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去年冬天波及中国1/4国土、影响近6亿人口的大范围持续雾霾记忆犹新之时,新一个冬天又来了。而今年冬天,“供暖式雾霾”又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众所周知,燃煤会导致大气污染并危害公众健康,近期,在东北
就在去年冬天波及中国1/4国土、影响近6亿人口的大范围持续雾霾记忆犹新之时,新一个冬天又来了。而今年冬天,“供暖式雾霾”又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众所周知,燃煤会导致大气污染并危害公众健康,近期,在东北一些供暖较早的城市,已经出现了“雾霾围城”的情况,而伴随着北方地区供暖季的全面到来,雾霾有可能进一步加剧。
据环保部此前透露,在致霾“罪魁祸首”清单上,约50%的PM2.5污染来自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的直接排放,此外,还包括汽车尾气。虽然采暖燃煤作为独立一项从全年看并非主要源头,但在冬季这一特定时间段,供暖导致的能源排放猛增无疑令空气质量雪上加霜。
不过,为了尽量改变被动地位,除了强化监测预警,相关部门已经提前开始部署治霾行动。环保部日前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地通过严控燃煤污染等措施,保障今冬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通知》提出,北方采暖地区要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要大幅减少冬季施工工地土方作业;要对火电、钢铁、水泥、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进行全面排查;要加强机动车污染监管。
“污染物已经从大颗粒向细颗粒物升级换代了,我们的政策手段、管理模式也应该更加细化。”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宋国军评价说,法律本身不细致则执行会有问题,而不细致的规定也会导致难以核查。
面对“供暖式雾霾”难题,也有分析指出,首先要合理规划供暖时间。当煤仍然是供暖的最主要燃料能源,供暖导致雾霾,就一直会是整个北方难以摆脱的梦魇。此语境下,尽可能的推迟雾霾来临的时间,比如每年规定供暖日时间气温时冷时暖,各个城市、各个地方都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供暖时间,不能“一刀切”而造成资源浪费。
其次,仍要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公共出行方式。当下而言,城市拥堵已经成为常态。进入供暖季,如果城市拥堵的状态不能改善,则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必将与燃煤合力在一起促使雾霾的早日到来。对此,一些二线城市,还应该及早考虑限号,或是研究限购等相应对策。
总之,雾霾时代已经开启,社会对于雾霾时代的防治也应该“先下手为强”。靠冷空气南下的大风,不会吹散经久不息的大雾天气。虽然如此,大气污染防治从来都是“从现在做起”的事。能早关停的污染企业,还是应该迟早关停,能够早停工的粉尘制造建设单位也应该迟早停工,能够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的城市,也应该尽快推动。(宗禾)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湖南龙山县“BT模式”助推城市环境提质
- 河南三门峡市财政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 首届城市科学节亮相京城
- 山东五莲县引导全社会投入建设“森林城市”
- 亚洲城市化蕴含巨大商机
- 欧盟:开发城市垃圾“金山”
- 35个大中城市过半商业地产供应饱和
- 用“辩证法”推进资源型城市财源建设
- 江西南昌市专项支持文明卫生城市建设
- 江西丰城市实施城乡清洁工程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