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一则“北京上班族月收入7500元没有安全感”的消息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一些代表委员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境况和心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如何
两会期间,一则“北京上班族月收入7500元没有安全感”的消息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一些代表委员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境况和心态。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如何让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离我们还有多远?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还是先让“腰包”鼓起来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1810元,同比增长8.4%,低于GDP增长9.2%和公共财政收入增长24.8%的幅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为19118元,比平均数低2692元。
“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还在降低。同时,大多数城镇居民收入在平均水平以下。”全国人大代表王麒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告别了“共同贫困”,但远没有达到“共同富裕”,现在收入分配格局变成“金字塔形”,贫富差距在拉大。
一些委员认为,改变目前的状况措施之一是“提低扩中”增加收入,其中,“扩中”是关键,这不仅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由之路,在当前来看,更是在经济较为困难的情况下,扩大内需稳定增长的需要。
全国人大代表杨明建议,政府要切实加大调控房价、稳定物价、推进教育公平、深化医改和完善社保等方面的力度,为中等收入群体“减负”,建立有利于中等收入群体增长的社会保障体系。
结构性减税应为长期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王明辉提出,结构性减税对缩小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应当作为一项长期的政策,对结构性减税制定一揽子计划,明确路径图和时间表。
民革中央在提案中建议,应进一步理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之间的关系,提高初次收入分配中劳动报酬所占比例;健全和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通过立法和制度建设,确实保障劳动者收入随着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物价的发展水平而不断增长;改善收入结构,限制规范高收入,使行业间、地区间、部门间的收入分配趋向合理等。
帮助中低收入者“抗压”
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林道藩利用会议间隙到北京西绒线菜市场调研时发现,10元钱在北京能买到3个苹果或7个西红柿。这说明,随着收入的增加,购买力却越来越低。“别让物价‘吃掉’中低收入者幸福”是两会众多代表委员的共同呼声。
“目前在物价上涨时,一般都采取补贴生产环节的政策措施。但这种刺激往往是滞后的,常常会造成‘一哄而上’后的商品过剩,‘买难’、‘卖难’交替出现的无序状况。”为此,全国政协委员黄海建议,在物价上涨时,不妨把财政补贴的重点由生产环节调整为消费环节,对低收入群体采取直接补贴的方式,增加他们的购买力,然后通过市场信号引导生产。
民革中央也在提案中建议,财政补贴政策转向“以民为本”。应有计划地、逐渐地减少出口补贴,将减少的出口退税改为居民消费补贴,这不仅能改变目前国产商品在国外售价更优惠的不合理状况,而且能直接增加居民购买力;适时增加低收入群体补贴,建立与CPI联动的居民消费补贴机制。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财政部规定非税收入票据领用“大限”
- 前5月国企营业总收入同比增10.4%
- 贾康:房产税征收方案迫在眉睫 对象应是中高收入人群
- 节能家电补贴推广政策6月1日终止
- 全国社保基金预算“细账”公开养老、医疗保险基金等具
- 房产税不会增加中低收入者负担
- 132亿森林抚育补贴带动千万林农致富
- 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逾9万亿9月份中央财政再现负增长
- 美国农民收入40%来自农业补贴 中国不到4%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