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河南省罗山县始终把茶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特别是2010年以来,通过实施现代农业茶产业项目扩大茶基地、扶持茶企业、打造茶品牌,茶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形
本报讯 近年来,河南省罗山县始终把茶叶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来抓,特别是2010年以来,通过实施现代农业茶产业项目扩大茶基地、扶持茶企业、打造茶品牌,茶产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初步形成了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罗山县属历史上著名的淮南茶区,种茶历史悠久。该县2010年开始实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茶产业项目,中央财政两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该县整合各级财政涉农资金、社会资金和农民投入约4000万元,全县茶叶基地快速发展。
罗山县县长汪明君介绍,县里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扶持茶产业发展,并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茶产业项目为支持,制定了《罗山县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罗山县财政局局长张景秋介绍,该县建立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库,实行项目竞争立项公示制。遵循以农民受益为主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原则,明确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项目申报的主体地位。按照“看得见、摸得着、有指标、能考核”的要求,突出优势,集中连片,创建标准茶园。
为了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益,该县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茶园管理。该县实行了基地管理目标责任制,定目标、定责任、定时限,确保新茶园建一片,成一片,见效一片。该县还通过开展阳光工程、新型农民培训、退耕还林农民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对茶农的培训。县茶叶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专门编印了标准茶园建设技术资料,发放到广大茶农手中。
通过科学规划、政策驱动,培植大户、示范带动,罗山茶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效。截至目前,罗山县茶园总面积已发展到16.5万亩,年产名优茶300万公斤,茶叶总产值超5亿元。全县3万农户从事茶叶生产,茶叶从业人员达6万人以上,重点茶叶专业村茶叶收入占农户家庭收入70%以上。茶叶成了该县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无相关信息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