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探寻合理的经济增长区间

近期,各界关于中国经济增速的争论很多。没有一定的增速,就业问题就无法解决。社会发展越来越凸显就业问题的重要性。过高的失业水平,很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一般说来,经济增长越快,所吸纳的就业人口越多。当然,

近期,各界关于中国经济增速的争论很多。

没有一定的增速,就业问题就无法解决。社会发展越来越凸显就业问题的重要性。过高的失业水平,很容易导致社会不稳定。一般说来,经济增长越快,所吸纳的就业人口越多。当然,经济结构对就业水平也有直接影响。同样产值下,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就要多于制造业。此外,大中小型企业对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贡献不同。大型企业对经济增长率贡献大,中小企业对就业的贡献大。不同的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对应的是不同的企业规模结构。

如果能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那么越快的经济增速自然就越受欢迎。但是,资源环境人才等诸多约束条件,决定了经济增长有一个合理的区间。通常,我们很难说清这个区间。区间合理与否的判断依据有三:一是既往的经验数据;二是国际经验;三是科学的计算结论。计算合理区间往往要附加较多的假设条件,而在条件的选择上又可能有较大争议,因此,仅仅是由此类假设开始的计算,很难令人信服。于是,经验数据和国际经验就常常成为合理区间界定的参照。国际上同类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增速可以作为一个参照系。经验数据更是容易成为决策者选择的依据。前些年中国设定的经济增速8%左右的目标就是如此。如今围绕7.5%左右的争论也更多体现了经验数据的力量。

通常认为,当今中国经济问题与过去经济增速较快和经济结构不合理有关。于是,经济增长目标值很自然就下调。但是,应该下调多少,过去的经验并没有提供充分的支持。现实中,经济数据与国际经验依据的运用,还表现为“试错法”的运用。较高目标值运行中出现问题,就可能下调。反之亦然。这样,争论中国经济应该增长8%或7%的意义并不大,关键是经济能否做到可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与政府调控有密切关系。现代政府更是如此。市场经济离不开宏观调控。但是,宏观调控应该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之上的调控。经济增长的根本力量来自于微观经济活力的增强。企业缺乏活力,政府再强力输血,也可能打水漂。

政府主动调控经济,或加快增速,或放慢增速,看似应付自如,实则更多是顺势而为。如果方向错了,调控也不会奏效,甚至步履维艰。调控经济,更大的意义是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减少经济震荡对社会的冲击。

不当的宏观调控也会放大经济风险。中国宏观调控的难点有二:一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宏观调控有着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的特点。大量国有企业的存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不够规范,政府不同部门间分工协调还有待加强,这些都会影响调控的效果。二是宏观调控技巧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宏观调控有规律,但要把握这一规律,不仅需要准确认识宏观经济形势,而且还要熟练掌握宏观经济调控工具,认清不同工具的优缺点,科学搭配,才能有效调控。

在当前的中国,尊重市场力量,激活市场活力,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然很大。只要对市场力量怀着必要的敬畏心,做好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中国经济再维持20年左右的快速增长仍然是可能的。至于经济增速具体是多少,实际上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杨志勇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