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江苏农村公共服务运维机制试点扩容

本报讯 近来,江苏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2014年将进一步扩大试点。据省财政厅副厅长、省综改办主任黄晓平介绍,建立村级公共

本报讯 近来,江苏积极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立了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2014年将进一步扩大试点。

据省财政厅副厅长、省综改办主任黄晓平介绍,建立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从农村和农民最需要、最直接的服务项目着手,稳步拓展公共服务内容,解决好农村公共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不搞花架子,不增加集体负担,让农民得实惠。

据了解,2012年,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启动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确定江苏省为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建设示范试点省份。该省先后选择17个县(市、区)、泰兴市的黄桥老区乡镇及苏北地区新一轮扶贫开发经济薄弱村开展了示范试点工作。

2014年江苏将进一步扩大试点,在前期示范试点的基础上,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试点地区扩大到49个县(市、区)12029个行政村。省财政安排奖补资金7.3亿元,建立试点地区每村不少于8万元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基本保障制度,解决村内基础设施、活动场所的运行和维护问题。

通过开展试点实现“三个建立”的目标:建立村民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建立功能健全、便民惠民、管理规范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体系;建立保基本、广覆盖、多渠道的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投入机制。

扩大试点的主要内容是,积极探索解决缺少资金稳定来源渠道,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为目的,以农村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村内基础设施、活动场所的运行和维护问题,建立政府主导、集体和农民参与、社会赞助的村级公共服务设施运行维护多元投入机制。财政补助资金主要支付常年管护人员报酬和设施维修费用。村内基础设施、活动场所具体包括:村内道路、桥梁和田间小型水利设施等农村基础设施;村内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绿化亮化等农民居住环境卫生设施;卫生室、幼儿园、生活生产资料超市、党员活动室、信访治安等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场所;村内农民生活娱乐活动场所等。

为解决好“谁来管”“谁来干”“干什么”“资金来源”以及“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江苏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运行维护各项制度。

一是民主议事制度。村内公共服务运行维护项目严格执行民主议事制度,实行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定、大家管,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做到公开透明操作、严格规范管理。运行维护工作绩效考核充分听取并尊重村民意见,由村民代表进行质量监督。

二是购买服务制度。根据农业人口、村域面积、管护内容等因素,试点地区公开招聘管护人员,组建管护队伍,优先聘用村内低收入农户,按片划分包干区域,进行常态化管护。或者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三是管护责任制度。试点地区建立管护责任制度,对管护人员实行责任制管理,签订管护协议,实行定人、定岗、定责、定酬。通过设立公示栏等形式,对管护人员姓名、职责、管护范围、管护内容和标准、考核奖惩办法等进行公示,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

四是考核奖惩制度。试点地区对基层管护单位和管护人员实施考核奖惩。结合实际合理确定管护人员基本报酬和考核奖励,定期通过“一折通”打卡发放,并从人性化角度出发为管护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调动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实行管护人员动态管理制度,根据年度实绩考核及时调整人员。

五是资金保障制度。村级组织运转保障经费由村均12万元提高到20万元,其中公共服务运行维护基本保障标准为8万元。试点地区将运行维护费用列入预算安排,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财政、村集体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强运行维护资金管理,实行乡镇财政报账制,按行政村分别建立台账,专款专用。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迪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