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安徽创新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新农合基金支付诊察费以参合出院人次为基准、与住院药品材料费控制情况挂钩

本报讯 安徽省创新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新农合基金支付诊察费以参合出院人次为基准、与住院药品材料费控制情况挂钩,保证“医院收入不减少、患者负担能减轻、医保基金可承受”的三项目标全部实现。去年年底,安徽

本报讯 安徽省创新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新农合基金支付诊察费以参合出院人次为基准、与住院药品材料费控制情况挂钩,保证“医院收入不减少、患者负担能减轻、医保基金可承受”的三项目标全部实现。

去年年底,安徽省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求县级公立医院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和收取诊察费予以补偿。该省将门诊挂号费(2元)改为门诊诊察费,西医35元、中医40元,其中患者个人负担仍然是2元,其余西医33元、中医38元由医保和新农合基金支付。住院诊察费按门诊诊察费3倍标准收取,纳入医保和新农合报销。

在精细测算的基础上,该省财政厅与卫生厅联合发文,提出以新农合参合出院人次为基准、与住院药品材料费控制情况挂钩的支付机制。

此举不仅可以补齐药品零差率销售短收缺口,而且实现县级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重大创新:一是与住院人次挂钩,有利于防止在改革中或改革后县级医院推诿住院病人;二是与药品材料费用的降幅挂钩,迫使医院必须降低药品材料费用,真正切实让患者受益,否则药品零差率损失得不到补助;三是门诊人次与住院人次有稳定的倍数关系,考虑住院人次相对稳定和真实,以住院人次的倍数补助门诊人次,便于操作,且科学合理。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农合基金按照这一机制支付了2亿元门诊诊察费,比“点门诊人头”的补助方式节约了3亿元,而且“买”到了病人负担减轻、医院收入增加、药品材料费下降的预期结果。

全省147家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后的半年数据显示:次均门急诊药品费、住院药品费、门急诊费、住院费分别下降7.29%、17.14%、3.46%和1.3%,次均CT、MRI检查费分别下降15.6%和23.6%,医院总收入增长8.47%。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记者 李继学 通讯员 梁继鸿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