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日前在北京大学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24次报告会上表示,为应对通胀压力及国内宏观经济层面的风险,要用“中药”疗法,坚决避免使用极端手段,并将其归纳为“内需扩大一点,对
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日前在北京大学CMRC中国经济观察第24次报告会上表示,为应对通胀压力及国内宏观经济层面的风险,要用“中药”疗法,坚决避免使用极端手段,并将其归纳为“内需扩大一点,对外需求依赖减少一点,工资和社保提高一点,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推进一点,对外投资放宽一点,汇率弹性增加一点,物价还会上涨一点,增长速度略微降一点,质量高一点”。
“12字诀”应对量化宽松
“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过后启动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实质就是印钞票,他们用贬值的货币大量购买中国物美价廉的商品,却消耗了中国的资源,污染了中国的环境。”易纲表示,应对发达国家量化宽松政策的最佳选择是“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
易纲指出,贸易顺差过大是中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国内通胀的源头,虽然央行在努力地对冲由此释放的基础货币,但对冲也是有成本的,最主要的还是减少逆差,地方政府必须改变之前“奖出限入”的老思路,减顺差不是要压出口,而是要增进口。
用外储买商品不现实
“截至去年底,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2.8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比较高,目前全世界主权财富基金共计约9万亿美元,而中国就占据将近三分之一。”易纲表示,“有人建议用外汇储备去买石油、买黄金、买矿产等,但这牵涉到国家资源,有很多投资限制,各国政府对此都是非常谨慎的。”
易纲指出,以国家的名义在现货市场购买商品一定会将商品价格抬高,如果用外汇购买,最后受损失的还是中国,用市场的方式而不是用国家的方式,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对“热钱”不会放松管制
国家外汇管理局在今年2月17日发布《2010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首次以官方口径估算了“热钱”流入数据。据测算,2010年“热钱”净流入为355亿美元,易纲对此表示,“热钱”流入总量并不高,但绝不会放松管制,对违法违纪的跨境资本流动一定要坚决打击,发现一个,解决一个,绝不留情。
对于外界质疑中国贸易顺差中存在“热钱”的说法,易纲表示,虽然一些空壳公司倒汇等案例确实存在,但从宏观上看,经过我们对美国、欧洲等主要贸易伙伴海关数据的统计,这些国家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数字甚至还要大于国内统计数字,所以说,宏观上并无太大出入。
“中药”疗法
应对通胀
根据北大“CMRC朗润预测”,今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不低,通胀压力未减,内需增长强劲,顺差趋于收窄,汇率温和升值,利率或许上调”,其中CPI增速预期为4.9%,与今年1月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持平。
为应对通胀压力及国内宏观经济层面的风险,易纲指出要用“中药”疗法,坚决避免使用极端手段。为了更进一步解释上面提出的“12字诀”,易纲提出2011年要综合利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争取做到“内需扩大一点,对外需求依赖减少一点,工资和社保提高一点,资源产品价格改革推进一点,对外投资放宽一点,汇率弹性增加一点,物价还会上涨一点,增长速度略微降一点,质量高一点”。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裁定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违规 商务部表
- 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
- 中国外汇局开展外企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
- 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圆桌会议今日在京举行
- 中国最堵25个城市或将在2015年前后纷纷限购
- 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改革和估值修复年
- 业界预计房产税可能成为中国楼市调控新方向
- 美国农民收入40%来自农业补贴 中国不到4%
- 最新金融数据表明中国房地产调控没有放松迹象
- 幼儿园能否告别“中国式收费”?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