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防控通胀要“内外并举”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我国10月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蔬菜价格涨了31%,创两年来的新高。对此,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接受采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我国10月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蔬菜价格涨了31%,创两年来的新高。对此,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多重因素影响,防控通货膨胀可能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背景下,要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通过“内外并举,两拳出击”,切实缓解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

辜胜阻认为,我国居民消费指数持续向上是一种“内外夹击”的多因综合征,既有国内市场成本上升推动和货币超发的影响,也有来自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的作用。首先,成本上升是推进物价上涨的重要推手。我国当前已经进入高成本时代,劳动力供给逐步从无限供给向局部短缺转变,促使劳动力成本上升。今年以来全国有24个省、市、自治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有调查表明:受访的珠三角企业中有97%的中小企业表示用工成本上升,广东企业用工成本普遍提高20%左右。

原材料进价也在上升,企业原材料购进成本普遍增长10%,钢材、塑料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20%以上,造成部分企业“增收不增利”甚至“增收减利”。同时,企业资金成本高涨。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的调查显示,2010年上半年,63%的民营企业在银行贷款的利率要“高于基准利率”。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高达10%-12%。再加上汇率风险加剧,以及土地、资源环境等成本上升,多重因素共同推动成本上涨,进而带动产业链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上升。

其次,货币超发引起人民币“内贬外升”,导致内外流动性夹击,推动我国物价上涨。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引致货币需求的扩大,以及大量外汇流入,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有关统计表明,2000年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8∶1,到今年9月已上升到2.6∶1。货币供应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长速度,流动性过剩现象明显,进一步加大国内通胀压力。

最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引导美元贬值,削弱了美元资产对短期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导致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涌入收益率较高的中国,加剧国内市场流通性过剩问题,进一步推动资产价格上涨。此外,我国由于对铁矿石、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高度依赖,面临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通过进口的途径传导至国内,引起国内商品价格上涨,加剧国内通胀预期。

辜胜阻强调,治理当前的通货膨胀,需要内外并举,双管齐下,两只“拳头”出击。一方面,我国要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应对不同环境下的外部冲击,缓解外部输入型通胀的压力。要充分利用G20国际平台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避免一些国家以邻为壑引起国际金融振荡。要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大宗农产品的谈判能力和定价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

要严格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加大对超速资本流动性环境的治理力度,创新流动性管理工具,减缓热钱流入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压力。要探索如何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支持企业海外拓展,实现“藏汇于国”到“藏汇于民”、“藏汇于企”的转变,既解决企业海外投资融资难的问题,又减轻“外汇占款”所引起的通胀压力。

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采取多项措施,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缓解国内致使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提升政府治理通胀的驾驭能力。要全面认识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资本流动三者的内在联系,统筹处理银行利率调整与汇率改革间的关系,在引导国内资本合理流动的同时,也要防止国外短期投机资本大量流入引起的流动性过剩风险。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收入分配制度、资源能源价格机制等改革要采取渐进方式,减缓叠加效应。要引导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消化高成本的能力,防止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所造成的物价过快上升。

当前,要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引导大量富余的社会资本和新增信贷流向实体经济,缓解潜在的通胀压力。政府要合理引导通货膨胀的心理预期,防止搭车涨价和乱收费推高通货膨胀,避免物价高涨引起经济剧烈振荡和心理恐慌。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