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北京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航空研发高地和高端制造的重要承载区,形成经济规模达到30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1中国AOPA年会暨中国低空
本报讯 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北京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航空研发高地和高端制造的重要承载区,形成经济规模达到30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2011中国AOPA年会暨中国低空经济论坛”上了解到的。
在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重点扶持和大力推动下,通用航空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拉动航空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已被列入国家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范畴,并纳入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之中。
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陈锡兵表示,为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建设和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服务领域和规模,促进通用航空快速发展,重点是改善通用航空发展的环境。
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面布局通用航空机场、起降点的建设,鼓励通用航空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通用航空机场保护设施建设,规划新通用航空飞机1000架以上。在扩大通用航空方面,将巩固工业、农林业等通用航空传统服务领域,拓展通讯航空、私人飞行等新兴业务范围,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改善市场运行环境,支持和引导通用航空企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通用航空市场准入门槛,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通用航空企业,增加通用航空企业的数量,扩大经营规模,重点培育3—5家规范通用航空企业等。
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戴卫表示,为了贯彻国家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和逐步开放低空的重大举措,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并且开始组织实施,规划在未来五至十年内将北京建成以通用航空销售、会展、金融、教育培训为特色的亚太地区最重要的通用航空服务业中心。在通用运营领域,重点发展公务飞行,城市公共服务飞行,运行保障体系建设,机场、基地建设等业务。在通航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建设航空产品交易平台,构建航空金融服务体系,发展航空会展与文化的教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吸引国际组织的落户。
据了解,近十年来通用航空器规模翻了一番,通用航空企业110家,筹建企业52家,通用机场和临时起降点将近400个,在航空护林、地震勘探、航空遥感、能源开发以及抢险救灾方面通用航空承担了大量技术性、先进性、公益性的任务。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电改加速利好用电大户 电解铝企业年节省数亿元成本
- 日本大企业国内计划设备投资增幅创24年来新高
- 欧比特币企业家赢投资人认可 专家看好欧洲市场
- 四川广元市利州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显成效
- 中央文化企业数字资源库项目资本预算申报启动
- 湖北竹山县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奥巴马痛批美企业外迁避税:合法但有损国家
- 货币政策定向宽松 小企业尚未感觉“轻松”
- 辽宁助推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 英国已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热土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