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能最大限度地实施技术攻关、最具效率地扩散创新成果、最大力度地支撑产业发展。近年来,南阳高新区高度重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能最大限度地实施技术攻关、最具效率地扩散创新成果、最大力度地支撑产业发展。近年来,南阳高新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坚持把培育、发展和提升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推进各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并出台了系列奖励扶持政策,科技创新平台数量和质量逐年显著提升。一、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布局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围绕高新区数字光电、防爆装备、现代中医药等特色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建成了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和南阳智慧岛等创新平台。充分发挥河南省科学院南阳光电研究所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先进光学研究院作用,加快打造南阳数字光电产业谷。利用南阳中关村e谷、信息谷等平台载体,天冠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电气防爆安全重点实验室、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阳分实验室、南阳协同创新研究院、南阳防爆装备研究院、南阳药用植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南阳仲景中医药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纷纷落地高新区。引进了荣毅超院士、杜祥琬院士、张清杰院士、刘炯天院士等一批高层次人才,聚焦防爆装备、数字光电、现代中医药等产业领域,特别是产业链关键环节,集中解决了一批制约高新区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创新链整体能效,汇聚大量一流科研资源、产出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和服务。目前,已建成产业技术研究院5家,省级中试基地1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数字光电研究所1家。二、围绕企业技术需求提升研发机构建设能力和水平。抢抓国家构建战略科技力量机遇,持续加强研发平台建设,重点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平台全覆盖,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和研发机构建设,扩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的规模,推动研发平台上档升级。引导支持各园区建设公共研发平台,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探索布局建设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支持南阳防研所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光学集团、卧龙防爆集团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卧龙防爆建成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科技创新平台给予政策资金补助。目前,全区共有研发机构169家。国家级6家,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家;省级65家,其中,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3家。三、围绕“大孵化器”理念推动孵化平台建设。加强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等建设布局,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发挥创新资源、市场渠道、供应链等优势,高标准推动众创空间、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统筹全区资源建设“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全链条的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打造形成国内知名、区域领先、专业特色鲜明的孵化平台。壮大孵化育成载体。先后推动南阳高新区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南阳中关村e谷软件产创业基地获评国家级孵化器,南阳中关村信息谷获评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南阳中关村e谷、南阳中关村信息谷众创空间等获评省级众创空间,立体孵化群体系效应逐渐显现。扩大全国孵化网络。创新打造“全国孵化+南阳加速”孵化育成模式,在北京、深圳、上海等产业高端城市建设异地孵化器,为创业项目提供人才、技术、资金和项目合作等交流对接服务,目前,全区有异地孵化器3个。创新孵化育成方式。盘活2号工业园,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推动光电产业园、防爆产业园、创新创业园实现扩容增量,创新创业科技城、镀邦产业园建成投产,构建“园区联络员+项目经理+创业导师+专家咨询”四级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由区投资集团按市场化原则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搭建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全区共有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孵化器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四、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构建科技服务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谋划,积极构建政策、评价和服务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全产业链。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工程,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依托科技大市场、南阳中关村信息谷、南阳中关村e谷等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引进一批高质量科技成果,为企业技术需求提供源头供给。鼓励企业购买市外先进技术,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支持创新龙头企业依托产业优势建设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面向高新区需求转移高新技术成果,支持行业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形成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南阳智造”。近年来,已建成市级以上技术转移机构8家,转化科技成果1000多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20亿元;2021年度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22年度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