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我国旱区耕地面积达10亿亩左右,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多为“望天收”,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生产潜力。大力推广旱作技术,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肃财政
编者按:我国旱区耕地面积达10亿亩左右,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多为“望天收”,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生产潜力。大力推广旱作技术,将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肃财政大力支持以全膜双垄沟播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科技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子,粮食产量一年一个台阶。日前,记者就此问题赴甘肃进行了采访。
种了几十年庄稼的杨学安怎么也不会想到,即使是在旱季,他们这儿旱地上的庄稼也能绿满山野,而且还不用灌溉。
70岁的杨学安是甘肃省榆中县连搭乡石头沟村农民。他告诉记者,起初,县里来人在村里推广玉米种植技术的时候,自己说啥都不相信旱地还能丰收。“我是最后一个用的这个技术。”他说,自己人老了,家里人也少,随便种点,收多少算多少。但他现在“比谁都积极”,为此还自编了快板《赞双垄》,赞叹国家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全膜玉米片连片,增产效果很明显;种地有了‘保护伞’,农民端了‘铁饭碗’。”杨学安骄傲地告诉记者,上边来的不少领导都听过他的这首自编自唱的歌呢。
所谓“双垄”,指的就是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甘肃气候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77毫米,仅是全国平均降水量的四成多,大部分地区灌溉条件缺乏,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在中央和甘肃省财政部门支持下推出的旱作农业技术,不仅为石头沟村带来了福音,还把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区打造成了全省新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产量增长点。
一亩地增收1200多元
记者在石头沟村看到,山坡地带平整出的土地上,玉米绿满山野,玉米杆子高达2米,很有青纱帐的感觉,双穗玉米棒葱茏如玉,长势喜人。看着眼前的喜人景象,杨学安在田埂上又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他的《赞双垄》。他告诉记者,其他村民也自发组织了“双垄迎春秧歌队”,宣传这项给他们带来丰收的新技术。
和记者以往看到的玉米地不同的是,这里的玉米行距很有讲究,分为大小垄,小垄40公分,大垄70公分,小垄高,大垄低,这样会形成两个积水面,有利于保护雨水渗入土地。在大小垄之间,除了玉米根部以外,全部覆盖上了地膜,看上去很像在考古发掘现场铺设的保护膜。在地头,一块写有“石头沟省级旱作农业综合示范点”字样的标志牌十分醒目。在示范点的旁边还未实施覆膜技术的地块中,玉米高度则明显降低,玉米穗也小得多。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孙多鑫告诉记者,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有效地抑制了土壤水分蒸发并使雨水集流叠加,水分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这是作物稳产高产的“秘密”。该站技术员柴宗文介绍,覆膜技术还要选择合适的区域,要求降雨量在250mm—550mm之间,海拔不超过2400米。一般来说,每亩地需要全覆盖地膜6公斤,成本约72元,一半由财政补贴,一半由农民自付。“有了财政补贴,农民的积极性很高。”他说。技术推广中心还要对他们进行培训,保证每户都有一个明白人。
杨世元告诉记者,他今年种了7亩玉米,全部采用了地膜全覆盖技术。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技术员牛芬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正常年份,一亩地种小麦大约收100公斤,合计收入约240元∕亩。而种上全膜覆盖玉米,每亩收入玉米约为800公斤,合计收入约人民币1400元,加上秸秆收入400元,减去化肥、种子、地膜等成本330元,每亩净收入为1470元。这就意味着,采用该技术后,在其他耕种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每亩旱地可以让杨世元增加收入约1230元。这7亩旱地,可以让他今年增加约8610元的收入。
粮食增产 经济转型
与旱情的斗争历来是甘肃面临的头号难题。
2006年,甘肃再次遭遇大旱之年,很多地方农作物绝收,被誉为“陇东粮仓”的庆阳市北部遭遇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缺水人口近20万,有人卖羊换水,有人到宁夏拉水,有人饮用苦咸水。时任甘肃副省长、现任省委常委兼兰州市委书记陆武成在调研旱情时发现,一路上有两样是绿色东西,一样是苜蓿,一样就是全膜覆盖的玉米。“这么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扩大种植面积。”在他的大力倡导下,甘肃省财政2007年投入1000万元,把全膜覆盖玉米种植面积推广到49万亩。
2007年,甘肃再次遭遇70年不遇的大旱,但在大力推广旱作和节水高效农业技术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的推动下,全省全膜双垄集雨沟播面积由2006年的10万亩发展到了49万亩,粮食产量达到824万吨,实现了粮食增产。
2008年,时任省委副书记、现任省长刘伟平指出,旱作农业是加快甘肃省发展的必由之路,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组织实施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当年,甘肃省财政投入5000万元,把全膜双垄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到289万亩。
