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批肩负财政责任、深入基层、脚踏实地为民众服务的财政干部。他们是财政系统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将党和政府的财政政策具体落实到乡村、小镇和广大基层民众中的
编者按
在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活跃着一批肩负财政责任、深入基层、脚踏实地为民众服务的财政干部。他们是财政系统最基层的工作人员,他们是将党和政府的财政政策具体落实到乡村、小镇和广大基层民众中的执行者。同时,他们又是财政体系的最基层单位——财政所。
无论春秋冬夏,乡村阡陌上有他们忙碌的身影;无论山高水远,广袤大地上印刻着他们的足迹。
党的惠民政策,通过他们传达;财政的补贴资金,通过他们发放。
他们是桥梁,送达财政政策以人为本的关怀;他们是水渠,滋润普通民众的心田;他们是篝火,燃烧着老百姓的希望……
他们,是千万个财政人的形象大使。加强“两基”建设是今年财政部党组确定的中心工作之一,在贯彻落实部党组的指示精神中,基层财政所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涌现出许多动人和感人的故事。时值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之际,本刊特别选取一批代表基层精神风貌,同时又反映出今年基层财政建设中具有突出成效的优秀财政所以及财政所长的事迹,进行介绍和推介,从而更好地推动“两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来自基层的理财能手
——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办事处财政所所长柴新随简介
几年来,北京市房山区城关街道办事处财政所所长柴新随始终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作为财政所工作的重心。她带领同事们走访纳税大户,奔波于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为企业协调紧缺资金,帮助寻找市场的突破口。城关街道税收从2005年的16313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42159万元,年均递增20.9%;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2513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6038万元,年均递增19.2%。
柴新随还积极争取市、区两级财政的支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2005年以来,先后总投资41511万元为入驻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已有首创轮胎等11家企业入驻,总投资超过20亿元,2009年实现入区企业纳税5000多万元,2010年预计实现税收1亿元,有效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
担任所长以来,她先后起草了10多项规章制度,在全区23个乡镇中率先实行“票审”制度。柴新随把惠及民生作为工作重点,积极组织落实粮食补贴、家电下乡、生态林补贴等惠民政策。由于政策涉及面广,加上城关地域大、人口多,每项资金的发放工作量都很大,细致而繁琐。2009年,共为6292户农民发放玉米、小麦粮食补贴款147.4万元,办理家电下乡1000多户,汽车下乡76户,补贴资金上百万元。
有口皆碑的“铁管家”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街道办事处财政所所长徐燕简介
多年来,徐燕同志始终坚持学习,提高思想和业务素质,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在人们心里,拥有正直、淳朴的秉性的徐燕是心系群众的好干部。她常说:“我的工作是‘管钱’,但这些钱都是国家的、政府的、人民的,做人要清清白白,账目要清清楚楚。”她言行如一,有人在拨款前后,提着大包小包上门拜访,请求早些拨款者有之,出于真诚感谢者有之。面对不同的客人,面对不菲的礼物,徐燕只有相同的一句话:“拿来的东西如数拿回,你才能如序得到款项。”
作为基层财政战线上的一名老兵,徐燕深深懂得财政工作必须细致入微,锱铢必较。坐定案桌,她便着手账册凭证纠错,细心地查看每一份报表,分析每一个数据,检查科目运用有无偏差,摘要内容是否正确,不让半点纰漏逃过自己的眼睛。即使面对主管领导“同意支付”的签字,徐燕也要反复审核,以免街道资金的重复拨款或浪费。
堰桥街道地处惠山区中心,界内交通发达,三产服务业兴旺。徐燕带领财政所一班人切实履行职能,自觉服务经济大局,始终坚持把为政府聚财、促进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重点做了三项特色工作:率先成立个体及零星税收委托代征工作站,率先开展对企业的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普查,率先推出派驻专职联络员制度。这样,有效地控制了税源外流,增加了地方税收。
扎根山乡的理财人
——贵州省开阳县金中镇财政所所长马玉莺简介
贵州省开阳县金中镇财政所所长马玉莺坚持“一个强化,两个严把,三个转变”的理念,管好财、理好财、用好财,多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理财成绩交出了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强化内部管理。马玉莺主持财政所工作后,走了“三步棋”:修改原有的规章制度;完善各部门的工作流程;建立责任制,对每个职工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化、上墙。
严把税源稳定关。马玉莺经常与国税、地税部门同志保持紧密联系,分析财税形势,积极配合国、地税部门做好税征工作。2009年全镇财政收入达4.04亿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2/3。严把资金支出关。她采取定期和不定期审核账务的方式,对存在有违纪违法隐患的账目及时进行核实、查对。几年来,拒绝支付不合理支出账务共计4万余元。
