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农发高标准农田项目,我们村4000亩早稻田今年至少要绝收一半;有了这个项目,全村今年至少挽回了2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指着家门口新近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条水渠,湖南省汉寿县岩汪湖镇红菱村党支
“如果没有农发高标准农田项目,我们村4000亩早稻田今年至少要绝收一半;有了这个项目,全村今年至少挽回了2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指着家门口新近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一条水渠,湖南省汉寿县岩汪湖镇红菱村党支部书记曾召付感慨万千。
曾召付所说的项目是汉寿县2009-201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覆盖了汉寿县岩汪湖镇和洋淘湖镇的15个行政村,建设面积3.05万亩,受益农业人口21813人。
“我们村离洞庭湖很近,以往用水方便,大家也没啥节水意识,对水利设施要求也不高。今年的大旱大家看到了,政府给修的这水泥渠真是救命渠啊。”曾召付对记者说。
据了解,过去红菱村里引水的土渠年久失修,渗漏严重,抽水需要3天左右才能把全村的地灌溉一遍。如今,有了新建的水利项目,洞庭湖里的水通过提灌站和衬砌的新水渠,只需3个小时就可以到各家的农田,省时省力又省钱。
今年,汉寿县遭受了50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洞庭湖大面积干涸,但当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依靠水利排灌条件的改善,全部按时种上了早稻,没有出现一例秧苗枯死现象,早稻丰收已成定局,晚稻播种也有十分把握。
老百姓最满意的“民心工程”
汉寿县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黄荣耀对记者介绍说,2009年,汉寿县成为湖南省6个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县之一,为了让有限的财政支农资金足额用在当地农业生产最需要的环节上,在国家和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指导下,汉寿县制定了2009-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3年规划,项目涵盖了水利、农业、林业、科技等4个方面的建设内容。中央财政给这个项目安排资金3960万元,湖南省财政配套资金1584万元,常德市和汉寿县财政配套398万元,两个乡镇项目区引导农民通过投工投劳方式折资792万元。
为了提高项目建设水平,汉寿县还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平台,整合了农业、农机、交通、水利、国土、科技、环保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2631万元,真正做到了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提升了项目区整体功能,发挥了综合效益,推进了当地新农村建设。
记者近日走进岩汪湖镇建成的项目区,只见路路相通、渠渠相连,水渠里的清水涓涓流淌。岩汪湖镇镇长肖广州对记者介绍说,通过新建4个灌溉机埠,并配套灌溉渠系,完全解决了旱涝之忧。主渠道宽3.5米、深1.2米、渠壁水泥厚达8公分,采用“清水现浇”施工工艺建设,技术先进,坚固耐用,建成后可以在30年时间内发挥效益。
“有了这些水渠,2011年,岩汪湖镇所有的稻田全部改为双季稻,这是过去少有的现象。可以说,水利设施的改善为保障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肖广州说。
在岩汪湖镇烂泥糊村,该村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童双福告诉记者,过去,村里没有排灌工程,一遇旱涝就成灾,不仅粮食生产得不到保证,就连村民的生活也无法保障。如今,新建的排灌站屹立在村头,兴修的水渠从村里通过,田间机耕路与村道纵横相连,做到了旱能浇、涝能排,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因此得到了充分保证。他感慨地对记者说:“农发项目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老百姓最受益、最满意。”
科技进村入户助增收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方面,汉寿县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改善了农业种植模式和经营方式,使当地稻田增加了效益,提高了稻米品质。
汉寿县副县长余习琼对记者介绍说,2009年和2010年,汉寿县依托土地治理项目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的科技资金投入,委托汉寿县农技推广中心粮油作物工作站的专家,在岩汪湖镇和洋淘湖镇两个项目区重点推广了良种和良法,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
一是通过政府采购,为项目区采购安装了216台水稻频振式高效诱蛾杀虫灯。据介绍,每台杀虫灯依靠太阳能,辐射面积可达四周60亩左右的农田。有了杀虫灯,当地稻田的害虫得到有效抑制。农民喷洒农药的次数从过去每年3-4次减少到1-2次,每亩农田每年可节省喷药成本30-40元,既减少了种粮支出费用,又降低了农药污染,提升了稻米品质。
二是通过超级稻栽培技术的辅导和培训,汉寿县2011年在项目区推广种植了2.75万亩超级稻,每亩年产稻谷可达2000斤以上。
三是向农民提供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农机使用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促进了良种、良肥和良法的运用,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据介绍,汉寿县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实施之后,可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6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1.2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9万亩,年节约水量230万立方米,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06万公斤、棉花5.1万公斤、油料16万公斤,新增种业总产值可达750万元,项目区农民收入年增加总额可达300多万元。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李丙力对记者表示,洞庭湖区是湖南省重要粮食主产区,今后,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围绕建设高标准农田,着力打造环洞庭湖粮食核心产区,使其在湖南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世界银行贷款青海西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谈判完成
- 日本银行界将对北美页岩气项目融资 以削减电费
- 50万公积金贷款转商贷 20年需多还18.6万元
- 江苏泰州市PPP项目将获扶持
- 山东潍坊市水利项目探索PPP
- 规范公益性项目回购
- 湖北枣阳市做好民生项目履约验收
- 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 中央文化企业数字资源库项目资本预算申报启动
- 泰国通过两铁路项目 未来直通中国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