镇调查失业率在下降,居民收入的增长是稳定的。
第三是进出口延续了强劲增长态势。据11月份的数据,按美元计价,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4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1.3%。从外需来看,增长势头相当强劲。
第四是外需强劲,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汇率稳定表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信心比较充足,这给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政策增加了很大的底气。
但他也强调,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不久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
首先是国内消费持续低迷。第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回落。第三是民间投资处于低位,持续萎缩。
此外,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目前已经超过了疫前的水平,再叠加国内能耗双控和远期双碳目标的影响,企业成本和PPI价格指数急剧上扬,使得生产侧和需求侧价格明显分化。特别是下游的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面临的压力、成本分担的压力特别巨大,影响到市场复苏前景。
最新的CMF报告显示,2022年,财政政策或将更加积极。从数据看来,1-10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4.5%,支出增长2.4%,所以,今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同时支出速度收缩也很明显。从财政赤字表里可以看出,今年财政赤字同比减少55%,比2019年同期减少45%。为了改变这种收缩的状态,近期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来保证财政支出的强度,加快财政支出的速度。
从货币政策来看,10月份M2同比增长8.5%,比去年同期回落了2.2个百分点。但三驾马车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都有所收缩,所以,货币政策应该走向更加适度宽松的状态。
基于上述分析,尹恒给出两条政策建议。
一是近期应该运用多种政策工具维持平稳复苏,具体包括:
1、财政政策可以更加积极。“今年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但是支出速度收缩的非常明显。与2019年正常年份同期相比落后了两个百分点”。“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的节奏明显比去年放缓,从这两个角度看财政政策事实上转入收缩的状态,所以,我们认为近期财政政策应该更加积极来保证财政支出的强度,加快财政支出的速度”。
2、货币政策还存在着适度宽松的空间,应该走向更加适度宽松的状态。“从社会融资存量和增量来看,今年财政货币政策总体看,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是趋紧的”。
3、近期政策应该多管齐下提振居民消费信心。“可以适时出台消费导向的减税降费政策和民生导向的收入补贴措施”,他分析称,以前财政对消费的支持,主要是面向企业的减税降费,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现在可以适时考虑对提振居民消费、提振居民信心方面、增加居民收入方面发力。
4、千方百计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计的维护市场主体的活力,稳住中国经济的基本盘。
二是长期政策建议。应继续坚定的全面深化改革,激发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通过模拟,我们已经看到深化改革的红利十分巨大,还是能够在未来二三十年提供给我们长期持续的推动力”。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
--
-- -- --
3360.1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