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在今年初,河北省财政厅人教处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按照省委选派驻村工作组分配给财政厅的名额要求,省财政厅共需选派13名干部,然而报名人数却达到199人,是分配名额的17倍。当驻村干部,在村里
(一)
早在今年初,河北省财政厅人教处就遇到一件“棘手”的事。
按照省委选派驻村工作组分配给财政厅的名额要求,省财政厅共需选派13名干部,然而报名人数却达到199人,是分配名额的17倍。
当驻村干部,在村里呆一年,很轻松?
当然不是。这既与干部职工响应财政厅党组加强基层建设的一系列决定相关,也与财政厅干部职工的自身需求相契合——因为他们意识到,要在新时期干好财政工作,就需要从财政工作的现实要求出发,到基层去寻找解决当前财政问题的答案。
谁都知道当前的财政工作涉及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转型期中国国情的复杂现实,也决定了财政往往成为全社会各方面的焦点,化解各方面矛盾,理财、用财、管财等等,与基层对接,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前提。
“到基层去接地气。”这也是河北财政厅党组在今年初给全厅职工发出的强烈信息。
现实催人奋进。
于是,选派4个驻村工作组、发挥财政职能全力助推全省基层建设年活动、选派4名年轻干部到县财政局挂职副局长、开展财政所建设示范县创建活动、确定每个厅领导联系1至2个财政体制直管县调研等等工作,有序而迅速地展开……
(二)
选派5010个驻村工作组是河北今年的一个大动作,这意味着全省十分之一的乡村进驻了各级工作组,同时也是一项深谋远虑、组织严密、志在长远的系统工程。
作为财政部门,除了参与并扎实完成好这项工作,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即怎样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全力保障和推进全省顺利和有效地实施这项重大工程。
年初,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邢国辉专门批示:各有关处室要坚决支持这项活动,尽快落实资金,特殊情况先预拨。
具体到怎样在财政政策和资金上全力支持和保障活动顺利开展,河北省财政厅副厅长赵文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从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中安排5.1亿元,专项用于各派驻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根据村民筹资筹劳计算省级奖补标准,对低于10万元的村,省财政给予10万元定额奖补;对高于10万元的村,按实际应奖补金额进行奖补。此外,尽管今年全省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省财政还计划从今年省级超收资金中积极筹措帮扶资金,力争优先考虑、优先保障、重点支持全省的驻村工作。
(三)
如何将财政工作与基层对接?这在推行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今天,尤显迫切。
靠什么来实现对接?唯一而有效的方式就是身体力行到基层去调查研究。
走向基层,走到老百姓中间,倾听基层群众的所思所想,把基层的呼声和问题反映上来,使理财者更加了解国情民意,才能使各项财政政策切合实际,产生绩效。
今年3月,几乎整整一个月,河北省财政厅办公室值班室记录的厅领导工作安排表上,满满地写着下基层调研的日程:
3月6日,邢国辉厅长到永年县刘窑村、东杨窑村调研驻村帮扶点;在永年县调研基层财政所建设。3月8日,到灵寿县调研基层财政运行、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各项民生政策和财政资金落实情况。3月12日,到滦平县双庙村调研驻村工作组进展情况,慰问五保户,调研村食用菌项目。3月13日,到文安县袁郭村调研驻村工作和村低保资金落实情况及文安县基层财政建设情况。
3月22日副厅长赵文海到饶阳蹲点调研,考察留楚乡财政所、五公镇财政所、合束村蔬菜大棚,召开县乡镇财政所长座谈会;3月23日,到尹村镇考察万亩蔬菜长廊建设。
3月7日到8日,副厅长高云宵到顺平县蹲点调研。
3月5日到7日,副厅长杜彦卿到文安县调研。
3月8日到9日,巡视员郭秀堂到吴桥县调研。
3月15日到16日,副巡视员刘洪林到宁晋县蹲点调研。
2月10日以后,副巡视员牛金禄在永年县刘窑村驻村工作组蹲点一年。
记者手中得到一本财政厅领导蹲点调研日记,上面详细写着调研中的所见、所思、所想,文字简洁朴实,内容丰富而生动……
(四)
其实,简单地记录这些蹲点调研行程,不足以准确表达与基层对接带来的实践成果,只有当记者与财政厅驻村工作组面对面进行采访时,在聊天式的谈话中,才感受到他们在基层锻炼的所得——不但帮助村民们办了许多实事,更有许多自身认识上的深层体会和真切感受。
