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农民工与大学生:收入高低谁决定

现实透视之一 农民工回乡实际收入超外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2年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较快增长,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达4479万人,比上年增长6.2%,占农民工总量的17.1%,比上年提

现实透视

之一 农民工回乡实际收入超外出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12年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较快增长,在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达4479万人,比上年增长6.2%,占农民工总量的17.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而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却下降了0.7个百分点。

其中与上年相比,广东、浙江、江苏、上海、河北、重庆等省市的农民工比重有所下降。

导致从沿海向内地中西部转移的原因是,内地收入比沿海并不少。比如2012年末中、西部月收入分别为2257元、2226元,与东部地区务工的收入2286元比,相差无几。“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收入趋同。”国家统计局近日农民工监测报告给出结论。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西部地区的工资与东部差别不大,现在产业从沿海向中西部转移加快,这给当地农民工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使得农民本地就业的工资大幅上升,由于可以在本地或者家吃住,实际最后的可支配收入很高。

“其实即使工资相比沿海低一点,但是生活成本比较小,最后的实际落下的收入并不低,大量的农民工趋向于家乡就业。”他说。

记者调查也发现,过去农民工回乡打工,多与结婚,以及照顾子女上学等有关。但是现在更多的是因为本地的机会更多。此前来自山西、重庆等地的数字显示,目前更多的农民工已经愿意选择就在本地就业,而不是外出打工。

 

之二 毕业大学生相形见绌

不过,在农民工告别沿海发达地区,逐步走向中西部的家乡,以及更基层的地级市时,全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且毕业起薪还不如农民工。

数据显示,2012年6月麦可思发布的一项对201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69%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但是统计局数字显示,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比上年提高241元,增长11.8%。

不过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政策研究室主任李宁辉认为,这很正常。

原因是,在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成时,哪里有需求,哪里的工资就高,“这就像唱歌的收入可以高过大学教授一样。”他认为,“大学学的东西和市场不对路,农民工的收入高,但是大学生不一定愿意干,不只是不愿意的问题,而是专业也不对路,以后很多专业需要调整。”他说。

很多大学生所学难以有用武之地。比如2011年毕业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财会专业的张丽(化名)至今工资仍只有2000元左右。她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常德市的一家小型快递公司做财务,公司生意并不景气,公司的订单每天不超过50笔,工资仅能养活自己。

但是也不是没找过更好工作的想法,问题是,在学校学的东西也很少用得上,“有点规模的公司都要招一本二本的学生,我也只能在这里凑合了。”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指出,农民工越来越难招,全国就业新增创新高,但是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看似矛盾,恰恰说明这是中国经济出现的一个结构性问题的显现。下一步需要着重解决这些看似不可思议的问题,从数据中看到矛盾和问题所在。(宗禾)

 

观点直击

民工收入超大学生并非“读书无用”

父母节衣缩食供子女上大学,结果69%的大学毕业生起薪低于农民工,农民工越来越难招,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这不是说明“读书无用”吗?

表面上看,这是知识“贬值”,容易产生负激励相应,但其实两者不具可比性。判断求职者身价高不高,收入少不少,不能单纯看他的身份是农民工还是大学生,而应该看他创造的劳动价值与工资待遇是否成正比。大学生虽然学历高,但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梯级转移相对滞后,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再加上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往往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再者,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技能单一,工作经验缺乏,求职空间并不大。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实际体现的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

其实,除了苦脏累、高劳动强度行业与少数技术熟练的农民工外,与大学生相比,农民工处于更劣势的就业地位,多数农民工的工资比大学生低。不少农民工工资在最低工资标准附近徘徊。农民工工作时间长,工作苦脏累、工伤风险大,工作不稳定,也是不争的事实。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没有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劳动条件、居住环境恶劣,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不在少数。

如果撇开就业大环境,简单地说大学生工资低于农民工,对大学生与农民工都不厚道。换个角度讲,大学生就业预期降低,也是在提醒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引导部分人接受职业教育,学会一技之长,改变千军万马过高考独木桥的“单腿”教育格局,并非坏事。

 

微言网语

@文迪国际:“真的要转换意识了,学历不代表什么,劳动力不再那么廉价。”

@倩倌儿_张火火:“刚毕业的大学生什么都不会做,高不成低不就,农民工收入高,那是别人的血汗钱。”

@黑土雨:“大学所给予的是更多更大的能力,能力更多更大才能有更多的薪酬。企业看能力贡献分配薪酬,即使是博士无法产生足够的贡献,薪资也不会高。”

@笨咔地:“目前较低级的社会发展程度,需要更多的是劳动密集型,不需要如此数量众多的水平参差的大学生。”

@步歆:“社会发展的畸形,导致社会劳动力的‘变性’。同时目前中层劳动力的饱和导致就业压力过大,都是促成大学生收入过低的原因。所以,用农民工的辛苦钱和大学生收入比较,没有多大的可比性。”

 

新闻故事

农民工、大学生收入的变化

杨家威很满意目前的收入。

他是湖南省常德市东江乡东江村五组村民,今年22岁,目前在给该市东江乡正在建设中的一个五星级饭店做电焊工,每天工资有250块左右,一个月下来也能攒五六千块。

而2010年他刚从职校毕业时,去了广东珠海的一家钢板厂,月工资是3000多元,高的时候达到了5000元左右,但是吃住花销扣除后也就存下200多元,远远不如现在。

差别在于,现在在家吃住,省去了各种费用。

他的故事,是整个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2年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较快增长,跨省流动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其中在地级市务工的农民工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而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务工的比例下降了0.7个百分点。

此前在重庆、山西、江西等地,在本省就业的人数早已超出了跨省就业人数,同时本地就业的工资也与在沿海地区打工差不多。回乡就业,以及到更基层就业,成为几年来农民工的一个趋势。

另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是,大学生就业情况不是很好。国家统计局数字显示,2012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为2290元,增长11.8%。而根据某教育咨询机构发布的一项调查,截至去年6月25日的2012届本科毕业生中,69%的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低于农民工。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叶祝颐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