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的改革领域将涵盖经济、行政和司法等,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完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全面的改革领域将涵盖经济、行政和司法等,目标是建立一个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则成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点和方向。
公告体现的全面改革图景是框架性的、原则性的。新设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从定位上看,更可能是战略规划和协调机构。从经验看,顶层设计给出理论逻辑,实践才能给出现实的结果。就对改革的认识而言,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改革红利并非人人可以抓一把的“免费午餐”。改革首先是利益重新分配,激发多数群体活力,之后才可能有做大蛋糕的机会。
土地制度有望出现重大变化。按照公报精神,集体建设用地将可能有入市的进一步部署,通过推动平等交换和配置,真正做到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外界对“土改”预期是增加土地供给,但其实所谓“土改”背景应是城镇化,落脚点应是农业现代化。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本质就是把农民的土地以“让农民去城里”的方式重新拿回国家手里,国家取得更多土地后,推动农业生产集约化,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点,可以公报中“以工促农”、“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内容作为旁证。
就直观地理解看,公报中提及的政策方向可能对下列行业有利:一是军工与安防行业,这有“国家安全委员会”这一新机构设立作为支持。二是文化传媒,公报共有19次提及文化这一关键词。三是农业、城镇化。四是环保、医疗、养老产业。这几项都属于“六个紧紧围绕”的内容,事关“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以及“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内容。
最后,需要引起足够注意的是,从全会公报看,财税体制改革、资源价格改革似已箭在弦上,有关重要领域的调整或有“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需要特别关注可能对资产价格与资本市场等领域的短期影响。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东部大胆探索 西部着墨"特色" 地方国资改革百舸争流
- “共同基金”撬动国企改革
- 消息称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可能不搞试点 三年内全面推开
- 中国外汇局开展外企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
- 新一轮税制改革:三个前提、六大税种
- 新一轮电力改革风起云涌 四领域尽享政策红利
- 五大发电集团冷对直购电改革
- “阶梯电价”执行混乱 国务院将启动售电侧电力体制改
- 增值税制度:从扩围走向全面改革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