此外,她还侧重转变观念、管理模式和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方式。变人管人为制度管人,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变“村财村管”为“村财镇管”。她拿出了实行“村财镇管”具体方案,在全所同志的不懈努力下,两个月内就完成了这项冗繁庞杂的系统工程,使“村财镇管”的新型模式得以顺利实施。
财政所的同志从宣传农业技术知识入手,帮助困难群众解决脱贫过程中具体问题和困难。经过几年的努力,财政所帮扶几家困难户如今已成功地实现了脱贫。
一片真情倾民生
——云南省昌宁县田园镇财政所所长杨卫安简介
在基层财政所工作的20多年里,杨卫安先后在农税征管员、预算会计、经费会计、财政所长等岗位工作,他始终深怀为民之心,把满腔的情、无私的爱奉献给社会,赢得了群众的赞誉、同事的支持和领导的信赖,被称为政府的好管家、群众的贴心人。
无论是在边远的更戛乡财政所,还是在位于全县中心的田园镇财政所,杨卫安都始终牢记职责,敬业奉献,顽强拼搏、锐意进取,扎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他生财有道、“放水养鱼”、巧念理财经,开源节流、聚财有方、严把支出关,用科学的理财方法赢得了一致好评。
杨卫安严把支出关,严格遵守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无论什么时候,都坚持做到“四个不”:即在原则问题上“不打招呼、不批条子、不开口子、不送人情”。
一片真情倾民生。无论在哪里工作,杨卫安都坚持一条原则,那就是所有涉及老百姓利益的事,都是大事。他把一腔真情倾注于为民服务中,用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近年来,国家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他始终把做好这项工作作为为民服务的一个重点,积极落实惠农政策。为做好粮食直补工作,他组织专项工作组巡回到各村组逐户审核登记落实种植面积。仅2009年全镇就兑付各种直补资金532.91万元。
基层财政的民族团结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恰尔巴格乡镇财政管理所所长阿依古丽·亚生简介
在同事的眼中她是一位可亲可敬、亦师亦友的老大姐,在农民的心中她是一位亲民爱民、情系群众的财政人。她就是库尔勒市恰尔巴格乡财政管理所所长阿依古丽·亚生。
从将心比心消除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隔阂,到对待来财政所办事的农民笑脸相迎、端水让座、热情接待,阿依古丽·亚生总是亲切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面对困难,阿依古丽·亚生从不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阿依古丽·亚生在维护民族团结上始终立场坚定。她常说:“民族团结搞好了,大家的生活才能幸福。民族团结搞不好,就没有好日子过。”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她带头在财政所里昼夜值班,主动参加乡里组织的流动人口和出租屋大清查活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社会稳定,号召大家珍惜美好生活。
阿依古丽·亚生从不叫苦叫累,自己的困难都自己克服,在家里她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对待他人热心周到,还曾连续7年为恰尔巴格乡下和什巴格村三户汉族贫困户捐款捐物,她那充满温馨和睦的家庭,多次被市财政局评为“五好文明家庭”。
阿依古丽·亚生总是践行着她常说的那句话:“作为党员,就应当不计个人得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顾全大局、以身作则。”
把党的温暖送到百姓手中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镇财政所简介
她,牢记着财政部长的嘱托,着力发挥好自身监管职能,不断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把党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扎扎实实落实到广大农民群众手中;她,坚持不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涌现出了受到财政部和省市区各级政府、财政部门表彰的模范基层干部郭建芳……这颗明珠就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镇财政所。
“山乡群众再小的事,也是我们基层财政人天大的事!”这句姚家集镇财政所干部职工的口头禅,虽然朴实,却饱含了全所干部职工对山乡群众的浓浓情谊。
在财政所,每一个财政干部职工都时刻把山乡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他们不论是到农户家中宣传党的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各项补贴资金,还是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情况,都十分注重了解农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困难,也总是千方百计帮助解决。财政所的干部职工都有一个专用的工作笔记本,里面除了记载一些农户补贴资金落实信息外,还记载了一些特困农户的家庭情况。利用下村宣传惠农政策的机会,帮助农户捎带些生产、生活用品、利用休息时间帮助他们干些农活,就成了财政所干部职工份内的事情。如今,谈起财政所,姚家集镇许许多多的村民由衷地感叹:“财政所的同志们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为了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全所干部职工不畏艰险,长年累月行走在乡间崎岖的小路上,穿梭在山间荆棘丛中,常年伴随着他们的就是手电筒里发出的一缕微弱的亮光。
