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如虎。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全线上涨,货币政策不断紧缩的宏观大背景下,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广大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企业该如何化解这些风险和挑战?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又该发挥
通胀如虎。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全线上涨,货币政策不断紧缩的宏观大背景下,处于竞争性行业的广大民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企业该如何化解这些风险和挑战?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又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什么角色?……针对这些焦点问题,本报从今日起,将围绕"涨价:企业不可言说之痛"、"食品添加剂:妖魔化的背影"、"行业协会:企业共进退的'诺亚方舟'"三大主题,陆续推出9篇"通胀压力下的企业生存镜像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肉蛋奶飞涨、果菜粮变贵、衣住行价增……"通胀"不再是一组组干瘪的CPI数据,而与寻常百姓家每天的柴米油盐息息相关。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1-8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6%。其中,7月份CPI同比上涨6.5%,创下37个月以来新高。虽然8月CPI回落0.3个百分点,降至6.2%,出现近4个月来首度涨幅回落,但考虑到中秋和国庆两节的影响,9月、10月的CPI数据仍然不会低出多少。因此,要想实现全年CPI的调控目标难度仍然较大。
通胀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怎样才能快点结束……在所有的追问和思考中,通胀是如何开始的或许是最有价值的命题,因为找到源头方可"对症下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室研究员吴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不妨大些胆子启用货币政策,用独立的货币政策来稳定币值,通过"管好货币,放开价格"来治理通胀。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王远鸿认为,"人口红利"、"要素红利"的时代行将结束,接受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相对温和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积极调整失衡经济结构,是化解长期通胀压力的根本之策。
长期轻农的失衡经济结构
"调整失衡的经济结构,是理清通胀的长久之计。"王远鸿认为,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本轮通胀成因较为复杂,包括国内外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国内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猪粮等农产品价格飙升的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上升带来的输入性因素等等。但通胀的源头在于长期的经济失衡,突出表现在:农业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短板,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比例的失衡。
从各月的CPI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食品价格上涨是本轮通胀的最大主力。王远鸿说,这暴露了农业在抵御风险方面能力较弱,而这恰恰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酝酿的结果。
"目前中国经济粗放式发展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增加资本和资源投入,长期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有限资源高度向重工业倾斜,农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本就稀缺的土地和水资源,稀缺性状况进一步恶化。另外,中国农业仍属于'靠天吃饭',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生产周期的掣肘。农业的弱质,使得任何自然灾害、经济环境变动等风险因素都极易引发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王远鸿说。
有一组数据支持了上述观点,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由于水污染严重,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这注定中国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将成为长期不可回避的问题。
同时,在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中,高投入、高消耗、追求高增长率和大规模生产成为中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来,以住宅、汽车、家电等消费需求为主的消费升级,加入WTO后"世界工厂"地位的逐步形成,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强。
王远鸿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的第一消费大国,而另一方面国内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能源、原材料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使得国际商品价格的扰动会较为迅速地传导到国内,增加中国物价调控难度。
此外,随着中国"人口红利"、"要素红利"的逐步消失,成本上升推动农产品以及工业原料价格上涨将成为必然。
