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广州治堵方案推出征求意见稿 限制公务车不限牌

广州治堵方案推出征求意见稿 3月5日前市民可通过多种方式反映意见和建议与此前广州交通治堵专家讨论稿提出的治堵30招相比,新的治堵方案(征求意见稿)坚持不限制私家车上牌,并取消了中心城区限制外地车的措施

广州治堵方案推出征求意见稿 3月5日前市民可通过多种方式反映意见和建议

与此前广州交通治堵专家讨论稿提出的治堵30招相比,新的治堵方案(征求意见稿)坚持不限制私家车上牌,并取消了中心城区限制外地车的措施,并新增了限制公务车的内容。

借鉴国内外大城市交通管理经验,此次广州提出的交通治堵措施共分为八个板块30项措施。归纳起来分为“建、限、管”三大类。

备受市民关注的广州交通治堵又有新进展。昨天,广州市交委对外公布了《广州中心城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从即日起至3月5日,市民都可以通过电话、传真、信函、发送电子邮件,乃至网络留言等多种形式,向市交委交通治理处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市交委交通治理处地址:广州市天河南二路1号广州交通信息指挥中心17楼交通治理处;邮政编码510620;电话:020—96900;传真:020—38180250;电子邮箱:jwzlc@gz.gov.cn;网络留言登录网站:广州交通信息网(http://www.gzjt.gov.cn)。

交委负责人今早作客大洋网

市交委表示,经请示市政府同意,从2011年1月24日至3月5日期间,他们将公开组织“广州交通大家谈”系列活动,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台、电台、来信、来电、座谈会等多渠道,全方位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其中,作为“广州交通大家谈”系列活动的第一站,今天上午10时~11时,市交委交通治理处负责人邹小江将作客本报大洋网,就交通治堵各方面的内容进行解读,并将与广大市民及网友展开互动。

不提2011年“提高停车费用”

记者发现,与此前的广州交通治堵《专家讨论稿》相比,本次市交委推出的《征求意见稿》治堵措施虽然仍为30项,但在内容上至少呈现出9大方面的变化。首先,《征求意见稿》方案中专门新增了一款内容,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公务车的管理”。同时,《征求意见稿》还删除了此前《专家讨论稿》中提出的“研究推行禁止非本市籍机动车在市区行驶的措施”等内容。

在“停车场差别性收费”方面,此前的《专家讨论稿》第16条提出要“推行广州市域停车场差别性收费”,而此次的《征求意见稿》则将它改为“优化调整广州市域停车场差别性收费”。后者更删除了前者文稿中提及的“2011年着手调整全市停车场的收费标准,提高停车费用”,以及“对住宅停车、夜间停车及驻车换乘停车收费价格原则保持不变”等内容,只是称将“适时适度提高停车收费标准总水平,增加机动车使用成本。”

研究部分道路开征“交通拥堵费”

在有关开征“交通拥堵费”方面,《征求意见稿》新增了“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在广州市部分重点道路交通拥堵区域实施征收交通调节拥堵费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的内容,表示将研究提出符合广州实际的交通调节拥堵费的时段、范围、定价基准和收费形式,对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择机实施”。

在推进停车场信息化建设方面,此次推出的《征求意见稿》保留了此前《专家讨论稿》提出的“以珠江新城区域为试点,建设应用停车位预订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减少车辆“巡泊”造成的大量无效交通流等内容,而删除了后者提出的“到2013年,实现全市50%以上的停车场动态信息资源共享,30%以上的停车场提供车位预订服务”的建设目标内容。

治堵拳法

“建”字诀

流花湖如意坊建隧道

广州大桥洛溪桥拓宽

记者了解到,此次广州推出的交通治堵30招组合拳内容具体如下:

(一)加强城市规划,实现中心城区交通设施与城市功能的匹配。

1.加快构建两个新城区,提升三个外围城区,抽疏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

根据《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纲要》,构建两个新城区(东部山水新城、南沙宜居滨海新城),提升三个外围城区(花都城区、增城城区和从化城区),加快教育、行政、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不断完善综合配套和城市服务功能,增加就业岗位,形成人口的反磁力,截流新增人口并将部分中心城区的人口吸引过去,达到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和交通的作用。

2.严格控制中心城区建设总量增量和开发时序。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建设项目建设审批制度,加大大型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估对项目报批的决策影响力,严格控制建设总量增量,调节建设项目开发时序,鼓励外围组团的综合开发和公共服务配套。对中心城区经营性建设用地,不得突破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容积率指标。

