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建和谐企业 促科学发展到2008年,首钢粉尘、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分别比2006年降低59.44%、56.82%和76.82%,到2010年将全部消除钢铁污染物排放

本报讯 近年来,首钢以“人、技术、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建和谐企业,促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995年以来,首钢累计投入21.3亿元,完成环境治理项目381项;同时进行结构调整,从1999年

  本报讯 近年来,首钢以“人、技术、环境和谐一致”为目标,建和谐企业,促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1995年以来,首钢累计投入21.3亿元,完成环境治理项目381项;同时进行结构调整,从1999年到2006年,先后停止了特钢公司、铁合金厂的全部电炉和冷轧带钢厂、重型机器厂、初轧厂、年产200万吨钢的第一炼钢厂、年产铁近百万吨的五号高炉以及二号焦炉的生产,从根本上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2006年与1995年相比,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分别降低79.6%、87.8%、77.6%,化学耗氧量降低97%,石油类排放降低98%;吨钢综合能耗从1129.9千克下降到654.2千克,吨钢耗新水从13.83立方米下降到3.76立方米,环保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首钢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努力为改善社会环境做贡献。一是钢铁废弃物社会资源化。建设了30万吨钢渣磨细粉生产线和60万吨高炉水渣超细磨生产线,生产混凝土掺合料,解决了冶金废渣堆放的污染,相应减少了生产水泥的石灰石开采和能源消耗。利用二次能源向厂区周边居民供热,面积达197万平方米。二是钢铁废弃物在流程内循环使用。利用板材边角料加工法兰盘;将炼钢产生的污泥压制成球,替代进口矿石做炼钢冷却剂;将含油氧化铁皮脱油后,用于烧结原料。三是社会废弃物钢铁资源化。利用焦炉系统处理废塑料,既可解决白色污染,又可提高焦炭质量,降低炼焦成本,此项目已进行了工业化试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首钢特钢公司建设了报废机动车拆解厂,已具备年处理1万辆的能力,居北京市首位。

    首钢还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企业共同投资熔融还原项目,进行了工业性试验,与墨西哥企业合作直接还原铁实验厂项目已开始实施,与美国企业合作开发氢冶金技术……这些合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通过这些项目进行钢铁生产流程的根本性变革,大量节约资源,实现清洁化生产。

    经过多年实践,首钢许多环保技术居国内前列,并向全国推广。例如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干熄焦工程,每年减少耗煤4万吨,发电3800万度;采用高炉煤气压差发电,年发电1.4亿度;在国内外首次采用了全烧高炉煤气的电站锅炉发电,获国家专利金奖。

    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2007年底北京地区压缩钢产量400万吨,2010年底钢铁冶炼、热轧能力全部停产。首钢已提出了具体计划,将使污染物排放进一步大幅度降低,到2008年,粉尘、烟尘、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分别比2006年降低59.44%、56.82%和76.82%,到2010年将全部消除钢铁污染物排放。

    在搞好环境治理的同时,首钢着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一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奖励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占钢材的比重,从2002年的26.5%提高到2006年的71.3%。

    另外,着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国家和北京市的大力支持下,首钢先后有12家外埠企业划归地方管理,北京辖区7家企业划归区县管理。通过企业划转、改制和各种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职工从2001年底的17.8万人下降到2006年底的8.25万人,多年困扰首钢的历史问题绝大部分得到了解决,并基本保持了稳定。

    推进人才建设创新,为结构调整提供人才保证。其实施的高级技工工程,使钢铁业高级工从2002年的1300人增加到2006年的11196人,占技工人数的比例达到23%,其中技师从160人增加到1071人,高级技师从零达到110人,首钢因此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2006年集团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达到3.7万元,比上年增长8.39%;其中钢铁业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4.6万元,比上年增长5.92%;非钢产业在岗职工人均年收入3.35万元,比上年增长10.24%。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孟秀敏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