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围绕“民望”施政理财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财政重大改革作出了明确部署,指出要“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作为地方财政部门,要唱好这个“重头戏”,首先要把握好方向和目标,即“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关键要把人民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财政重大改革作出了明确部署,指出要“抓好财税体制改革这个重头戏。”作为地方财政部门,要唱好这个“重头戏”,首先要把握好方向和目标,即“民之所望是我们施政所向。”关键要把人民作为“主角”,把“民心”作为主题,把“民意”作为主线,紧紧围绕“民望”施政理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围绕民所依,壮大政府财政,让百姓靠得贴心。客观地讲,宁夏仍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亟待解决的困难较多,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只有发展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落实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财政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把握形势适时预调微调,增强财政调控的前瞻性和针对性,保持宁夏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按照财政部统一部署,推进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着力完善地方税体系,大力培育新税源,持续壮大地方财政实力,使政府施政有财力保障。

围绕民所食,提升农业质量,让百姓吃得放心。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今年,财政安排资金10.2亿元,支持发展葡萄、草畜、瓜菜园艺等产业。以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为主,配套旅游设施,培育文化元素,力争实现“三个一百”工程,即100万亩葡萄种植基地、100公里旅游文化长廊、100个列级酒庄的目标。以清真牛羊肉、优质奶为主,扩大标准化规模养殖。以枸杞、果菜、蔬菜为主,建设国家级标准化蔬菜育苗中心和蔬菜基地。突出灵武长枣、平罗制种、西吉马铃薯、隆德中药材、青铜峡优质大米等产业特色;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严守耕地红线,抓好土地整理项目,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同时,发展节水、循环农业,改良盐碱地2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30万亩,创建高标准基本农田50万亩,以确保谷物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围绕民所用,突出兴工强区,让百姓用得称心。工业是宁夏经济发展的脊梁和支柱。今年,财政安排新型工业化资金27亿元,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政策,改进资金投入方式,支持打造一批产值过千亿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促进主导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品牌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一是做强三大主导产业。以宁东基地为龙头,全面推进煤电产业;支持神华宁煤煤制油等项目,建设国家级现代煤化工产业基地;积极与央企合作,支持宝塔石化等大型炼化项目,力促石油化工产业。二是做精三大特色产业。支持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数控机床等名优产品、吴忠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以及国家级生态纺织示范园和灵武羊绒产业。三是做优三大新兴产业。支持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色金属、碳基材料为主的新材料产业带;在风能、光能富集地区,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依托中卫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和银川IBI育成中心等,建设西部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四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提升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限制电解铝、水泥、钢铁等行业,淘汰焦炭、铁合金、电石、化肥等行业落后产能,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围绕民所行,加大基础建设,让百姓出行从心。今年,财政安排综合交通建设资金65亿元,支持骨干公路建设,连接省际、市际、县际断头路。完善连接城乡快速通道,实现城市重要节点直达畅通。支持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1500公里,新建农村客运招呼站220个,全区98%以上的行政村通上客车,方便群众出行。支持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启动太中银铁路银川至定边增建二线和银川至宁东轻轨的前期工作。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八大工程,加快生产要素和人口向沿路沿河聚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支持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工程,开展城乡环境脏乱差治理活动,逐步推行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村容村貌管理新模式。

围绕民所居,优化美化环境,让百姓住得宽心。今年,财政安排生态建设资金18.6亿元,支持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扩大生态效益补偿范围,保护好森林、水系、湿地、草原等生态区域,建立水资源配置体系,增强水源涵养。支持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荒漠化治理、封山禁牧和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全年造林120万亩,生态修复65万亩,荒漠化治理50万亩。支持自治区环保行动计划,严格环保准入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抓好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安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4亿元,把沿黄城市带及黄河金岸、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建设银川、吴忠、宁东组成的大银川都市区,发展石嘴山、固原、中卫等副中心城市,带动全区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安排资金13亿元,新建公共租赁住房2.45万套,改造棚户区7.84万户。安排资金3.4亿元,改造危窑危房4.5万户,三年内改造完现有危窑危房和土坯房,改善群众安居条件,让困难群众实现安居梦。

围绕民所忧,均衡资源配置,让百姓生活暖心。今年,财政安排社会事业发展资金39.2亿元,主要用于保基本、补短板、提质量、促均衡。支持普惠性学前教育,每个乡镇办好一所中心幼儿园,并扩大覆盖范围。支持普惠性基础教育,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支持职业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统筹全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面向市场的西部现代职业教育基地。支持高等教育,推进内涵式发展,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乡村医生准入和退出机制,扩大优质医疗资源,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看病。完善疾病应急救助机制,防止群众因病致贫返贫。支持妇幼卫生“七免一救助”。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保覆盖面,推进“五险合一”,实现城乡居民医保区级统筹和大病保险全覆盖。继续提高企业养老金标准,关心老年人、残疾人基本生活,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让群众的心更加温暖。

围绕民所困,精准扶贫就业,让百姓脱困安心。今年,财政安排资金21亿元,支持搬迁生态移民7万人,两年内完成全部任务。建立精准扶贫机制,用足政策、用好资金,对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实施扶贫攻坚,以产业扶贫为重点,投入资金8.5亿元,整村推进500个重点贫困村的脱贫致富。继续支持黄河善谷建设,发挥慈善事业扶贫济困的作用。支持基层科普行动,培训和引导群众勤劳致富,加快全区百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安排资金6.7亿元,强化培训,创造岗位,支持自主创业,主要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完善城乡低保政策,实施精准化低保管理,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围绕民所乐,提高服务效能,让百姓休闲舒心。今年,财政安排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资金1.6亿元,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梦、宁夏精神凝聚团结正能量。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断提高公共文化的供给和服务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拓展投融资渠道,做大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产业园区,培育创意、动漫等文化新业态,推出更多文艺精品,满足群众精神需求。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学艺术繁荣发展,为群众提供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围绕上述目标,还要加快建设服务型财政,把科学理财贯穿始终,讲民主、讲科学、讲程序、讲效率,用心做好服务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把为民理财贯穿始终。财政的一切工作都要在法律框架内开展,不断提高财政管理透明度,让群众了解、监督财政;把务实廉洁贯穿始终。不断改进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将财政服务持续向基层延伸。继续以解决“四风”问题为突破口,健全常态化制度,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作者系宁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苏安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