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科目问题1:第32页,(表2-7)中直接人工小时数,各季度制造费用的现金支出是否应为21900、23475、25275、22800?解答:本书在这里未要求计算,但与第二问有关系。问题2:第
《财务管理》科目
问题1:第32页,(表2-7)中直接人工小时数,各季度制造费用的现金支出是否应为21900、23475、25275、22800?
解答:本书在这里未要求计算,但与第二问有关系。
问题2:第33页,(表2-8)中1—4季度制造费用的现金支出是如何计算的?
解答:各季度现金支出应为21900、23475、25275、22800(书中为假设的数字,应更正)。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季度制造费用的现金支出:13200×0.75+48000÷4=21900
第二季度制造费用的现金支出:15300×0.75+48000÷4=23475
第三季度制造费用的现金支出:17700×0.75+48000÷4=25275
第四季度制造费用的现金支出:14400×0.75+48000÷4=22800
问题3:既然净现值法和净现值率法的适用条件相同,且得到的结论也相同,由于净现值率法的计算复杂,根据成本效益的原则,净现值率法就没必要用了吧?我记得注册会计师考试的书上所述,净现值率法就是为了解决投资额不同时,用净现值法无法比较的问题,书上的表述是否错误?
解答:不能认为这是错误。价值最大应当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最优的方法只能是净现值大小的比较。净现值率法只是一种派生的方法,从这一角度出发两者结果应当一致。当然,具体情况还会有一些变化,但综合考虑后会得出一致的结论。
问题4:第244页,第九行中有一句“增加企业收入”,如果改为“增加企业利润”会更好,或删除这六个字?
解答:可以删除,但在这里没有歧义。
《中级会计实务》科目
问题1:第22页,〔例2-11〕半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是如何衡量的,是否要考虑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该产成品的成本比较?
解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有关规定,“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由于半成品属于存货的核算范围,因此,半成品应按照以上规定确定可变现净值。
问题2:第53页,“(二)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一段中结尾处“同时结转投资性房地产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若存在原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也一并结转。”请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哪个会计科目,是“其他业务收入”还是“其他业务支出”?
解答: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在处置该投资性房地产时,将投资性房地产累计公允价值变动和原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一并结转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问题3:第55页,倒数第二行到56页第一行,“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该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我觉得应该是发生时,计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对吗?
解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中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为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本书第55至56页相关表述符合有关规定。
问题4:第57页,〔例5-3〕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90000000元是否正确?
是否应为91500000元(40000000+1500000+50000000)?
解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有关规定,“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一)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以购买日之前所持被购买方的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购买日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该项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在处置该项投资时将与其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例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部分,下同)转入当期投资收益。……”。本例题中,由于排版原因,购买日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应为91500000元(40000000+1500000+50000000)。
问题5:第64页,(2)在确认投资收益时,除考虑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的调整外,对于投资企业与其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也应予以抵销。即投资企业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以上段落中的“投资企业”我认为应该是“被投资企业”,是否正确?
解答:该部分为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讲解,段落中“其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应理解为被投资企业,因此无须将“投资企业”修改“被投资企业”。
问题6:第96页,〔例7-5〕作为由乙公司换入的固定资产中,其中轿车不能抵扣其进项税吧?
解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第二十五条规定,“纳税人自用的应征消费税的摩托车、汽车、游艇,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由于排版原因,本例题中的轿车应为机器设备。
问题7:第141页,〔例9-7〕(表9-3)已收回的本金为什么是负数,怎么理解?
(3)小题分录中,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54900
贷:资本公积54900,请问:是如何计算的?
(5)小题分录中,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04571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04571,请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6)小题分录中,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69719
贷:投资收益69719,这个金额是用出售时取得的价款1260000减去2×12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1190281吗?为什么?
解答:根据发行方式的不同,金融资产可以分为溢价发行和折价发行。在溢价发行中,实际利率将比票面利率小,收取的现金利息比应确认的利息多的部分就是提前收回的本金(已收回的本金数为正数),从而逐步收回发行时的溢价部分,而本例中为折价发行,所以与上述情况相反,提前收回的本金数为负数,用于弥补折价发行的本金不足。
第(3)步中,2×10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变动额=公允价值-摊余成本余额-公允价值变动期初累计额=1300000-1086100-159000=54900元。
第(5)步中,与第(3)步的计算原理一致,即调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第(6)步中,由于不再有现金利息收入,最后一期已收回本金额为摊余成本期末余额和期初余额的差额,而为了准确反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末摊余成本,摊余成本期末余额即为转让时的公允价值。
问题8:第147页,〔例9-8〕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价款1100万,票面价值1000万(每份100元),应该出现溢价,为什么按实际利率才摊销了一年,摊余成本(每份97.69元)就比票面价值低呢?摊余成本是否应当比票面价值高?
解答:在溢价发行中,实际利率小于票面利率,收取的现金利息比应确认的利息收入大,摊余成本的余额逐渐提前收回,最终在到期时达到票面价值。因此,摊余成本应比票面价值大。本题中由于排版原因,摊余成本97.69元应为108.21元,以下顺调。
问题9:第165页,〔例10-2〕中计算第一年末服务费用为什么要乘以1/3?计算第二年末服务费用为什么乘以要2/3呢?每年的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已知,为何还要使用估计的离职百分比呢?