据统计,2011年甘肃省粮食总产达到1014.6万吨,仅旱作农业一项就贡献了571万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技术带来新增效益25.2亿元。这相当于用1/4的粮播面积生产了56%的粮食。甘肃以人均只有全国平均水平50%的水资源,生产出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90%的粮食。
财政部门对此给予了始终不渝的大力支持。据了解,近年来,甘肃省级财政每年整合资金2.4亿元,累计推广玉米等作物旱作农业技术3160万亩,累计增产粮食超过64亿斤。特别是2011年,在甘肃普遍发生冬春夏三季连旱情况下,旱作玉米、马铃薯和小麦抗旱增产效果显著,全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200亿斤,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产增收,其中旱作农业技术贡献显著。
从2007年中央和甘肃省级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以来,到2012年,补贴规模已经扩大到2.8亿元,6年累计投入资金9.4亿元。与此同时,市县配套资金由2007年的815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3.3亿元,6年累计配套资金12.2亿元。强有力的财政投入,对技术推广应用起到了“催化”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接受旱作农业技术的积极性。
据统计,甘肃省全膜玉米、马铃薯面积由2006年12万亩增加到今年的1258万亩,7年累计推广4418万亩,前6年累计增产粮食约320万吨,为全省粮食相继跨上900万吨、1000万吨两大台阶作出巨大贡献。
旱作农业不仅实现了粮食增收,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杨世元告诉记者,因为不愁粮食,他们村里不少农户都养起了猪和羊。
据了解,旱作农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了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在畜牧业中草食畜的比重达到了52%,实现了农牧互补、粮经同步协调发展,拓宽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渠道。玉米、马铃薯等高产秋粮作物面积快速扩大,中药材、果品、草畜等草食畜等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由过去单一的种植业向现代农林牧各业均衡发展的格局,推动了旱作区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旱作技术还促进了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由于全膜覆盖减少了裸露土地面积,因而减轻了风蚀和雨水冲刷,有效接纳了自然降水,增加了土壤水分;通过种植作物,增加了大气湿度,改善了区域小气候;而根茬留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了地力。
■相关链接
旱作农区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我国旱区耕地面积约10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以上。旱作农区大多有充足的光温资源,可实现的粮食生产能力高,旱作农田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较高地位,大约85%的小麦和90%以上的玉米和薯类是在旱地种植生产的。
2010年和201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旱作农业提出了要求。农业部、财政部也曾在甘肃召开部分省区旱作农业工作座谈会,共同研究支持旱作农区农业生产的政策措施。2012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加快旱作技术的推广应用。我国各地旱区正在发生一场因地制宜的粮食增收变革。
陕西省根据本省旱区实际情况确定了旱作农业主推技术,以提高有限水资源利用率为中心,以工程措施为基础,千方百计蓄住“天上水”,重点是在陕北、渭北推广覆膜垄沟技术,充分利用雨水和光能,最大限度发挥保墒、增温、增产的作用。同时,不少地方把节水灌溉技术与旱作地膜覆盖技术相结合,发展膜下滴灌高效节水农业生产模式,节水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内蒙古、新疆等地也相继启动了试验项目,不仅实现了增产增效,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应用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在北方地区玉米亩增产最高可达到500公斤,年均亩均增收800多元。另外,还实现了节肥节水,比常用施肥方法节肥30%以上,比传统的沟灌、漫灌等节水70%以上,大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据农业部门在甘肃、陕西、宁夏等地示范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情况看,粮食亩均增产在150公斤以上。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旱作农业技术,预计旱作农田粮食亩均增产可达100公斤,我国10亿亩旱作农田可增产粮食1000亿公斤,旱作农区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文化春雨”送进甘肃白银
- 甘肃金塔县民生资金有了“防火墙”
- 甘肃甘谷县多措并举严控“三公”经费
- 甘肃敦煌市公厕免费开放了
- 阿根廷违约的蝴蝶效应 或引发粮食危机
- 甘肃天水市加大投入建标准化村卫生室
- 甘肃张掖市发布首批鼓励社会投资项目
- 甘肃建立棚改贷款统借统还平台
- 陕西:粮食增产后遇到的“瓶颈”
- 甘肃金塔公立医院床位补贴大幅提高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