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财经 > 综合  > 文章详情页

CMF研讨聚焦疫情冲击背景下如何扶持和救助中小微企业

6月8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9期)在线举办。本次研讨会围绕“疫情冲击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和救助”主题,毛振华、刘元春、朱玉、许召元

6月8日,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49期)在线举办。本次研讨会围绕“疫情冲击背景下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和救助”主题,毛振华、刘元春、朱玉、许召元、温彬等多位知名专家共同研讨。

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宏观经济论(CMF)主要成员孙文凯代表课题组发布专题报告。

朱玉表示,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当前这部分的市场主体遇到困难,需要将国家惠企纾困政策落实落细,让市场主体应享尽享。从新一轮帮扶中小微企业政策来看,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降低投入侧成本,包括稳定主要生产要素供应和价格,如大宗商品的保供稳价、水电气优惠和欠费不停供,以及降低港口宽带和专线费用等。

二是扩大现金流,包括加大纾困专项资金支持、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融资担保支持、汇率避险,和化解拖欠帐款等,多方面来增加企业的现金流,防止资金链中断。

三是加强复工复产的协调,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携手行动,建立人员、物流、保障的协调机制等。

四是及时的关注困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针对中小微企业减税减租贴息补助政策尽快落地落细,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开展像工信部一直在推动的“一企一议”活动,包括“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摸排企业诉求,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五是实施更加合理的疫情防控监管政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避免政策执行过程中一刀切,伤及中小微企业,加大惠企纾困政策的宣传力度,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便利化的服务。

报告指出,全国各省响应国务院33条号召出台的相关政策在六月初取得一定成效,三重压力仍在持续对中小企业产生影响。小微企业运行指数在2021年大部分位于景气线以上,但进入2022年之后渐渐落入到景气线以下。从新增企业数量来看,整体企业个体工商户韧性保持良好,进入到四五月份企业主体受影响大,其中小微企业受影响明显,注册数量下降较快,注册注销比低于1,整体活力下降。

报告认为, 三重压力带来的挑战可被归结为四个方面。一是,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显著,导致需求下降、成本上升、防疫支出、物流中断等问题反复出现。二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不断走高。三是,不对称复苏下出口向产业结构相似的东南亚国家转移,我国的出口相对增速下行。四是,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三条红线去杠杆政策下,房地产总投资累计增长及商品房销售增长下降迅速。

报告指出,5月25日出台的国常会33条一定程度上倒逼解决了层层加码的问题,将稳经济提升到更重要的地位。其中的财政、金融和稳链相关政策,对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尤为重要。中央的政策有效促进了地方科学防控,发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经济支持手段作用。补贴性质的融资担保为一些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提供担保,并在真正出现风险时给予抵偿。

报告认为,疫情下财政支出要加力扩面。目前出台政策以减税降费为主,直接补贴力度不足,且对企业的直接补贴较小,应税额度受到政策管制直接冲击。我国市场主体多,减税措施的覆盖面较小,有进项大于出项等其他条件限制,普惠性不够。要加大政府采购,通过发行专项债、划归国企利润、财政政策货币化等措施获得资金来源,扩大直接补贴比例。

报告指出,复工复产阶段要以诱导性政策为主。我国当前正处在关键就业阶段,要对新增投资者进行补贴,扩大产能,发挥税的自动稳定功能,给予融资支持并恢复增长。要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流转资金,提速应收帐款融资发展。

报告强调,要以坚决的态度提振中小企业信心,加强政策协调。疫情防控的层层加码不利于企业经营信心,留抵退税和社保缓缴本质上具有延期缴纳的性质,无法真正大幅降低企业成本。要通过倒逼机制来解决层层加码问题,实现地方间政策的协调,统筹各行业跨区域协调发展。

报告指出,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强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更精准地掌握企业和家庭的实际收入情况,避免通过一人注册多个小微企业造成的避税、留抵退税套利、经营贷向其他领域转移或优惠政策套利等情况的发生。

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朱玉与会建议,加强复工复产的协调,实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携手行动,建立人员、物流、保障的协调机制等。

“对于自身困难和压力中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如何在变局中认清方向,在艰难中站稳脚跟,在搏击中抓住机遇,求得持续不断的高质量发展,也是每一个中小微企业和企业家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重要的问题。”朱玉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考虑降低成本增加投资。从宏观层面来说,当前中小微企业也是面对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成本是中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首要难题。对照着当前的党中央、国务院的一些决策部署,各级政府部门已经出台了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组合拳的一些帮扶政策,下一步应该要双轨齐驱,推动中小微企业进入到成本下降、需求扩张的良性循环。一方面需要抓好减税降费、用工成本、社会保障成本、用电成本等等主要的惠企助企政策措施的落实,让中小微企业真正获得政策带来的实惠。

其次,要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把握好政策出台的实、度、效,既要加大专项政策支持力度,加大贴息补助等,也要促进增量式的诱导式投资,多进行有效投资。

再次,要优化环境,精准服务。受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出现了堵点卡点,中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面临了不小的困难,需要通过汇聚带动各类优势服务资源,可以组织服务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为中小微企业送政策、送管理、送技术,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各方应该齐心协力持续优化中小微企业的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注入动能,包括如何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加大中小微企业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找得到、用得起、可信赖的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等。要聚焦中小微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面对的一些棘手问题,开展像涉企业“三乱”问题专项整治,尤其要加大对拖欠中小微企业帐款清理力度,推动大型企业尽快足额支付中小微企业的应收帐款。

最后,建议中小微企业要修炼内功,融通发展。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中小微企业在这种形势下不进则退,必须积极转型升级来寻求突破,才能谋求更好的发展。一要主动走专精特新发展的道路,通过不断增强产品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来切实增强抗风险能力。二要主动实施数字化转型,结合企业自身的一些实际需求,制定数字化转型的路线。三要主动顺应当前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趋势,学习研究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典型模式和典型的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融通发展的道路,和大型企业在一起,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等方面实现更高效、更便利的对接,获得龙头企业的开放的技术,市场,标准和人才等创新的资源,成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稳定的一环。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个股排行
排名 名称 现价 涨跌幅
排名 名称 现价 涨跌幅
60秒后刷新
刷新
A股指数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

--

-- -- --

3360.10

-- -- --

--

-- -- --

    • 两市总计资金流入: --
      两市总计资金流出: --
      净流入: --
    • 两市总计资金流入: --
      两市总计资金流出: --
      净流出: --
右侧广告展示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