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至2011年,辽宁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30亿元进行棚户区改造,211万棚户区居民搬进新楼房,拉动近2500亿元的效益,棚户区改造每投入1元产生3.5元效益,探索出以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的新途
2005年至2011年,辽宁省累计投入建设资金730亿元进行棚户区改造,211万棚户区居民搬进新楼房,拉动近2500亿元的效益,棚户区改造每投入1元产生3.5元效益,探索出以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的新途径。同时,超过九成的棚改居民感觉生活品质有所提升,棚改居民幸福指数增加到80分的较高水平。
这是记者从3月25日闭幕的“城市化进程中全球贫民住区发展模式的探索: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经验”学术研讨会上获悉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指出,辽宁改造棚户区给家庭、社区、城市和地区带来巨大变化,辽宁改造棚户的模式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由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博士主持的《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经验》指出,根据调查,棚户区居民住房面积由改造前的人均10.6平方米增加到16.6平方米,人均收入增长49%。辽宁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探索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实现形式,丰富了产品供给方式,解决了公共物品供给短缺的问题;同时,累计投入资金730亿元,拉动近2500亿元的效益,探索出了以改善民生促进经济转型的新途径。
棚户区改造拉动了经济增长,增加了社会就业。除700多亿元的直接投入外,76万户居民入住后购置家具、装修,极大促进了消费。辽宁省委、省政府还利用腾出的土地兴建劳力密集型企业、市场,共解决了2万多个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电改加速利好用电大户 电解铝企业年节省数亿元成本
- 中央财政下拨45亿元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 中央财政下拨抗旱救灾资金3.8亿元
- 中央财政紧急下拨云南抗震救灾资金6亿元
- 中央财政4年累计拨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资金637.4
- 云南财政:多举措支持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 广西三年投入40亿元推进学前教育加快发展
- 2013年中央财政安排70亿元支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 中央财政四年共投校舍改造资金近400亿元
- 广西财政教育支出达604亿元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