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第一高楼将建”的消息自2006年底在网上发布后,河北网友围绕超高层大楼的热论就没有停止过。据了解,这座“河北第一高楼”——开元环球中心预计2011年前完工,建成后,该大楼主体高度达236.6米的
“河北第一高楼将建”的消息自2006年底在网上发布后,河北网友围绕超高层大楼的热论就没有停止过。据了解,这座“河北第一高楼”——开元环球中心预计2011年前完工,建成后,该大楼主体高度达236.6米的高楼,将成为除京津外华北地区最高建筑,是石家庄市甚至河北省的地标性建筑。
在这个寻求“三年大变样”的省份,受关注的工程不仅于此。据河北日报报道,“为了使城市建设上水平、出品位,进一步提升城市魅力,2010年石家庄市将重点建设12座标志性建筑”。从石家庄市北行130公里外的保定市,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高218米,被称为保定市标志性建筑物的万博广场,也在紧张建设中……随着环渤海经济圈在中国经济版图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河北寻求快速发展的强烈愿望似乎从这些在建的标志性建筑中可以窥见。
地标能提升城市竞争力?
历史上,京津冀同属直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河北省的发展逐渐落后于京津。
“只是一座小桥、一道田埂、一块界石、一副横杆……京冀行政区划中毗邻村落的分界往往可以不起眼到很容易就被忽略……然而,北京一方的富庶优越与河北一方的愁苦与困窘,却不是迈过那座小桥、跨过那道田埂、越过那块界石、钻过那副横杆就能改变的。”河北一家媒体曾这样描述京冀的发展现状。
京津冀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河北一直在寻找实现跨越的突破口。2008年1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并以此作为聚集产业和人气、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举措。河北省委书记张云川指出,河北经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城市发展滞后,城市竞争力不强,无法有效突破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不足两大制约。因此,实施“三年大变样”,加快城镇化进程,就抓住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牵住了发展的牛鼻子。搞“三年大变样”不仅是为了改变城镇面貌,而是要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地标性建筑的出现正是河北省改变城镇面貌,提升城市形象的一个表现。”河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杨连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京津相比,河北省城市发展水平较弱,聚集人才等生产要素能力也弱,通过改善城市面貌、提高城市品质,无疑可以提高人气,增强河北吸纳人才、资金等的优势。“一个重要表现是,以前河北省内考出去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回省里工作。现在石家庄城市面貌好了,回省里工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
杨连云认为,一个地方的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地标性建筑。现在河北发展越来越快,石家庄市城市化率已经达到40%多了,地标性建筑的出现是必然的。
开元环球中心项目设计负责人认为,开元环球中心是区域经济催生的产物,是市场需求决定的,所谓地标建筑并不是为了地标而建,也不是为了争第一而建。京津冀经济圈的日益繁荣,让很多外籍人士需要更便捷地来到石家庄,这就促成了开元环球中心项目。他表示,开元环球中心将在省会规划的中央商务区内提供一个国际化商务平台,提升石家庄的国际化水平。
高,便是地标?
