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家国民生)产业升级、“人口红利”消失、保障缺失 ——点击“用工荒”背后的关键词今年春节过后,“用工荒”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的“用工荒”比往年来得早、来得猛,而且蔓延到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安
(两会家国民生)产业升级、“人口红利”消失、保障缺失 ——点击“用工荒”背后的关键词
今年春节过后,“用工荒”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的“用工荒”比往年来得早、来得猛,而且蔓延到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安徽、河南等地。频繁出现的“用工荒”现象究竟因何而起?背后有哪些深层次问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来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一些代表委员对此作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一:产业转型升级
[现象]“用工荒”现象从2003年开始在中国出现。今年,中西部地区加入农民工抢夺战。许多传统的劳务输出大省,春节后纷纷采取鼓励措施留工于当地。
[点评]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中国不断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推动中西部地区快速发展。这些政策让农民收入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不断增加。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2010年各地农民工工资平均上涨了20%左右,在这一背景下,沿海许多中小企业承受不了成本的上升,有的转型升级,有的向中西部转移,这样就导致中西部地区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这是一件好事,劳动力工资会在这种“争夺”中逐渐上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景天魁认为,“用工荒”现象不仅仅是就业问题,还与产业升级转型有关,应加快产业升级以解决“用工荒”。
“一方面,企业和政府要想办法大量地组织农民工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要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处于低端产业的企业转型升级,减少对劳动力成本的依赖。”景天魁委员说。
关键词二:“人口红利”消失
[争议]“用工荒”到底是全面爆发还是结构性短缺,“用工荒”的出现是否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红利”开始消失?
[点评]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王名认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比重增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当初预想的提前到来。
蔡昉代表的研究显示,在长期的低生育水平下,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发生变化。2013年至2015年左右,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加将接近顶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也将接近尾声,“人口红利”消失,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艾洪德代表也认为,“用工荒”现象意味着长期以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人口红利”行将消失,中国将进入劳动力成本攀高的时代,长期以来依靠廉价劳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维系。
“中国经济必须进行一场‘重生’,实现产业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把传统制造业改造为先进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样不仅能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而且能实现充分就业。”艾洪德说。
关键词三:社会保障缺失
[现象]眼下,随着新一代农民工成为打工者主体,农民工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高强度、低工资、无保障的工作再也难以吸引越来越城市化的“新生代农民工”。
[点评]蔡昉代表分析说,社会保障缺失使“用工荒”加剧。农民工供给以中西部农村为主,而需求在东部沿海城市,两地在社会保障、工资待遇、户籍管理等方面难以对接,再加上惠农政策的落实使农民工外出意愿下降,以及城市生活的成本与压力越来越大,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的低廉工资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蔡昉认为,目前,农民工市民化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城市的承载能力在逐步提高,应该从“十二五”时期开始起步,逐步解决农民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市民化问题。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新诉求和新问题要给予特殊的关注。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农民工就业短工化趋势日益明显 无法真正融入城市
- “用工荒”来袭 沿海与内陆打响“招工卡位战”
- 人口和计生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
- “用工荒”蔓延路线图:沿海地区向中西部扩散
- 财政埋单 全民免费上网到今年底,重庆双桥区将有2万余户
- 严俊波:用待遇、感情、制度等十大方法来留住农民工
- 人口大国频现用工短缺 代表委员破解“用工荒”困局
- 用工荒背后:人口红利正在消失
- “用工荒”蔓延国内各大城市 吹响产业转型升级号角
- 新生代农民的新愿 产业升级缓解用工荒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