3.按照国家标准落实配套交通基础设施规划。

按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15-87)等国家标准,规划建设道路、交通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重点打造六大功能区(珠江新城—员村、琶洲、白云新城、白鹅潭、广州南站、白云空港);进一步完善开发项目与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移交接管、同步投入使用的制度。分区域按差别化原则修订实施建筑物停车位配建标准。

4.对中心城区货运市场、批发市场实施规划调整和清理、整治或搬迁。

积极推进我市“中心区、过渡区、发展区” 货运业布局调整,加快落实“发展区”内物流发展用地,加快推进“发展区”物流园区、新型货运站场的规划建设。结合城区外围搬迁安置场地的落实情况,积极稳妥采取清理一批,土地置换一批,旧城改造一批,经营转型一批等分类措施和办法,适时加强货车交通管制措施,分步推进落实增槎路等路段沿线货运市场、货运停车场的搬迁撤场工作。

结合《广州市商贸网点布局发展规划(2006-2020)》、《广州市产业物流发展规划(2010-2020)》,加快外围区域批发市场的建设,对接物流(配送)园区,积极稳妥、适度有序地实施中心城区批发市场的清理、整治或搬迁。

(二)加强道路网结构完善和外围轨道交通枢纽站建设,提高道路网的疏通循环和换乘接驳功能。

5.研究修订道路网结构性完善工程5年实施计划,优化道路网的结构和布局。

根据广州道路网的实际,进一步研究优化道路网的结构和布局,切实改善目前中心城区路网级配不合理,部分道路功能紊乱,局部对外交通通道能力不足,局部路段容易出现交通瓶颈的困境,研究修订道路网结构性完善工程5年实施计划,通过优化调整路网解决结构性缺陷。

6.加快打通断头路、拓宽瓶颈路段、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

结合道路工程前期情况,积极实施道路网改善工程。一是打通断头路,包括同德围地区的三个项目:同康路、石井河东侧西环路、铁路西侧东环路;新建新滘西路过江隧道、白云六线、华南路东延线、改造东南西环、建设如意坊隧道及南北配套道路工程,建设芳村大道、猎德北延线-北环、大坦沙大桥系统,继续推进流花湖隧道和云溪路西延线建设,加快推进新化快速路和广明高速公路的建设等;加快推进花城大道东延线工程、加快推进城西地区的广州发电厂、省广弘食品集团等2条铁路专用线整体拆除并按规划改造为市政道路的工作。二是拓宽瓶颈路段,包括拓宽中山六路、广州大桥、洛溪大桥、客村立交、临江大道面粉厂路段、同德围地区两个瓶颈路段:拓宽上步桥(需同步建设跨北环高速人行天桥)、拓宽西湾路-西槎路等。三是改造重要交通交叉口,包括改造华夏路-金穗路交叉口环岛、冼村路-金穗路交叉口环岛、石化路-广园路立交等。

7.建设安全、连续的步行系统,结合绿道适度发展自行车。

结合中心城区交通改善以及人性化出行的需求,完成一批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设,提供安全、连续的步行系统,同时在有条件区域规划建设自行车道,结合绿道的布局区域适度发展自行车,为慢行交通接驳公共交通提供便利。

8.加快市区外围轨道交通枢纽换乘站点建设。

加强换乘接驳,科学调节进入中心城区的个体交通。加快市区外围轨道交通枢纽大型换乘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完成嘉禾、坑口、海傍、南浦、汉溪长隆等一批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站点建设项目,引导市民通过停车换乘方式进入中心城区,减少中心城区交通流量。

(三)积极落实“公交优先”战略,从“财政优先、用地优先、路权优先、信号优先”等四方面积极建设“公交都市”。

9.建立公共交通发展财政扶持的长效机制。

在轨道交通方面,保持亚运前对轨道交通的建设投资力度;在常规公交方面,一是按照“微利经营”原则,建立公交行业成本标准机制,综合考虑常规行业的适当利润率建立补贴制度,同时加强成本的审计、核定,确保补贴政策的公开透明;二是研究财政对公交车辆提前退出运营的补贴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将公交车辆运营期由现在的平均10年调整到6年~7年,改善车况及车容车貌。

10.继续加快轨道交通网络的建设。

继续以超常规的建设力度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未来5年预计将新启动11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建设,包括六号线、七号线、八号线及北延段、九号线、广佛线、十一号线(环线)、十三号线、十四号线主线从化及支线知识城、十六号线、二十一号线等。