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财政所干部郭建芳就是其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她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谱写了基层财政干部爱岗敬业、心系群众、情系“三农”、无私奉献的一曲颂歌。她的事迹,引起了财政部、湖北省财政厅、武汉市财政局以及省市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批示:要大力弘扬这种工作精神,进一步推进基层财政管理工作。
典型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土壤”。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全所落实国家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等补贴资金2145.46万元,发放全镇4177户家电下乡补贴资金201万元,没有出现一分钱的差错,受到山乡群众交口称赞。
增收节支服务群众
——四川省兴文县周家镇财政所简介
总人口10300人的四川省兴文县周家镇是个边远山区小镇。近年来,该财政所每年都出色完成年度财政各项工作任务,尽力保民生,全力促发展,为该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该所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努力完成各项任务。收入方面,认真抓好财源建设,2009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3万元。结合镇上实际,财政所成立了矿产品税费征收稽查队,重点对矿产税费进行稽查,杜绝了税费的“跑、冒、滴、漏”;同时还分派工作人员到企业对经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对纳税情况进行核实。在支出方面,财政所按“量体裁衣、量财办事”的原则,结合实际建议出台了财务管理办法,镇政府办公用品一律实行政府采购,公务接待费限定标准,对差旅费、电话费、交通费等明确限额,从而节约了经费。同时,按时发放各类救灾、救济款物,保证灾民生活所需。在2008年雪灾救灾工作中,财政所人员在腊月二十九晚远赴200公里外的自贡市购买蜡烛,并于次日上午将蜡烛发放到全镇每一家农户,保证了全镇农户除夕吃年夜饭的照明需要。
该所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效益。财政所严格按照镇政府制定的财经制度办事,做到收支有计划,拨款有审批,特别是对预算内、预算外和自筹资金的管理卓有成效。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使领导及时掌握“家底”,以便集中资金用于合理开支或解决突如其来的燃眉之急。几年来,该所为镇节约资金近千万元,这些资金均用于民生支出项目上。
协助外来企业建好账
——河南省开封县财政局朱仙镇财政所简介
近年来,河南省开封县朱仙镇财政所始终坚持“重民生、保建设、求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严格执行会计法规制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朱仙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外来客商投资办企业十分红火。会计工作如何适应市场要求,是摆在该镇财政所面前的现实课题。他们深深意识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因此,他们与时俱进,把为外来客商和民营企业做好服务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做。对每个来古镇投资的企业,从筹建开始,他们就主动派专人前去了解其是否及时建账,会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等情况,并协助企业建好账,主动为其提供咨询等各种服务。一方面使客商感到投资环境的优越,另一方面也杜绝了企业不按规定建账、核算带来的种种不良隐患,从根源杜绝了企业税款的跑、冒、滴、漏。同时也为企业在改善经营治理、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朱仙镇招商引资步伐不断加大,民营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特色民营企业数量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朱仙镇财政收入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已成为支撑地方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柱财源。
近年来,他们全力用足用好党的惠民政策,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2009年以来,该镇财政所就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9项惠农补贴,补贴资金达1200万元。在执行惠农资金发放的同时,该所还对“家电下乡”补贴资金进行严格监管。财政所对销售网点进行经常性抽查,建立抽查记录,发现骗补行为,按情节轻重,采取扣缴保证金、曝光以及经上级部门同意取消“家电下乡”网点销售资格等措施予以处罚,对恶意串通消费者骗取补贴者,按有关规定从严处罚。
做好公共财政“勤务兵”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桥街道办事处财政所简介