解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第二章第六条规定“完成等待期内的服务或达到规定业绩条件才可行权的换取职工服务的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应当以对可行权权益工具数量的最佳估计为基础,按照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当期取得的服务计入相关成本或费用和资本公积。”在例题中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也就应当以最佳估计为基础确认每年计入的服务费用,由于行权条件的期限为3年,因此每年度都应当合理分摊该年度所收到服务费用,故第一年末服务费用总额为1/3,第二年末服务费用总额为2/3。类似的,而前两年对于三年末的离职数量不能确定,只能是按照估计的离职百分比去估计第三年末应确认的服务费用总额。
问题10:第354页,第8行中间“少数股东权益”是不是少了三个字“归属于”?
解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三章第一节的规定,“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因此书中表述无误。
《经济法》科目
问题1:第123页,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投资总额的问题:注册资本在21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10/7;注册资本在210万美元以上至500万美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倍;注册资本在500万美元以上至1200万美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倍……。
如果注册资本为210万元适用哪个比例?注册资本为500万元适用哪个比例?
解答: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相关规定,投资总额和注册资本需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其中涉及两处不一样的规定,即“以投资总额确定注册资本”和“以注册资本确定投资总额”,两处规定虽然角度不同,但是说明的比例是相同的。
(一)以投资总额确定注册资本
1987年3月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了《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比例的暂行规定》,明确了合营企业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的比例,其主要内容是:(1)投资总额在300万(含3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7/10;(2)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至1000万(含1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2,其中投资总额在42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3)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至3000万(含3000万)美元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2/5,其中投资总额在125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4)投资总额在3000万美元以上的,注册资本至少应占投资总额的1/3,其中投资总额在3600万美元以下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l200万美元。
(二)以注册资本确定投资总额
根据《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规定》的内容,外国投资者股权并购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对并购后所设外商投资企业应按照以下比例确定投资总额的上限:(1)注册资本在21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10/7;(2)注册资本在210万美元以上至500万美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倍;(3)注册资本在500万美元以上至1200万美元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2.5倍;(4)注册资本在1200万美元以上的,投资总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3倍。
(三)两处规定的适用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一)的规定比较早,(二)的规定其实可以取代(一),很多人认为这两处规定的区间不同,其实随着我国立法水平的提高,目前(二)的规定立法技术比(一)要高很多,这两处区间规定应该是相同的,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二)中的“以上”应该是包括本数的,虽然规定中并没有明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演算来推算出来。
1.投资总额为410万美元,注册资本为210万美元
根据投资总额决定注册资本的区间,当投资总额大于300万美元而小于420万美元的,那么注册资本不得低于210万美元,可以看出,以上数据在这里是符合规定的。
根据注册资本决定投资总额的区间。当注册资本正好等于210万美元时,并没有规定适用哪个区间。
(1)如果适用的是2倍的话,那么可以得出投资总额不得超过420万美元,此时以上举例的数据是符合规定的,没有问题。
(2)如果适用的是10/7的话,那么可以得出投资总额不得超过300万美元,此时以上举例的数据就是不符合规定的,同一组数据是不可能在一边符合规定另外一边不符合规定的,由此可以推断,210万美元只能对应的是2倍。
2.投资总额1100万美元,注册资本500万美元
根据投资总额决定注册资本的区间,当投资总额大于1000万美元而小于1250万美元的话,那么注册资本不得低于500万美元,可以看出,根据此区间的定义,以上举例的数据是符合规定的。
根据注册资本决定投资总额的区间。当注册资本正好等于500万美元时:
(1)如果适用的是2.5倍的话,可以得出投资总额不得超过1250万美元,此时以上举例的数据符合规定。
(2)如果适用的是2倍的话,可以得出投资总额不得超过1000万美元,此时以上举例的数据又不符合规定了。
问题2:第365页,〔例7-15〕要求计算企业在所得税前可以扣除的公益性捐赠支出金额。题目解析当中的第二步计算年度利润总额是扣除了上年度亏损60万元。请问:按税法的规定是按当年利润总额计算公益性捐赠扣除额,将60万扣除是否正确?
解答:第365页〔例7-15〕计算时不应扣除上年度亏损60万元,应以年度利润总额,即企业依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计算的年度会计利润(必须是大于零的数额)为准。答案应为56.4万元。
问题3:我是上海的一名考生,自2012年1月1日起,上海实行增值税扩围,“应税服务”将由原来的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那么在考试时,如果涉及这类考题,我们应该按缴纳增值税计算还是缴纳营业税计算呢?
解答:上海市的部分行业只是进行增值税“扩围”的试点改革,如有相关考题,仍应以大纲的规定为准,即仍然按照缴纳营业税计算。
问题4:第57页,〔例2-12〕答案ABD是错误的,A不是正确答案。
解答: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董事人数不足《公司法》规定人数或者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2/3时,应当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本题选项A为董事人数不足公司章程所定人数的1/2时,是出于2/3多于1/2的考虑而认为是正确答案的。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教材处供稿)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电改加速利好用电大户 电解铝企业年节省数亿元成本
- 日本大企业国内计划设备投资增幅创24年来新高
- 欧比特币企业家赢投资人认可 专家看好欧洲市场
- 四川广元市利州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显成效
- 中央文化企业数字资源库项目资本预算申报启动
- 湖北竹山县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为避高额企业税美国有企业考虑“移居海外”
- 奥巴马痛批美企业外迁避税:合法但有损国家
- 货币政策定向宽松 小企业尚未感觉“轻松”
- 辽宁助推小微企业快速发展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