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先行须真行——山西省创新财政投资评审纪实(下)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记者驱车畅行于三晋大地,从日新月异的省城太原,到面貌一新的煤都大同,从充满活力的古都临汾,再到山西“南大门”运城:一条条宽阔整洁的迎宾大道,一座座气势恢弘的场馆建筑,一项项正在建设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记者驱车畅行于三晋大地,从日新月异的省城太原,到面貌一新的煤都大同,从充满活力的古都临汾,再到山西“南大门”运城:一条条宽阔整洁的迎宾大道,一座座气势恢弘的场馆建筑,一项项正在建设中的民生工程,尽收眼底,令人振奋……追寻这一切变化,其背后固然与各级政府关注民生、加大财政公共投入息息相关,而财政投资评审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样功不可没。

“打铁还须自身硬。”山西省财政厅投资评审中心主任李交运深有体会地说,“评审先行,我们自身必须真行,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探索创新,评审先行

行走在临汾市区整洁的大街小巷,“华夏第一都”的风貌映入眼帘,而临汾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主任樊虎感受到的却是大街小巷背后的风景。

据樊虎介绍,在临汾市市区街巷修复改造工程中,由于改造街巷数量多,存在诸如巷宽、改造结构、地下管线等情况不尽相同的现象。为了避免决(结)算时实际工程量、隐蔽工程情况复杂、无法核实的问题,评审中心派专人专职24小时全程跟踪记录所有街巷的实际施工工序及各结构层实际厚度,对翻浆、二次倒运等特殊情况进行全程记录,并且现场四方签字,记录备案,为工程决(结)算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

在临汾,对所有工程项目,均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跟踪评审。“通过全程跟踪,逐项核查、实地测量,全程记录,解决了竣工结算时隐蔽工程不明确无法核实的问题。”樊虎说。

临汾市全程跟踪评审是山西省探索创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生动体现。

山西省财政投资评审系统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从成立之初,就以减少公共性领域财政资金支出的“自由裁量权”为己任,从基本的预算、结算开始,到近年逐步开展的拦标价评审、绩效考评,不断探索新的评审领域,创新财政投资评审机制。

太原市将评审项目逐项分解,层层落实到科室,落实到评审人员,及时督促检查,掌握项目评审进度及资金到位和支出情况。在对该市2012年国庆摆花及菊花展览项目的结算评审过程中,为了提高评审时效,他们运用统筹工作法,将项目分成子项,落实到每个人,发挥出了“1+1>2”的效果。在此基础上,严格程序,依法评审,使核减(增)有理有据、公平公正,按时圆满完成了对该项目的资金审核,共评审资金745.61万元,核减147.41万元。

据太原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主任朱登林介绍,2012年,该中心累计评结项目361个,评审及核查资金65.67亿元,审定资金总额52.11亿元,核减不合理资金13.6亿元,核减率20.72%。

记者在山西省评审中心采访时获悉,自2011年始,该中心已探索出台了3部指标体系,即《办公用房装修改造项目指标体系》《信息化建设项目财政评审指标体系》和《山西省农业项目指标体系(试行)》。打铁还须自身硬

农业大市——运城市2012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了41.50亿元。而这一年,经过财政投资评审审减下来的投资资金达8.10亿元。

“这些钱是他们帮政府‘省’出来的。”一位市领导这样说。市领导口中的“他们”,是指运城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工作人员。

运城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主任王栋奎介绍说,仅2012年,全市共完成811个评审项目,总投资额50.07亿元,审定41.97亿元,审减8.10亿元,审减率16%。“评审工作越来越被领导重视,在运城,所有政府投资项目,不管时间多紧、任务多急,一律实行‘先评审后预算、先评审后招标、先评审后拨款’。”王栋奎告诉记者。

一支业务精、效率高的评审队伍无疑是开展投资评审工作的可靠保证。

据了解,早在2004年3月,运城市便正式成立了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编制为6人,是隶属于市财政局的全额事业单位,现有工作人员15人、专家56人。在市里的推动下,该市13个县(市、区)目前全部成立了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实现了“市县上下联动,专业技术人员共享、材料价格信息共享、评审难题共解”。

与运城一样,目前,山西省11个市全部成立了评审机构,56个县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截至2012年11月底,市县评审机构累计评审金额达720.29亿元,审定606.04亿元,净核减114.25亿元,核减率15.86%。

据了解,为了提高评审人员素质,省评审中心举办了多期业务培训。2012年组织全省评审系统40余名业务骨干赴浙江大学进行业务学习;该中心开展的“每月一课”活动,由业务骨干轮流授课,每月开办一期,授课内容涉及土建、安装、水利、财务等专业。

为真正实现“专业评审”,山西省评审中心巧借“外脑”,建立专家库,引入坐班专家评审工作机制。截至目前,专家库共有各类专家209名,专家库信息为全省评审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评审项目也时刻评审自己

投资评审机构成立之初,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可以借鉴。近年来,山西各级评审机构在实践中,从业务管理、评审内容、操作规程、质量控制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健全了投资评审工作的制度体系,用制度规范评审程序,用制度约束评审行为,用制度保障评审质量。

太原市经过长达8年的努力,于2011年推动出台了《太原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条例》,为实现依法评审、正确履行评审职能奠定了法律基础。

运城市着重加强了项目评审的“三级复核”制度,在初评进行自身复核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专门复核,并在项目初步完成时,报经局领导审核后,形成最终的正式报告。对一些特殊项目进行专家会审,由评审业务专门会议确定评审结论。

临汾市先后出台了《财政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工作的指导意见》,从而使评审工作规范、有序运行。

“评审项目,更要时刻评审自己。”李交运时刻这样要求自己和所有评审人员。省评审中心要求所有评审人员都要递交《廉政承诺书》,并进行公示。在开展大型专项核查前,对参加核查的人员进行专门的廉政教育培训。开展整治吃拿卡要和意见征集活动,建立《项目单位反馈意见回执制度》。

在山西省评审系统采访,记者听到了许多感人的事:去年夏天,在参与财政部安排的广西农村沼气项目专项核查中,李交运带领评审人员冒着40度的高温逐户走访,有的同志因此中暑,晚上输液,白天照常奔走于踏勘现场;省评审中心的张艳怀孕期间仍坚持在评审一线,致使出现胎儿不稳状况,不得不进行保胎休息;曹羽涵为了外出参加专项核查,三次推迟婚期;太原评审中心的吴旭华在下班途中腿被摔伤,导致骨折,依然拄着拐杖上班;家住太原市郊距单位30公里的张志侠,在怀孕期间从未迟到一次……

这就是山西的财政投资评审人——他们虽然职务不同、年龄不同、人生轨迹不同,相同的是精神可贵。他们身上的这种精神,正集中体现了他们一直以来秉承的原则——为政府投资决策服务、为财政项目预算管理服务、为全省经济建设服务。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本报记者 解希民 郭中 通讯员 韩力 张贝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