近年来,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三桥街道财政所从履行基层财政所职能出发,主动适应形势变化、以加强基础管理、加强基层建设为着力点,强化“资金监管”、“综合协调”、“服务保障”等职能。以“一招一式管理好财政资金、一心一意服务好经济发展、一点一滴落实好惠民政策”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相继出台,曾经以造纸为龙头行业的三桥遇到了经济发展的困境。财政所摒弃许多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主动落实各级政府对企业的奖励政策,了解企业面临的困境,从政策上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持。
经过调查研究,2009年,区政府决定每年拿出7万元贴息贷款、30万元企业准备金,用以扶持三桥镇内新型企业,引来了大量社会资金的加入。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三桥镇逐步形成了以机电设备生产、西部车城汽车商贸为主的三桥街道经济发展新格局,财政收入连续三年年均增长超过1000万元,增幅超过15%。
近三年,经三桥财政所拨付的中省涉农专款超过2000万元、征地拆迁补偿款超过10亿元。此外,财政所共建立起各类数据库5个,严把资金使用程序关和补贴审核关。在财政所严格的项目资金跟踪问效监管下,三桥街道一批大绿工程、饮水安全工程、新农村建设工程相继完工,水、电、邮、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小区、幼儿园、卫生服务中心、垃圾压缩站等公共生活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此外,三桥财政所在配合小城镇建设中对于拆迁资料的收集、账务的管理、补偿款的发放工作也起到积极作用,多年来累计发放的拆迁补偿款达12亿元。
广纳善聚谋发展优化支出保民生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办事处财政所简介
蓝天,碧海,金沙滩,是日照市东港区秦楼街道的环境写照。6年来,全街道财政收入增长了6倍,2010年上半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260万元,今年财政收入预计将过亿元。
创新监管机制,激活基层财源建设。2001年9月,秦楼财政所在日照市东港区率先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将街道内的所有部门单位全部纳入会计集中核算范围。此外,该所还设立了四大制度,实行物、账、卡“三统一”机制,大大提高了国有资产管理力度。
“三位一体”协税,地方财源高速增长。由于近年来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给税收征管带来了困难。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该所建立“三员互动”、“三位一体”的新机制。“三员”即协管员、记账员、征收员,“三位”即街道办事处、征收机关、村居,这种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充分利用广大村居力量,是一种网格化税收征管模式,改变了农村税收粗放式征管模式。同时,不断完善考核机制,形成了“全员招商、人人护税”的良好氛围。
坚持民本理念,优化支出惠及民生。秦楼街道财政所在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的情况下,以服务发展为中心,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财政支出力度,严控非生产性开支,多年来,该街道财政所共为群众上门发放粮食补贴25429户次、金额达241.5万元。
据统计,2009年秦楼街道财政投资1000多万元改造村(社区)卫生室,筹资61万元为农民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9%。同时,多方筹资2亿余元,进一步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和出行条件。此外,该所还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街道发展起15个民俗旅游村,年收入突破1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民俗旅游基地。
当好“管家”造福百姓
——河北省永清县里澜城镇财政所简介
近年来,河北省永清县里澜城镇财政所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将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同时,全力支持镇域经济发展,做大做强财政“蛋糕”。财政收入从2006年的450.6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1392.7万元,增长两倍多。
当好参谋培植财源。2006年冬天,江苏老板肖才根通过朋友介绍想到里澜城投资建厂。刚一下车,一阵沙尘扑面而来,弄得满身都是黄沙。肖老板赶紧上了车,对朋友说:“咱们还是到别处看看吧。”
“咱们必须把基础设施搞上去”。这个冬天财政所没闲着,他们多次向上级部门申请汇报,筹集资金1100多万元全力投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短短几个月就实现了“九通一平”。当肖老板再次来的时候,园区面貌全新,他当即签下了廊坊北鑫化工有限公司项目。目前该公司年纳税达600多万元,成为该镇的纳税大户。
为促进招商引资快速发展,财政所还建议政府出台优惠的投资政策。很快,北鑫化工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项目落户园区。目前,该园区共有入区项目35个,引进域外资金22.5亿元,2009年园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6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350万元。
