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因为受到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沙漠化地区在中国一直未被有效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到沙漠化地区旅游成为了一些富有冒险精神中国人的选择。中国的一些学者也开始设想在保护和利用中寻求
长久以来,因为受到恶劣自然条件的影响,沙漠化地区在中国一直未被有效开发利用。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发展,到沙漠化地区旅游成为了一些富有冒险精神中国人的选择。中国的一些学者也开始设想在保护和利用中寻求沙漠化地区的发展新路。
中国的沙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12省、自治区。根据上世纪90年代全国沙漠化普查结果,中国沙漠化地区总面积为1亿7141万公顷,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7.85%。其中,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河北、陕西和宁夏等8省、自治区的沙漠化地区面积为1亿6531万公顷,占全国沙漠化地区总面积的96.34%。
“对沙漠化地区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并不会造成生态的恶化,筹措的资金还可以用于沙漠化地区生态的改善工作中去。”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杨秀春如是说。
杨秀春主要是针对中国沙漠化地区具有的丰富旅游资源而作出上述论断的。她认为,如果以其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为基础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前景看好。杨秀春介绍,中国北方沙漠化地区具有珍稀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约有鸟类近600种,兽类约200多种,均占全国同类总数的约二分之一;就珍稀的野生植物资源而言,常见的植物有800多种。其次是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干旱气候的影响,在中国广大的沙漠化地区中,有沙漠、高山、森林、草原、戈壁、湿地、盐湖和沼泽等形态迥异的地貌景观,特别是沙漠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目前,在中国北方沙漠化地区,建立了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90多处;还建立了一些沙漠公园和沙漠浴场,这都成为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基础。再次是历史悠久的人文资源。作为中国古老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北方沙漠化地区有着更为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如古代的丝绸之路、万里长城、甘肃敦煌壁画、云岗石窟、陕西的大小雁塔等;异域的文化风情同样也令人难以忘怀。记者在走访甘肃省部分旅行社后了解到,目前,在国内沙漠旅游的项目仍然几乎是一片空白。偶尔有组团到沙漠中旅游的,也多是自发组织,由旅行社牵头成规模组团进行沙漠生态游的业务几乎没有。
兰州丝路国际旅行社市场部经理谢静介绍,5月初该旅行社刚到内蒙古境内的巴丹吉林沙漠进行了考察,希望能开辟一条沙漠旅游的线路。她说,沙漠旅游的前景看好,特别是一些沙漠冲浪、沙漠野营等旅游形式非常受欢迎。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裁定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违规 商务部表
- 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
- 中国外汇局开展外企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
- 今年17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平均涨幅下降
- 三部门提出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
- 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圆桌会议今日在京举行
- 中国最堵25个城市或将在2015年前后纷纷限购
- 中央财政支持连片特困地区改善高中办学条件
- 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改革和估值修复年
- 业界预计房产税可能成为中国楼市调控新方向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