“当我们第一次看到50层的楼,我们也会为它欢呼,是它让我们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希望,以后忽然有一天,我们也会惊奇地发现,自己立足于二三百米的高楼间了……”对于石家庄市这座“高层建筑”,网友们表示着内心的欣喜与期盼,他们认为“超高层建筑是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但也有人表示,“并非楼越高越漂亮,差异才能体现出自己的韵味。”
对此,石家庄市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李水源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标性建筑不能简单以高度衡量。“现在对地标性建筑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但我个人认为地标性建筑应具备5个方面特点。”他说,第一,其他城市没有,是全国独一无二的;第二,应该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象征,比如说天安门;第三,设计形式应该标新立异;第四,有其科技含量;第五,有现代化的配套设施。同时,他还认为,地标性建筑不是政府或媒体强加命名的,而是社会各界认可的,“说起这个建筑本地人自豪,外地人知道。”
他认为,石家庄到目前位置还没有能体现出石家庄形象的地标性建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地标性建筑的核心是“仙”和“龙”。有人把建筑比作凝固的音乐,那么,这音乐的华彩乐章是什么?神来之笔在哪里?要有独到之处。作为一个城市的地标性建筑起码要有几个在国人面前叫得响的之“最”。同时,地标性建筑应该是精华典范之作,不是越多越好,多则滥,都是地标性建筑,就都不是了。
最终还靠软件环境
本刊与搜房网石家庄分公司联合作出的调查显示,88.89%的参与者表示,建设地标性建筑“有利于提高城市知名度,助力经济发展”。不少网友在讨论中表示,“有点标志性建筑好,要不一点城市样儿都没有”,希望“石家庄能大步迈进大都市行列”。
受访专家均表示,地标性建筑的出现,能提升商业地产的品位,改变城市的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对吸引外来投资,吸引外来人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城镇建设来提升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提高本市竞争力,吸引人才、外来投资的措施之一,但根本还是应该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着手。
河北经贸大学原校长于刃刚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个城市要想吸引人才、外来投资,就需要改善城市环境、城市面貌,包括衣食住行是否方便,城市建设是否美观。“一个城市破旧不堪肯定没有人喜欢。”他说,“石家庄的城市面貌这近年变化还是很大的。”但同时需要软件环境的建设,如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政府有没有建设一个支持产业发展的平台,政府部门能否提高服务质量等等,还包括居民素质。“总之,从政府到居民都应该形成欢迎外来人才、投资的共识。”
另外,上述调查显示,也有5.56%参与者不认同建设地标性建筑,担心“好大喜功、浪费钱财”。对此,专家认为,地标性建筑的出现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相关,应该是市场行为。如果建设地标性建筑是市场行为,那无可厚非,也应该支持,但如果靠政府投资建设则可能出现债务危机,是不可行的。
■链接
人类的建筑历史已经有数千年。在古代,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即已为建造更高高度的建筑而努力,从《圣经》中的通天塔到秦二世“起云阁欲与南山齐”,都表达了这一夙愿。
直到19世纪钢铁、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的进步和电梯的出现,才真正拉开了人类建筑高度竞争的序幕。第一座高层建筑,是1885年在美国芝加哥兴建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高55米。1929年美国建成的“克莱斯勒大楼”以319米的高度破建筑的高度记录。1931年纽约帝国大厦达到了381米,这一世界记录保持了40余年。1973年,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突破了400米,再次打破人类建筑的高度记录。
与美国相对,这段时间世界其他地区高层建筑的建设却少得多。欧洲由于深厚的文化底蕴,使人们对传统城市风貌的保护意识十分强烈,从而导致了许多国家在很长的时间内都用建筑法规来限制建筑物的高度。20世纪80年代以后,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开始领先于世界,加上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极大,这就促使这一地区成为当今世界新一轮高层建筑建设的热点地区。
专家认为,建筑并非越高越好。有专家指出,超高层楼宇无异于一条竖立起来的街道,存在着安全、内部交通、环境、能源消耗等多种难以解决的问题。还会造成对日照和空气流通等的阻碍。在一定时间内,高层建筑周围的低矮建筑没有阳光照射,空气流通不畅,汽车大量废气散发不出去,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同时,隐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北京消防局一名领导说:“消防云梯只有100米高,300米的高楼出现火灾,无法进行救援,除非动用直升机灭火”,而现今我国有多少城市消防队配备有直升机?高层建筑还有隐性患害,如地面沉降,造成陆地下沉。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湖南龙山县“BT模式”助推城市环境提质
- 河北怀安县实现医疗保障全覆盖
- 河北秦皇岛市上半年涉农支出达3.76亿元
- 石家庄为空气监测站“雇管家”实现委托第三方运营后,全
- 河北全面深化绩效预算管理改革财政预算审核的重点由过
- 首届城市科学节亮相京城
- 河北各县市将全面启动公立医院改革
- 河北冀州市设关爱基金救助特困家庭
- 山东五莲县引导全社会投入建设“森林城市”
- 河北怀安县实现“零余额”支付模式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