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京津冀一体化的热议,以及北京要剥离一些非核心功能,使央企总部搬离北京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央企总部搬离北京并不容易。其中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央企的国有属性使得它有一个天然的和政治中心靠近的
近期,京津冀一体化的热议,以及北京要剥离一些非核心功能,使央企总部搬离北京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但央企总部搬离北京并不容易。其中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央企的国有属性使得它有一个天然的和政治中心靠近的原因。央企是属于中央的企业,北京是国家的政治中心,对于央企来说,总部在京,近水楼台,无论是参加重要会议还是获知政策信息,央企都有相当的便利。这种行政优势,是地方上的企业无法比拟的。行政优势可以转化为市场惠利,从而使京城央企更具市场竞争力。
另外,尽管中国正在推进市场化改革,但是央企从某种程度上还是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这个行政色彩也就意味着它更多的带有一部分政治功能,而不是纯粹的经济功能。央企主要负责人认为,对于央企本身而言,与政治中心在放在一起,更有利于央企自身的发展。上海一直作为中国金融中心,我们看到四大国有银行的总部依然是在北京,并没有搬迁到上海。金融业这样的案例表示要把央企这样的带有一定的行政色彩的企业搬离北京难度很大。
第二,事实上,央企搬迁,更多地会把它的一些制造业基地往外搬迁,这符合北京的核心功能定位,对于总部而言,还是会放在北京。例如,首钢搬迁是把首钢的生产车间搬到了河北,但总部依旧在北京。当然,央企总部即使要搬迁也不见得一定要搬迁到天津和河北,会根据自身需要,按照比较优势分析来决定搬迁到哪个地方。
第三,北京提出要发展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那么对于央企而言,应该说也是国际交流和科技创新的一个主体。比如说,中航工业和航天科技的研究院总部在北京。他们认为把总部放在北京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国内外先进科研技术和知识以及吸纳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因为北京拥有全国最强大的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像清华北大等世界知名学府以及中科院、中关村等科学技术研发基地。从发展和战略的角度看,选择北京作为这类央企的总部所在地是非常必要的。
第四,央企总部从北京搬迁到一个行政级别比较低的城市之后,不见得一定会给这个城市带来完全的正能量和足够的价值。我们往往会看到,如果央企总部搬到一个行政级别比较低的城市,这个城市通常会被央企左右。这会使得级别低的城市的发展丧失很大的自主权,那么企业对于这城市的全面的发展不见得一定会带来利好。相反,如果是央企一个制造业基地搬到行政级别比较低的城市的话,企业的发展会带动地方的发展。那么它一定可以减少其负面的冲击和影响。
第五,央企总部在北京投入巨资建设,并且价值不菲。如果把央企总部搬迁,就得在别的地方从新建设办公大楼,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会造成企业资源浪费。新办公大楼的建设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甚至更久。
第六,公共服务业的均衡分布。央企搬迁也要同时考虑到其员工是否愿意搬迁。
目前看来,北京要疏散功能,央企总部搬迁不会成为主流。应该做的是把央企的整个产业链中间非总部的别的产业链搬迁,就有可能达到既能疏散北京功能的效果又能够实现一定程度搬迁的目的,这个务实双赢的局面。
当然,从推动市场化的角度讲,要淡化企业的政治性作用,通过市场化改革,降低央企数量,推动混合所有制的建设,让社会资本进入央企持股,让央企成为普通的市场企业,自愿选择是否留在北京还是其他地方,也许在市场主导下,会有更多的央企或者已经不是央企的央企的总部会搬迁。
(作者单位:国际金融论坛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四次多边磋商会在北京举行
- 电改加速利好用电大户 电解铝企业年节省数亿元成本
- 日本大企业国内计划设备投资增幅创24年来新高
- 欧比特币企业家赢投资人认可 专家看好欧洲市场
- 中央文化企业数字资源库项目资本预算申报启动
- 奥巴马痛批美企业外迁避税:合法但有损国家
- 英国已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热土
- 印度兴奋北京APEC峰会邀莫迪 热议领导人首次会晤
-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上海 专家称彰显中国责任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