在河北永年县刘窑村村委会里,记者与财政厅驻村工作组有过一次聊天。
“在最基层的村里工作比在省厅做事,肯定要累一些,压力也大一些,每个项目都要从头至尾组织和操作,每道程序都不能出岔子,你们觉得这样干值吗?”记者问。
工作组人员打开电脑,给记者看每个项目实施前后照片的对比,而后简单地说:“看着村里出现的这些变化,我们觉得都和自己有关系,会有一种成就感。这种感觉,与平时在机关时成就感是不一样的。”
在东杨窑村,中午记者与工作组一起吃他们自己做的“拉条子”,工作组成员述说着他们驻村以来的“三个变化”:一是感觉自己由政策的研究者变成了一个落实者;二是由在机关工作时注重讲程序,变成到村里注重干事情;三是由过去在各个处室“工作一条线”,变成现在“工作一个面”。视野、经历、做事方式、考虑问题、与人打交道、聚合资源等等,确实是一种难得的历练。
(五)
乡村小社会,却是一面大镜子。只有直面镜子,才能照出自己真实的面貌。
在与工作组谈话时,他们往往下意识地将话题联系到财政业务上。
牛金禄告诉记者,从这次驻村工作“十件实事”实施情况看,改变乡村面貌,确实有巨大的项目和资金需求,同时也对启动农村巨大的内需市场产生拉动作用,如果从财政角度看,近几年政府和财政对三农的支持和扶持不可谓不大,尤其是从总量看,可说是天文数字,但是怎样在资金使用、投向、投入方式等方面产生更大的实效,目前还需要从绩效和结果作一些思考。
他还谈了工作组驻村以来的许多调研体会,如“三农”方面,从未来财政资金支持的角度研究,支持三农的趋向应定在哪里?基层财政的薄弱点究竟在哪里?基层财政怎样确立绩效管理的机制?都需要到基层调研。
财政厅驻东杨窑村工作组在这次驻村工作期间,以项目建设为基点,对如何破解村级公益事业难题展开调研。如这次驻村工作展开的项目,主要采用“一事一议”的政策来操作,但是,在“一事一议”中如何解决基层的筹资、筹劳的比例问题,以劳代资的规范等,都有值得研究和改善的空间。东杨窑村工作组刘丁雷介绍,这次村里每一个项目都采取村民民主决策,尤其在项目管理上,村里专门成立村民项目监督小组,对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监督。这种让老百姓参与监督的方式对以后财政资金项目管理都有参考意义。
驻刘窑村工作组副组长魏光介绍,在选择“一村一品”项目时,工作组推荐了30几个项目,但最终的决策权,还是交给了村民。如果在以后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财政政策研究和制定方面,多问计老百姓,让老百姓自主参与决策,将更有针对性。
任何事情,只要把它当成自己的事办,就会积极,就会产生效益。
(六)
基层的问题有时看起来事不大,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并不简单。
驻村工作组介绍:村里要硬化路面,实现“户户通”,可是,路修到谁家门前时,都有许多的事要“摆平”。谁家铺的水泥厚一点谁家薄一点、谁家的路面高一点谁家低一点担心以后会有积水等等问题,在村民眼里,都不是小事。
村里要打灌溉井,安排种植项目的受益田范围,离谁家近谁家远,也都需要计较和理论一番。
要处理这些“麻烦”事,不但要了解基层老百姓的诉求,更要在程序上公正、在说理时明确,亦即“一碗水端平”。否则,即便是为基层办好事,也可能得不到好的口碑。
牛金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从驻村工作组的实践看,做好当前农村工作,关键的问题是要优化三种利益结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而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现在大部分是在基层,但是如何让财政资金产生更好的效益,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要从优化利益结构的角度研究、调整和完善。
越直面基层,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这是财政厅驻村工作组的心得,也是财政工作者面向基层,寻找解决财政问题答案的正确路径。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山西财政“五个进一步”倾力助“三农”
- IMF公布财政透明度最新“补丁包”
- 郴州两级财政推进科技治超
- 山东淄博市利用财政“小资金”撬动金融“大效应”
- 江西武宁县实现预算单位与财政专网连接
- 即墨中小学操场免费向社会开放市财政安排380万为24所
- 联合国:有害农药治理 各国财政政策发力
- 农业部、财政部印发通知要求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中央财政支持从源头削减高风险污染
- 莘县俎店乡认真监管财政奖补资金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