当好镇政府的管家。2008年镇机关搬到新楼办公后,实行燃气锅炉集中供暖,每个冬季12万元的取暖费成为了一项大额开支。为节省支出,财政所提议定时开关燃气阀门,仅此一项就为政府节省资金3万元。此外在水、电、燃油、机关采购等环节厉行节约,每年节省资金16.5万元。
落实各项惠农支农补贴。从2009年3月至今,该所加班加点,随时为农民群众办理补贴手续,累计已办理汽车和摩托车下乡344辆,补贴资金86.44万元,补贴兑付率达100%,得到群众交口称赞。为把粮补前期工作做好,他们提早动手,制定出详细方案,截至今年,全镇累计发放粮补资金1197.9万元,使全镇7900多农户受益。
财政写就致富传奇
——江苏省江都市仙女镇财政所简介
江苏省仙女镇是江都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006年,全镇财政收入仅为3.4亿元,维持“吃饭”举步维艰,可到了2009年,该镇财政收入已跃增到9.3亿元,步入了全省乡镇前列。解读仙女镇这三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是财政人的智慧与奉献,让经济成了财政的源头活水。
扶持科技创新,算有形账,也算无形账。仙女镇财政所在推动财政增收方面,确立了税源经济“三个转变”的思路——从劳动密集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从资源拉动型向研发创新型转变,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根据这一思路,财政所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建立了科技创新工程的跟踪服务机制。此外,财政所对先后协助企业赢得省级以上立项16个,获得各类扶持资金7600万元。2009年底,财政所扶持的诚德钢管的薄壁高精度输油管道项目正式投产,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成为中国克服美国“非关税壁垒”的典型案例。
建设财政文化,算物质账,也算精神账。该所在实践中探索出全省首个“财政文化模型”,该模型由“价值追求”、“行为规范”、“团队形象”三大核心模块组成,其中,“价值追求”由理论学习、榜样引导、自我修炼决定;“行为规范”缘自于制度建设、考核激励、社会监督;“团队形象”取决于精神风貌、公益活动和沟通协调。
以“行为规范”为例,该所制定完善了21套规章制度,涵盖财务管理、机关内务、党建工作、业务培训等各个方面,全体工作人员基本做到了“一言一行有章可循、一举一动有章可依、每个岗位有职可考、每笔开支有账可查”。更重要的是,该所结合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强化社会监督,主动用无处不在的、无时不在的千万双目光代替了传统的几双眼睛,将“行政效能零延误、自由裁量零弹性、权力寻租零空间、监督制约零死角”的“四零目标”落到了实处,至今保持着建所以来“零差错、零违纪、零举报、零查处”的“四零纪录”。
为“三农”服务建北国粮仓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财政局宝山财政所简介
“大鞭子一甩咔咔响,一挂大车下了岗”。上世纪50年代末,郭颂的一曲“送公粮”民歌,使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宝山这个泥河畔小村名噪全国。如今,以全国产粮大镇,连续多年被评为群众满意财政所的骄人业绩呈现在世人面前。
宝山镇是全国产粮大镇,1959年获得国务院嘉奖。四十年来,宝山财政所坚定红旗不倒,采取各种措施,千方百计促进粮食增产。
以农业园区为重点,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2009年,园区核心面积发展到1000亩,辐射带动面积5000亩。项目区内户均纯收入14650元,人均收入5440元。
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积极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玉米方田,水稻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形成水库合理分布,机电井星罗棋布,干支新农渠交错的节水网络。
以种粮大户为重点,全力推进农业基地建设。该所把“培育种粮大户、支持基地建设”作为粮食增产增效的重要举措,加大投入力度,积极扶持发展。全镇拥有产粮大户30个。今年,全镇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总产达1.2亿斤。
以现代耕作为重点,积极促进农机合作社建设。全镇建立五个农机合作社,总投资272万元,采取农民自愿入股、国有股全部返还给农民,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目前,农业生产机械接种达50%,机械整地达60%,机械收割达70%,走出了一条农业生产经营的新路子。
此外,该所积极推进全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投入资金196万元,推进新农合试点的实施,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建立了农村集中养老制度,对老人实行集中供养。2008-2009年,共投入资金76万元,改善了乡、村卫生院(所)、学校硬件系统,使农民就诊、孩子上学环境得到改善。
尽职尽责的把关人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新庙镇财政所简介
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新庙镇财政所很小,却像钻石般光彩夺目。该所2008年至2009年,分别被农业部评为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和全国农村集体财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2003年至2008年连续三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9年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2007年至2009年连续三年在市、区财政系统目标考核中荣获第一名……
