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日前在谈及中国经济形势时表示,中国通胀形势会逐渐稳定、不会失控,且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较小。宋泓是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作出上述表示的。他称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日前在谈及中国经济形势时表示,中国通胀形势会逐渐稳定、不会失控,且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较小。
宋泓是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作出上述表示的。他称,在最近两三年里,通胀对于新兴经济体将是很大的挑战。这些国家经济增长较快,金融政策和宏观政策都跟随发达国家,采用比较宽松的政策。同时,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也导致了原材料价格的提高及热钱的流入。
谈及中国的通胀形势,宋泓称,从去年开始,中国的通胀高于利率水平,在中国的宏观经济史中实属罕见。数据显示,继去年中国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在11月份创下5.1%的新高后,今年头两月,CPI均保持了4.9%的水平,社会普遍预测3月份CPI将破五。
但宋泓称,尽管目前的通货膨胀仍较高,但货币政策正在收紧,而且中国在控制通胀方面仍好于其它亚洲国家。他说:“中国在亚洲国家当中,其通货膨胀率还是比较低的,很多亚洲国家的通胀率是两位数的增长,例如印度。”
谈及日本地震海啸对于亚洲经济的影响,宋泓称,这将表现在日本对亚洲国家的出口及自这些国家的进口方面。如地震对日本高端农产品及化工产品出口的影响,将随库存的减少而逐渐显现。同时,一些在日设立的工厂,有可能搬迁出日本,这对日本乃至整个亚洲经济格局来说,将构成长远的影响。
之于日本本国,由于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灾难,使得日本消费受到影响,进而将会影响中国等对日本的民用产品出口。宋泓称,只要核问题能够得以有效及时的解决,他对日本经济的前景并不悲观。
宋泓还谈到了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他称,综观亚洲许多国家,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等,在半个世纪甚至一个世纪以前,经济已经有了较好的发展,但之后经济一直没太大变化,即陷入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
宋泓称,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较小。有关研究显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产业和企业体系有没有得到发展。虽然中国个别产业的外资比例较高,但总体产业体系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
同时,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结构转型。例如在刚刚颁布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促进结构转型已成中国未来五年发展的一个着力点。(完)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裁定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违规 商务部表
- 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
- 中国外汇局开展外企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
- 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圆桌会议今日在京举行
- 中国最堵25个城市或将在2015年前后纷纷限购
- 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改革和估值修复年
- 业界预计房产税可能成为中国楼市调控新方向
- 美国农民收入40%来自农业补贴 中国不到4%
- 解决大城市拥堵的日本经验
- 最新金融数据表明中国房地产调控没有放松迹象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