王远鸿分析,随着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人口红利"逐渐接近尾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状况正在改变。新成长劳动力增速放缓,农村可转移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素质整体提高,这些都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将长期存在。"而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国家加大资源价格和要素价格改革力度,企业以低廉的价格获得水、电、石油等资源性产品和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所获取的'要素红利'也逐步减少。"
"目前中国经济粗放式发展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增加资本和资源投入,长期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有限资源高度向重工业倾斜,农业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本就稀缺的土地和水资源,稀缺性状况进一步恶化。另外,中国农业仍属于'靠天吃饭',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生产周期的掣肘。农业的弱质,使得任何自然灾害、经济环境变动等风险因素都极易引发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王远鸿说。
有一组数据支持了上述观点,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由于水污染严重,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这注定中国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将成为长期不可回避的问题。
同时,在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中,高投入、高消耗、追求高增长率和大规模生产成为中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来,以住宅、汽车、家电等消费需求为主的消费升级,加入WTO后"世界工厂"地位的逐步形成,对能源、原材料等资源的依赖性不断增强。
王远鸿指出,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煤炭、钢铁、铁矿石、氧化铝、铜的第一消费大国,而另一方面国内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能源、原材料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使得国际商品价格的扰动会较为迅速地传导到国内,增加中国物价调控难度。
此外,随着中国"人口红利"、"要素红利"的逐步消失,成本上升推动农产品以及工业原料价格上涨将成为必然。
王远鸿分析,随着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人口红利"逐渐接近尾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状况正在改变。新成长劳动力增速放缓,农村可转移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素质整体提高,这些都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将长期存在。"而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变,国家加大资源价格和要素价格改革力度,企业以低廉的价格获得水、电、石油等资源性产品和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所获取的'要素红利'也逐步减少。"
始于1994年的货币政策
在对本轮通胀的原因追寻中,几乎所有人都提到了美国实施的一系列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吴庆表示,输入型通货膨胀都有其货币政策的基础,本轮通胀的货币政策源头要追溯到1994年。
1994年,人民币贬值,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5.7陡升到8.7,导致中国国内物价水平相对于美国市场忽然走低,在2005年汇改之前,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10多年。中美之间持续的物价差异导致的直接结果便是中国企业大量向美国出口产品,赚取差价;中国对外贸易持续盈余;在货币上,美元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为了保护出口企业和维持高额出口,央行大量购买外币,以此来保持本币的低汇率。加之上世纪90年代的汇率政策,大量民间外汇转化成了官方外汇储备。
有管制的汇率,帮助中国积累了外汇储备,让中国出口企业赢得了"中国制造"的市场。然而,收进的外汇越来越多,央行就不得不发行更多的人民币。"一般来说,央行按经济增长14%的比例发放钞票,但中国用来购买外汇的人民币已经超过14%,有的年份甚至超过20%。"而这也直接促使人民银行成为世界上最不赚钱的央行。
目前中国是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在美联储采取一列类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中国不得不担心美元贬值后中国持有的大量外汇储备缩水,更严重的是,美国宽松货币政策释放出的流动性变成"热钱"流入中国,恶化中国国内本已高企的通胀。
吴庆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BWI)崩溃之后,美国已经不再有维护币值的承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要义就是坚持美国利益,而中国利益与美国利益发生冲突时,不独立的货币政策让中国为美国政策埋单成为必然。"实际上,自'9·11事件'以来,美国实行的扩张性政策都不利于中国,这也是为什么人民币升值压力越来越大的原因。"
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
"短期来看,4万亿投资和10万亿贷款是最近一轮通胀的重要推手,导致了货币供应M1、M2的大幅增长。"吴庆说,本轮通胀在2009年一季度就出现了征兆。