随着鄂州城东新区的开发建设,镇上的土地被大量征用,村组流动资金日益增加,有的行政村土地补偿费达数千万元。如何维护集体和农民的合法权益,规范使用村组资金,提高使用效率,是财政人义不容辞的义务。于是他们跋山涉水,深入到各个村组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全镇90个村民小组,其中有68个小组共拥有资金5913万元,最多的一个小组达到804万元……情况汇报给镇党委和政府后,很快引起高度重视,自2007年起,决定将财务、资金“双代管”由村级延伸到组级。
事实上,实行“双代管”,财政人的压力加大了。任务重了,责任大了,工作忙了,休息少了,但是他们无怨无悔,风里雨里跑村组、下基层,帮助制定方案,清账理财,并将清账的结果向村民公开,让广大群众了解“家底”。该所还进一步完善制度,狠抓制度执行,加强内部控制,还成立中心,规范操作。据了解,目前新庙的经验已在全市得到推广。
村财镇管兴村惠民
——海南省澄迈县财政局老城财政所简介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财政所积极推行“村财镇管”,8年来,管理全镇93个村级组织及27个农村中小学的财务工作,收入达3.1亿元,支出2.7亿元,从未发生一起财务违规行为。2009年被评为海南省建账监管先进单位、海南省“家电下乡”先进财政所。
为提高集体资金的使用效益,2002年8月,该所积极开展“村财镇管”工作,主要有六个方面:一是村财务清理公布;二是自愿委托管理;三是清理旧账,开设新账;四是统一票据,确保资金收支合理透明;五是严格按照资金审批程序审批,实行法人代表一支笔限额审批;六是定期进行财务公开和财务分析。
通过深入细致的宣传、发动和清理、委托工作,仅用2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对全镇88个村级组织和27个农村中小学的财务委托管理,并于2003年1月正式启动“村财镇管”工作。后来又有5个村民小组看到村财镇管的好处后主动要求将财务托管,这样,参加“村财镇管”的村级组织总数达到93个,占全镇村级组织的97%。
近年来,该所的“村财镇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资金审批程序逐级审批,提高了大额资金使用的安全系数;保证了村财务的连续性、完整性;遏制了农村基层财务腐败现象的产生,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
——湖南省衡南县云集镇财政所简介
衡南县云集镇财政所1996年因县城搬迁而成立,当人们走进这个年轻的财政所,会惊喜地发现,近年来,这个担负着84000多人财政征管工作的基层财政所,不断夯实财政基础工作,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大力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实现了财政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无缝对接。2005年以来镇财政总收入从79.6万元增长到2036万元,短短四年多时间就增长了25倍。
从“收钱”到“送钱”,把服务做优。走村串组,送惠农政策到户。近年来,云集镇财政所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上门服务,发放各项惠农资金3000多万元,做到了让领导满意,让群众放心。创新举措,为群众服务贴心。为了提高服务质量,该所专门在所内开辟了惠农服务大厅,实行集中办公,方便群众办事。他们还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和免费语音查询电话,节假日安排干部值班,公布了值班电话和手机,群众来电来访和处理结果都有专门的记录本登记,做到了全天候为群众服务。
从“粗放”到“精细”,把管理夯实。严格预算管理,做到科学均衡。全镇所有的资金都归口进入财政“笼子”,结合“乡财县管乡用”改革,对票据、账务实行规范化管理,杜绝了“白条”入账和不规范行为发生。推行“村账乡镇代理”,规范村级财务,强化专项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夯实基础做好监管文章
——江西省上饶县湖村乡财政所简介
江西省上饶县湖村乡财政所近年来以基础工作精细化、基础管理规范化、基础建设标准化为目标,大力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增强资金监管水平。
加强财政涉农专项资金管理,积极推行“一个漏斗向下”的监管机制,以“乡财县代管”为平台,将面向农村的财政涉农资金统一拨付到乡镇财政所“涉农资金专户”,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2009年湖村乡进入“漏斗”的项目专项资金有790多万元,既确保了涉农专项资金及时、安全到位,又便于乡镇财政所全程参与跟踪监管。
采取财务“一站式”核算,由财政所统一设立银行账户管理,取消乡所属预算单位和行政村的银行账户和财务核算会计。
湖村乡财政所建立了涉农资金信息传达和反馈工作机制,针对涉农项目建设和惠农补贴资金,及时掌握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申报批复情况以及资金下达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监管工作。
此外,该财政所在资金管理上实行项目管理、额度控制,按项目启动、中途进度、竣工验收、质量保证四个环节把关。对惠农补贴补助对象,实行动态化跟踪管理,对涉农项目资金,建立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考核工作机制。2009年,该所累计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120万元,无一差错。
科学精细创佳绩
——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财政所简介
