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近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的烟草业“文化营销攻略”剖析会上,控烟专家们以及有关律师提出,警惕烟草业借文化营销传播社会负能量。据了解,烟草业常见的文化营销方法包括:卷烟品牌命名、卷烟产品命名
本报讯 在近日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的烟草业“文化营销攻略”剖析会上,控烟专家们以及有关律师提出,警惕烟草业借文化营销传播社会负能量。
据了解,烟草业常见的文化营销方法包括:卷烟品牌命名、卷烟产品命名、卷烟精美包装、传统媒体广告“擦边球”、新媒体网站推广、社交媒体及线下活动组织、民俗文化活动、各种文化场馆冠名等。新探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吴宜群教授分析说,烟草业文化营销是一种“借力打力”的行为,将文化价值附着于卷烟,起到将危害健康的卷烟幻化为“文化象征”的关键作用。
与会专家建议,在我国生产、销售的卷烟制品包装上,印上符合《公约》及其实施准则要求的图形健康警示,以破坏负载在烟包上的虚假文化要素;杜绝一切能够传递烟草所谓“文化价值”的载体,包括禁止一切形式的烟草广告、促销及赞助;抵制劣质文化,反对烟草业借文化之名,行营销之实,在全社会倡导控制烟害、还我健康的传播活动。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文化春雨”送进甘肃白银
- 中央财政下拨45亿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 新疆疏勒县全面实行公益文化馆站免费开放
- 中央文化企业数字资源库项目资本预算申报启动
- 湖南安乡县加大投入保护文化遗产
- 广西半年投6亿提升妇幼健康水平
- 把古语“焐热”成文化时尚
- 高贵的“文化快乐”
- 山东加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 盐都财政助力淮剧传承与发展3年累计扶持资金超过千万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