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4日是第1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根据卫生部通报,我国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融入医改政策体系,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65亿元,为结核病专科医院进行装备。2011年,我国推动各地建立定点
本报讯 3月24日是第1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根据卫生部通报,我国将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融入医改政策体系,2011年中央财政共投入1.65亿元,为结核病专科医院进行装备。
2011年,我国推动各地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三位一体”的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截至年底共有522个县(区)建立了由定点医疗机构负责结核病诊治的新型防治服务体系。中央财政加大对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投入,2011年为全国30家地(市)级和5家县级结核病专科医院进行装备,提高了专科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卫生部将耐多药肺结核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试点病种,截至2011年底有12个省份开展试点,进一步提高了保障水平。2011年8-12月,全国共有2万余名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被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补偿范围,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接近65%。2012年,卫生部将指导各地将耐多药肺结核全面纳入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并鼓励各地根据实际适当扩大诊疗费用减免范围,对于不属于公共卫生支付范围的结核病患者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相关规定予以支付。
2011年,各项结核病防治工作稳步推进。全国共发现并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0万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患者42.3万例,肺结核患者治愈率保持在90%以上。耐多药肺结核防治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1年底19个省份的51个地(市)开展了防治管理工作。结核菌/艾滋病毒双重感染防治工作、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我国仍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评估,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14%,位居全球第二位。近年来,我国每年报告肺结核发病人数约100万,始终位居全国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耐多药肺结核危害日益凸显,每年新发患者人数约12万。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国务院:建应急救助制度 解决患者急救保障问题
- 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超额完成中央财政为每例患
- 结核病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 “看病贵”是这样缓解的——浙江省嘉兴市激励医院使用
- 卫生部出台甲型H1N1流感轻症患者居家治疗具体方案
- 我国正在制定甲型H1N1流感患者医疗费用管理办法
-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甲型H1N1流感确诊患者破万例
- 首例甲型流感患者进入出院倒计时阶段
- 8500亿元医改投资三分之二用于患者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