两年4万亿元刺激经济方案的出台后,各地配合中央政策纷纷祭出救市措施,据媒体报道记录:"北京未来2年社会投资达1万亿"、"上海4年投资1400亿建设沪上铁路"、"广东2009年全社会投资将达2.37万亿"、"重庆3000亿拉动内需"、"山东拟8000亿投资计划"、"河北投资5889亿建设559个重点项目"、"四川8859亿重建"、"江苏2009年将完成3000亿投资"、"海南3年将投资2070亿扩大内需"……
与此同时,"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信贷预期指标数字。吴庆回忆当时紧锣密鼓的新增贷款:"2009年1月份的前20天,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达到9000亿元。超过2008年12月份的增量7400亿元,也刷新了2008年1月份新增贷款8036亿元的天量纪录。1月下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加快,增加了7200亿元,全月新增贷款1.62万亿元。"
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讲的便是抑制通胀与增长经济的关系,而这或许是任何政府都需要面临的权衡,防止短期政策对长期机制的破坏不失为需要把握的尺度。"2009年出现的放贷模式就犹如放水龙头,放贷一定程度上演变成了任务,能不能收回来不再被考虑。"吴庆说。而在2002年-2005年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之前,商业银行曾给放贷人增加了责任,放贷人必须负责将贷款收回来,而且是终身制,这一度让放贷人不敢去放贷。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此后指出,2010年年中开始出现通胀苗头,房地产泡沫聚集,资产价格上涨,这与2009年计划5万亿信贷,最终投放9.6万亿有直接关系。
王远鸿说,应对金融危机,4万亿投资+10万亿贷款使中国经济在全球形势低迷的状态下迅速起暖回升,对就业、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大力度的刺激政策,导致物价上涨的基础流动性空前扩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4万亿投资和10万亿贷款是本轮通胀最直接的导火线。
吴庆表示,目前4万亿投资和10万亿贷款对通胀的影响还在继续耗散。"一般情况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大概会有1年的时滞,而紧缩的货币政策大概会有2年的时滞。"
以改革化解通胀
应对本轮通胀,在货币政策上时下采用了"蓄池子"的思路。吴庆解释,"蓄水池"就是境外资金要进来的话,人民银行希望把这些资金放在一个池子里,而不让其泛滥到实体经济中去,等到这些资金需要流回境外的时候,再将其从池子里放出去。"池子"有两种,一是央行"对冲"基础货币,把流动性锁定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二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把流动性锁定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
然而,目前人民币和美元之间的利差,加上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无风险的收益已经让热钱满意,加息政策只会让热钱更加踊跃地进入中国,进一步加剧通胀。有数据显示,单央行的对冲成本就高达每年数千亿元,境内其他金融机构的损失尚难估计。
吴庆说,不妨大些胆子启用货币政策,吴敬琏等人早先就提出"管好货币,放开价格"。稳定币值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但首先是手握独立的货币政策,不把货币决定权交给美联储。
王远鸿分析,鉴于本轮物价上涨成因比较复杂,单纯依靠货币政策的这种短期管理政策还不能完全适合对于物价的长期调整。目前货币政策效应已经显现,考虑到政策效应的滞后性,预计未来一段时期稳健性货币政策会对物价产生更大的向下压力。在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不明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过度调整容易给宏观经济带来负向冲击,另外,目前的经济增长需要内外需平衡发展,出口仍是重要一环。因此当前的货币政策应该继续保持稳健取向,重点在于提高货币政策的微调和前瞻,同时加大利用财税政策、产业政策进行长期调节的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上世纪90年代曾著文提出,如果市场化的过程还在延续,超发的货币就会被消耗掉,而一旦市场化进程已经停止或延缓,就会引发通胀。"经济改革是投入,经济增长是产出,由于较长时间未能在体制转轨上迈出关键步伐,潜在经济增长率开始下降,这时应该放慢经济增长预期。同时,进一步实施有魄力的改革举措释放潜在的增长率。"吴庆说。
吴庆指出,可以先通过改革挤掉GDP中的几块损失:一是浪费的GDP,没给任何人带来好处,比如公共设施的重复投资,一条马路投资三次,GDP扩大三倍,但老百姓只获得三分之一好处;二是挥霍的GDP,一些人任意支配另一些人的财富,比如部分三公经费;三是流失海外的GDP,没给中国人带来好处。例如外汇储备三年损失一万亿,惠及了外国金融机构、央行、政府。
王远鸿看来,应该适度降低对经济高增长的预期,接受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相对温和的通货膨胀,与此同时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相关改革,这或许也是化解中国物价上涨长期压力的根本之策。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裁定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违规 商务部表
- 31省份上半年GDP出炉 总量超全国逾3万亿
- 地方版“微刺激”或超6万亿 资金来源成最大挑战
- 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
- 中国外汇局开展外企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
- 央行反思定向降准弊端 货币政策或将进入观察期
- 货币政策重点整治“钱太贵” 多管齐下降低成本
- 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圆桌会议今日在京举行
- 中国最堵25个城市或将在2015年前后纷纷限购
- 2014年是中国房地产改革和估值修复年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