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天津市公共财政安排民生支出854亿元,增长21.5%,加上政府性基金后,预算支出76.3%的资金投向就业、收入、社保、住房、教育、医疗、出行民生新“七件事”。一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教育支出
今年上半年,天津市公共财政安排民生支出854亿元,增长21.5%,加上政府性基金后,预算支出76.3%的资金投向就业、收入、社保、住房、教育、医疗、出行民生新“七件事”。
一是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教育支出192亿元,增长23.3%。实施学前教育提升计划,推进普通高中和新一轮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建立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提升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实施高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二是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医疗卫生支出73亿元,增长21.1%。推进区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由年人均35元提高到40元,继续实施妇女儿童健康促进计划等免费惠民项目。三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支出152亿元,增长15.4%。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标准由2085元提高到2295元,实现十连增。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由年人均420元提高到520元。新建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55个,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092张。
四是促进更高质量就业。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业转移人口和城镇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妥善做好企业兼并重组职工安置工作。上半年全市新增就业24.3万人。
五是提高群众收入水平。落实增加居民收入的21条措施,调整低收入群体生活补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600元和400元分别提高到640元和440元,特困救助标准由每户每月180元和120元提高到192元和132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6540元提高到6960元。发放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7.4亿元。
六是改善群众居住环境。通过预算安排、地方债券和银行贷款等方式筹资98亿元,支持美丽天津建设,全年综合治理河道12条,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25座,改造燃煤供热锅炉房36座,淘汰黄标车8万辆,加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
七是提升群众出行条件。多渠道筹集资金17亿元,新开优化公交线路95条、公交专用车道71公里,全年新增更新节能环保公交车2500辆,首批507部投入使用。投入资金3.1亿元,建设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回购置换机动三轮车9.5万辆。(宗禾)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黑龙江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分档提标”
- 菏泽:市场化运作可经营性资产设立国有资产经营中心,组建
- 美国初裁对中国输美轮胎产品征收反补贴税
- 江西婺源县“三公”支出下降三成
-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仍需细化
- 广东省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村工作局采购潼湖
- 印尼总统宣布上调油价减少燃油补贴开支
- 江苏宿迁市用PPP模式运作亿元污水处理项目
- 内蒙古敖汉旗516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
- 中央财政13年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801亿元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