2009年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大力实施“工业立镇、工业强镇”战略,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变成中山的一个工业强镇。实现了GDP52亿元,同比增长16.8%;一般预算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12%。
三角镇财政所坚持“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着力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全面推进公共财政管理框架。
以内部管理为重点,该所按照简化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明确标准的要求,健全和优化财政业务工作流程,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并成功开发和完善了“财政供养人员管理信息系统”等多套信息化系统。
以健全制度为保障,推进采购市场的公平性。2009年全镇共完成政府采购项目310宗,实际采购金额8191万元,比上年增长80%。共节约财政资金1350万元,节支率14%。
在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全面引入绩效管理,开展重大支出项目绩效自评和重点项目绩效评价,从事后跟踪为主转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以绩效评价为切入点,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并按照绩效理论,将部分劳务和服务推向社会,由“养人”的观念转变为追求购买服务的“效果”的观念。
此外,该所以信息化为支撑,以指标管理为主线,将部门预算编制、指标管理等子系统进行整合,并将镇预算单位纳入财政业务信息平台,实现网上办理财政业务。2009年财政共受理直接支付5944笔,支付金额37313万元;授权支付1163笔,审批金额3788万元。
百姓冷暖放心间
——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财政局黄麓财政所所长朱永胜简介
走进“和平将军”张治中的故乡,人们总会提起将军家乡的管账人——黄麓镇财政所所长朱永胜,这位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1984年10月参加工作,在基层财政岗位上已度过了26个春秋。
朱永胜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新世纪之初,黄麓镇大力推广水果、水产的“二水产业”。为扩大农民创收增收,产品升值,朱永胜及时筹措资金,扶持十家每户5万余元兴办冷库贮藏保鲜葡萄一类的水果,每年增收近300万元。
由于繁重的劳务,他病倒了。2000年,朱永胜被确诊为“重度局灶硬化慢性肾小球肾炎”。但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在病情基本稳定后,朱永胜坚持办了出院手续回家。他对家人说,“我的病是慢性病,回家慢慢治吧,长期住院多花国家的钱不太好。对于我只有一种药有效,这比世上所有的药物都要更好、更可靠,那就是:工作。”
十年来,朱永胜带领全所同志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他个人和集体赢得了组织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2008年新春之际,罕见的大雪持续降临江淮大地。朱永胜同志不顾连日工作的疲劳,与镇干部一道,踏着深厚的积雪,下村进行访贫问苦,发放救济物品。尽管大雪铺天盖地数十日,但全镇民政供养人员2164人,没有一座因危房倒塌出现人员伤亡重大事故。
全面落实党和政府惠农政策,朱永胜全力地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大力营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氛围,鼓励财政干部深入基层,开展创建活动。2009年,全镇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落实共33个,资金投入总额为158.53万元,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筹资筹劳的群众达93%,受益群众21413人。
财源建设开拓者
——湖南省桑植县白石乡财政所所长向延华简介
肩上挎着一个包,脚上一双解放鞋,从廖家村到打鼓泉乡,从刘家坪白族乡再到白石乡,向延华26年扎根基层,为贫困地区的财源建设付出了汗水,也成为财政干部下乡为民服务的一道风景。
从农税专管员到乡镇财政所长,因为深爱基层财政工作,这个财政人一再放弃升职和进城的机会,一直坚守在基层财政所的岗位上。一年365天,他有近300天工作在乡镇和村、组农户,只要有时间,他就走村串户,磨烂了67双鞋子,每年下村行程1000多公里,26年就走了约3万公里。
在担任打鼓泉乡财政所长时,他依托本乡的矿产资源,帮助乡政府发展3家乡镇企业,使该乡乡镇企业年产值达600多万元,财政收入达30万元。组织上想提任他当副乡长,他却婉言谢绝。
2004年3月,向延华调往白石乡担任财政所所长。白石乡海拔高、冰冻期长,自然条件恶劣,是该县条件最艰苦的乡镇。经过调研分析,向延华制定了10年财源建设目标,以发展烟叶、反季节蔬菜、畜牧养殖为主。
向延华驻点李坪村6年,白天深入农户家,晚上边学习边传授烟叶、蔬菜种植技术。在他的引导下,白石乡李坪村6个组120户近几年内发展烟叶500亩,种植反季节蔬菜2000亩,烟叶和反季节蔬菜年产值达400万元。李坪村村民人平年纯收入由驻村前的680元增加到2009年的3400元。
向延华的务实精神,影响着白石乡干部群众。全乡现已形成了烟叶、反季节蔬菜、养殖、劳务输出、小水电开发等五大支柱产业。2009年仅烟叶一项农民增收就达1300万元,实现烟叶税253万元;小水电开发税收200万元。
26年的基层财政工作,向延华克服自己家庭收入低、父母年迈多病的困难,扎根基层,带领贫困地区的人民走上致富路。
俯首甘为财政忙
——湖北省天门市九真镇财政管理所副所长严惊涛简介
湖北省天门市九真镇财政所,中国一个最普通、最基层的财政所,见证了一个平凡女性的奋斗征程,讲述着一位普通财政干部的忠诚和奉献。