11.配套公交优先加快推进公交站场和港湾站的建设。

根据市政府审定通过的《解决广州市公交站场缺口问题工作方案(2010—2015)》,加快组织实施。在公交站场建设财政资金保障的前提下,保障公交站场建设用地,加快推进相关征地拆迁工作,按照市级重点项目加快办理前期报建手续,到2015年前建成公交站场16个,新增公交站场用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西朗等公交枢纽站8个、珠江新城等首末站8个,同时积极推进中心城区港湾站改造及公建配套的公交站场建设工作。

12.推进早晚高峰公交专用道的施划。

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对公交路权优先的支持力度,在现有公交专用道128.5公里的基础上,要加大对中心城区早晚高峰公交专用道的施划力度,使总里程超过300公里,实现公交车辆早晚高峰较快通行。

13.研究新建公交优先信号系统。

对已设置公交专用道、公交线路密集、客流量较大且交叉口有条件的主干道进行公交优先信号配置。通过配置公交车辆感应信号系统或在路口设置公交优先交通感应信号,灵活调整交叉口信号周期、信号相位,确保公交车辆优先通行,进一步提高常规公交的运输效率。

14.加大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运力投放力度。

根据《2011年-2015年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建设方案》,加大轨道交通列车的供给,预计到2015年一、二、八号线车辆将增购车32列(192节车厢),三号线增购车26列(156节车厢),五号线增购车32列(192节车厢)。

结合客流的需求,加大力度增加公交车供给,优先投放到中心城区外围公交线路,方便市民乘坐。到2015年中心城区初步计划新增公交车3000辆(含30辆18米BRT公交车)。

进一步完善出租汽车运力科学投放机制。综合考虑大容量公共交通发展、出租汽车行业营收及稳定情况等因素,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出租汽车运力投放机制。

15.加强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无缝接驳。

对于中心城区开展公交线网常态化的调查,优化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设置,完善地铁站和公交站之间的换乘指引,进一步提升广州大道北、白云新城、嘉禾、龙归、钟落潭、滘口、东晓南、沥滘、岑村、天河软件园、科学城、长洲岛等16个市区外围结合部的公交接驳地铁服务水平,以及公交与珠江新城APM的接驳。

治堵拳法

“限”字诀

拟提高中心城区机动车使用成本

(四)逐步提高中心城区机动车使用成本,加大城市交通组织管理力度。

16.优化调整广州市域停车场差别性收费。

适时适度提高停车收费标准总水平,增加机动车使用成本。利用价格杠杆,引导个体车辆多选择城市外围停放,引导市民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方式出行。进一步推进停车收费标准差别化政策,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试行住宅配套停车场也按区域级别实行差别性价格政策,适时调整我市收费区域级别划分,加强和规范对占用道路停车经营的管理。

17.研究广州收取交通调节拥堵费的可行性。

借鉴新加坡和伦敦等城市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调节车辆数量的经验,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对在广州市部分重点道路交通拥堵区域实施征收交通调节拥堵费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研究提出符合广州实际的交通调节拥堵费的时段、范围、定价基准和收费形式,对可能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择机实施。

18.优化中心城区道路单向交通组织。

根据中心城区区域道路网络结构特点,结合路段交通流方向特征,选择有条件的区域道路实施单向交通组织,简化交叉口交通组织,提高车辆通行效率。

(五)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引导机动车有序增长。

19.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货车交通管制。

通过进一步优化和扩大货车交通管制,分离过境交通,减少过境交通进入中心城区。分离环城高速过境交通,提高其承担城市内部交通功能的作用,从而缓解其他主干道交通压力。在目前货车交通管制范围的基础上,分步将环城快速路纳入市区货车交通管制范围。结合货运物流业的外迁进度逐步收紧管制力度,引导过境车辆通过华快三期、北二环、东二环、东新等中心城区外围的高速公路通行。

20.进一步加强公务车的管理。

机关单位公务用车配置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到2015年,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指标,并严格公务车使用管理。各国驻穗领事馆和国际组织驻穗机构“领”字头号牌小客车按有关规定执行。

21.研究制定中心城区特殊路段或特殊时期临时性交通限行的相关措施。

借鉴广州亚运交通保障经验,为保障中心城区重点主干道或区域的道路顺畅,研究特殊区域、特定时段的中心城区重点主干道或区域交通限行措施。

为做好节假日或重大活动期间的道路交通保障,研究中心城区节假日或重大活动期间临时性交通限行措施,确保特定时段特定范围市区道路交通顺畅。

治堵拳法

“管”字诀

珠江新城试点推出停车泊位预订服务

(六)推进智能化交通的应用,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

22.积极推动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常态化工作。

总结亚运期间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工作的经验和成果,形成全市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长效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交通信息资源整合平台,推进平台的常态化工作。

