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难忘家乡猪蹄

蛇年春节,我回河南襄城老家过年。几乎餐餐都少不了一道硬菜——红烧猪蹄。提起红烧猪蹄,一桩往事至今记忆犹新。1979年年末,我在乡中学举办的数学竞赛中成绩优异,学校给我发了2块钱的奖金。周末,我回到家里

蛇年春节,我回河南襄城老家过年。几乎餐餐都少不了一道硬菜——红烧猪蹄。

提起红烧猪蹄,一桩往事至今记忆犹新。1979年年末,我在乡中学举办的数学竞赛中成绩优异,学校给我发了2块钱的奖金。周末,我回到家里,将其中的1块钱交给了母亲,自己揣着另外的1块钱,徒步10多公里,到县城的百货大楼购置了学习用品,花去5毛钱。然后,我从剩余的5毛钱中拿出4毛,在县城一家老字号店铺买了一只红烧猪蹄,躲到县城城墙一个僻静处,坐下来尽情享受。猪蹄上的每一丝皮肉,都被我啃得精光,连一些细小骨头也被我嚼得粉碎。享用完这道盛宴,我抖抖身上的灰尘,走回家中。我没有把这次奢侈的消费告诉任何人,包括我的父母。

我的家乡是以粮食种植为主的纯农业区,家家户户都会养猪,少则一两头,多则几十头。家乡的集贸市场上,每天都有新鲜的猪肉和猪蹄出售。然而那个年头,除了逢年过节、招待客人或操办大事之外,很少有人去集贸市场上买猪蹄享用——猪蹄是贵重食品,普通人家吃不起。

近10年来,家乡许多青壮年劳动力从沿海等地学到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回到乡里,将猪蹄加工的小作坊陆续变成了大产业。2003年,“韩合超”红烧猪蹄店,凭借几十年的制作手艺,在许昌市第一届风味小吃大赛中荣获“特优奖”,其注册商标“韩合超”红烧猪蹄一举成名,成为河南电视台上榜食品。

一户兴,百户旺。在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家乡很多农户也开始从事猪蹄生意,一来饱了口福,二来增加了收入。经过几年探索,有的采用机械化、电气化的流水作业方式,有的还通过真空包装办法,将红烧猪蹄装入礼盒出售。特别是近几年,当地农民通过成立行业协会等方式,成批量地从美国等地进口猪蹄,然后进行分销—加工—包装—销售,形成了产业链条。仅在王洛镇一带,从事猪蹄生意的便达数百家,从业人员上千,年产值超过1亿元。目前,猪蹄加工销售成为家乡百姓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也成为刺激家乡居民消费的亮点。过去吃不起猪蹄的人家,如今通过猪蹄买卖发了家,建起了酒楼、开起了饭店,一些家庭还购置了汽车,过起了城里人的生活。

一位堂兄告诉我,近几年,农村、农民的实惠越来越多,乡亲们的生产生活都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2012年,依靠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村里的公路得到了硬化;年满60周岁的村民,每人每月享受到了60元的养老补助;一些特殊困难的家庭,还被当地财政、民政部门纳入特殊扶持范围,新型农民合作医疗实现了全覆盖。

家乡变了,变化的岂止是那难忘的红烧猪蹄……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李存才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