严惊涛经常说:“我努力工作,不是图什么,而是为了让更多的群众了解财政,关注财政,享受到财政政策带来的优惠。”2006年,又是“农民负担卡”发放的时候,为了把全镇12000多户的计税面积核实清楚,她把只有5岁的女儿托给年岁已高的婆婆和工作同样忙碌的丈夫,吃住在所里,而恰在这时,60多岁的老父亲在农忙中被收割机轧断了手指,一边是急需到武汉大医院做手术的老父亲,一边是“农民负担卡”发放的关键时刻,如果照顾亲人,就没时间下乡去忙工作,如果去忙工作,就意味着连父亲动手术她也没法在旁照顾,该怎么办?她想都没想就将父亲送上了开往武汉的班车,然后义无反顾地连夜赶回九真财管所。第二天早上,她又骑着自行车,往返各村,认真地做着农户的思想工作,当年,全镇的“农民负担卡”发放认可率达到了98%以上。十里八村的干部群众提起她就会说:“这个人实诚,掏着心窝在为我们办实事。”
严惊涛是锐意进取的理财人。2009年,她对全镇所有的财务收支状况进行了初审。根据初审情况,制定出了《现金管理制度》等规章,同时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方位、内外结合的监督制约机制,保证了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
兴财惠民写青春
——河南省社旗县财政局城郊乡财税所所长李少松简介
今年36岁的李少松从乡镇财税专管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社旗县城郊乡财税所的领头人。
李少松带领财税所的全体工作人员埋头苦干,开源节流,使城郊乡的财税收入和综合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全县先进位次。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城郊乡率先提前一季度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2010年上半年,城郊乡完成一般预算收入315万元,占全年财政收入任务的81%。
社旗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收入十分有限。长期的乡镇工作,使李少松深深感到:要想打破当前的困局,作为一个财税所长只会管钱、理财是不够的,必须学会“找钱”,广泛开拓财源,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长盈不竭,才是治久之策。
在治税问题上,李少松积极协调国、地税部门,对全乡范围内所有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逐一排查摸底,根据企业生产规模、用电量、用工人数和纳税实绩等情况,在乡公示栏内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创新是推动工作开展的不竭动力,李少松提出了宣传发动、责任催动、政策拉动、典型带动和机制促动的“五环联动促农两税征收”的工作经验,取得良好效果。
用优质服务让百姓满意
——山西省万荣县王显乡财政所简介
地理位置远、自然环境差、工作条件苦,是对山西省万荣县王显乡最好的概括。但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有一个以团结、奋进、务实、高效、廉洁撂响全县的团队——王显乡财政所。该所1990年至2009年连续10年被评为全县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和县级文明单位,1998年被省财政厅、省人事厅授予“文明财政所”称号。
情系民、优服务、奉献爱心构建和谐。工作中,财政所推行了温馨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对办事人员笑脸相迎、温语相待、有问必答、有难必帮、有事即办,做到了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茶水相奉,一份耐心倾听,一片诚意服务,一句走好相送的“六个一”标准化服务。他们还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变坐机关办公为上门服务,以节减群众的时间和费用。对一些一时难以办结的事情,他们都会耐心解释,并给群众明确责任人和具体办理的时间,使群众能一次性地把事情办完办好。此外,该所实行了时效服务,对办事群众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10分钟能办的事,绝不推迟到半小时,并做到既快又好,好中求快,不允许出现差错漏洞,使工作效益得到了全面提高。
讲原则、促廉洁、保持本色廉洁理财。为了防止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现象的出现,该所制定了办公用品、费用开支等一系列内部管理措施,从一张纸、一瓶墨、一度电等点滴抓起,鼓励大家争当新时期的“抠”管家。
他们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为民理财的宗旨。财政所干部扎根基层的朴实情怀,高效优质的服务态度也赢得了群众的一致称赞。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就“薄改”资金使用情况答记者问
- 中央财政下拨45亿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 地方版“微刺激”或超6万亿 资金来源成最大挑战
- 50万公积金贷款转商贷 20年需多还18.6万元
- 中央财政下拨抗旱救灾资金3.8亿元
- 中央财政紧急下拨云南抗震救灾资金6亿元
- 中央财政支持启动退耕还湿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等工
- 中央财政4年累计拨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资金637.4
- 云南财政:多举措支持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知识竞赛8月1日起正式启动 可通过财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