23.建设交通仿真基础数据公共管理平台。

建设全市统一的交通仿真基础数据公共管理平台,扩大交通仿真应用领域,实现多方式仿真模型的相互衔接,实现各种管理措施的实时在线评估,提高交通仿真的辅助决策能力,实现应急预案、道路施工交通组织、信号控制预案的预评估。

24.推进停车场信息资源共享、停车换乘信息系统及P+R票务优惠系统建设。

完善现有的停车场行业管理系统,实现停车场动态信息的资源共享,充分挖掘现有停车位资源;在中心区及地铁主要站点周边的大型P+R停车场建设信息服务系统及P+R票务优惠系统,提高中心区内公共交通分担率;以珠江新城区域为试点,建设应用停车位预订系统,提高停车效率,减少车辆“巡泊”造成的大量无效交通流。

25.建立交通信息发布系统,优化协调控制系统,加快推进主干道交通可变情报板的建设。

建立统一的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及时将交通信息、运输信息动态向社会公布;优化主干道协调控制系统,研究应用可变车道信号控制系统;加快推进主干道交通可变情报板的建设,引导车辆提前分流,在东风路、黄埔大道、广州大道、中山大道、环市路、解放路、机场路等道路优先实施。

(七)开展交通拥堵点综合整治,防止中心城区整体拥堵。

26.滚动开展交通拥堵点综合整治。

认真组织排查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点,研究提出综合交通改善意见,制定和实施具体整治工作措施,按年度计划完成交通黑点综合整治任务;开展交通整治效果评估,补充完善相关交通改善措施。市级财政每年根据财力情况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交通拥堵点的整治,包括平交路口优化、增设信号灯、标志标线等项目。

27.加强对交通拥堵点的现场疏导。

加强市中心城区道路排堵保畅通工作机制。一是抽调一定数量的警力,成立市一级交通秩序整治专业队,交通高峰时段作为快速疏导交通机动力量,加强中心城区主干道、交通易堵塞节点的疏导;二是对排查出来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点,提前制定现场疏导工作应急预案;三是建立“分片管理”及四级勤务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路面民警执勤“见警率”和“管事率”;四是要完善垂直指挥调度机制,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八)加强交通秩序的规范管理,倡导良好出行习惯。

28.加强对路边违法停车及占用公交专用道的执法。

重点加强对路边违法停车的规范管理,加大对主干道违法占道停车的处罚力度,加大对非法占用公交专用道的执法力度,执法范围覆盖所有主干道和公交专用道。

29.提升道路排障救援水平。

对中心城区主干道和高架道路,实现全天候监控车辆运行状况;制定工作预案,遇有抛锚或事故车辆、应急事件时,确保警力和牵引车快速到达现场指挥交通疏导和救援,同时保证应急处置联络的畅通。

30.大力开展文明交通活动宣传。

结合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广泛开展文明交通新闻宣传和社会宣传,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 ,积极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通过开展文明交通主题教育和培训、举办交通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普及文明交通安全知识,使公民交通出行的法制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明显增强。

私家车年增22%超京沪

广州治堵背景:

私家车年增22%超京沪

根据市交委牵头制定的《广州中心城区缓解交通拥堵方案(公众征求意见稿)》,目前,全市机动车拥有量已达214.5万辆。汽车保有量为161万辆,2010年新车上牌量超过30万辆。近5年来,全市私人小汽车的平均增长率已经高达22.1%,高于同期北京、上海的20.5%和21.9%的水平。目前,全市千人私家小汽车拥有率已达90辆/千人!广州正处于私人小汽车的快速增长期。

治堵与汽车发展不矛盾

代表热议治堵:

治堵与汽车发展不矛盾

本报讯 (记者任珊珊、王鹤、徐静、刘旦、练情情、林霞虹、李少威、曾向荣、陆建銮)昨天,多位省人大代表就治堵问题献计献策,指出限行作为治堵的临时措施是可行的,但一个城市要解决交通堵塞的长期问题,不能只靠限行、限购汽车。有代表认为,治堵关键要靠提升交通管理水平,改正道路交通不合理设置,鼓励市民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提高“交通公德”。

“一个城市的拥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能都怪车多。” 省人大代表、广汽董事长张房有称,广州汽车保有量和人均道路占有面积并不高。“限行会造成浪费。因为有钱的人可以多买一辆车应付单双号限行。”谭燕红代表说。

省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说,治堵与汽车产业发展不矛盾,她相信绝大多数公务员支持公车改革。文/记者叶平生 通讯员交通宣(署名除外)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