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文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制订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这一明确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和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兜底”标准有望近期公布。标准化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
日前,文化部会同相关部门制订了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这一明确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和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兜底”标准有望近期公布。
标准化引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的迫切任务,也是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政府在公共文化领域还存在缺位、越位、错位现象,社会参与不足;重投入轻产出、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和群体不平衡的现象突出,广大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后,欠账较多。
据了解,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主要分为两方面内容:一是确定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包括群众的读书看报看电影看电视收听广播以及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内容。比如看电影,要保证农村群众一村一个月要看一场电影,并提出放映的片目应该包括两年之内在国产院线上映的优秀影片。二是就设施和人员保障做了一些规定,比如在哪个层级设置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特别是在基层乡村和城市社区,建设综合性的文化设施场所,面积、服务条件、辐射半径包括设施所需要的队伍数量,都做出明确规定。
据介绍,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着眼于“十三五”,从2015年开始计划到2020年,争取全国各个省区市都能达到这一标准。这个标准的制定也为下一步考核地方党委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履职履责情况提供了一个基本依据。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建立健全涉及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技术标准和业务标准,比如图书馆、文化馆提供什么服务,服务的内容是什么,为老百姓提供实实在在可以看得见的公共服务。
文化部提供的数字显示,“十二五”前三年全国文化事业费已达1400亿元,已超出“十一五”时期五年的全国文化事业费。截至2013年底,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近200亿元资金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以此为抓手初步建立了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据新华社)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安徽省开展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
- 广东省广州市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报告核准项目(重招)竞
- 吉林省长春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工程规划公示牌设计
- 广东省广科嘉兆文化创意中心教学企业校内基础教学设施
- 广东省广州市劳动保障信息中心2014年信息系统运维与安
- 吉林省长春市规划信息服务中心规划电子报批技术服务采
-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繁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数字化X
- 吉林省长春市财政局服务器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 北京工商大学设备购置—良乡校区公共场所家具更新购置
- 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综合责任保险保费财政补贴项目政府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