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漯河市召陵区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创新工作举措,全力保障粮食生产,守住乡村振兴基本盘。
严字当头,压实责任保安全。严格落实党政同责,成立全区稳定粮食生产工作专班,建立区、镇、村三级主要负责同志直接抓粮食生产的工作责任体系,先后召开农村工作、春季农业生产等会议研究部署粮食生产,把保障粮食安全列入全区重点事项,强力推进落实。今年全区小麦面积达到33.41万亩,小麦平均亩成穗数 43.2 万穗,较去年41.7万穗增加1.5万穗;穗粒数平均为36.7粒,较去年34.9粒增加1.8粒;千粒重达到43.8g,与去年44.5g基本持平,明显高于常年水平。全区小麦平均单产达590.4公斤,比去年单产550.5公斤多39.9公斤,增产7.2%。总产达到19.7万吨,创历史新高。
干字为先,开展行动保产能。开展“科技壮苗”专项行动。积极破解去年汛期对冬小麦带来的晚播面积大、苗情较为复杂等影响。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以促弱转壮为目标,全力做好小麦苗期技术管理,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等有效措施,全区小麦一、二类苗达到了88%以上。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已建成的16.6万亩高标准农田管护提升,积极推动2022年6.93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拓展种养循环稳粮增效新模式,加强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等一揽子举措。区政府投入资金303万元,落实全区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全覆盖。
实字托底,创新服务保收益。认真落实惠农政策,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核定小麦种植面积32.4万亩,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567.55万元。积极推广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扩大粮食生产保险覆盖率,承保小麦18.2万亩,总保费709万元。有效稳定了农民种粮收益预期。扎实开展“三夏”会战,及时掌握“三夏”进度,发布气象预警、农机供需等信息20余条。截至6月19日,全区夏种基本结束,玉米面积25万亩,已播25万亩;红薯面积1.5万亩,已播1.5万亩;大豆面积2.94万亩,已播2.9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0.6万亩,已播0.53万亩,播种情况基本结束,目前出苗情况良好。(苏焕祎)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
创业板
--
-- -- --
3360.10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