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优化种植结构:农田“变戏法”农民获丰收

编者按农谚说,“秋分无生田”。眼下,多个粮食主产区丰收在即,今年的秋粮有望延续夏粮丰收的好势头,这背后固然离不开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的因素,而实践证明,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及良种运用也是确保增产增收的关

编者按

农谚说,“秋分无生田”。眼下,多个粮食主产区丰收在即,今年的秋粮有望延续夏粮丰收的好势头,这背后固然离不开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的因素,而实践证明,粮食种植结构优化及良种运用也是确保增产增收的关键。

不只是粮食生产方面,在如今的农业生产中,充分利用自身独特气候、地貌等资源特点或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突出特色农业经济作物,已成为各地探寻适合当地农业发展的有效方式,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快速转变。

“调结构”:粮食丰收背后的“功臣”

种地跟着市场走

如今在山西,玉米已经成了农民们的种地首选。然而这种变化却是近几年才发生的。农民老张说,以前家家地里有土豆、蓖麻、黍子、高粱等杂粮,但现在,“谁家不是大片大片种玉米?”

十年来,山西省的粮食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玉米大举扩张,已经占到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与此同时,“小杂粮王国”的小杂粮种植面积则相应减少,甚至一些品种已遭到弃种。

这一现象并不罕见。业内人士指出,玉米播种面积之所以大幅增长,主要原因一是玉米价格高、成本低、收益大,二是饲料市场需求增多,三是春播玉米生长期较短、收获早、易管理,四是自去年以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只增不减,部分农民选择种植春玉米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去务工挣钱。尤其是,国家种粮补贴政策促使农民种植小麦、玉米,相应减少了杂粮的种植面积。

近年来,地里种什么向市场要“答案”已经形成了一种潮流。事实上,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远不局限于此。

黑土地上成熟的季节即将来到,尽管不久之前遭遇了一场台风,但是粮食大省吉林仍然对即将到来的秋粮收获信心满满。据相关媒体报道,吉林今年粮食作物长势好于大丰收的去年,好于历年,该省将迎来粮食生产的“九连增”,而这给全国粮食喜迎增产又增加了重要的把握。

据相关负责人表示,实现“九连增”,关键在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全面提高,特别是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特点鲜明的区域结构已形成。

粮食要增产,结构要改善。据了解,经过“十一五”期间的调整和优化,吉林省优势粮食作物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聚,特点比较鲜明的区域结构已经形成:中部重点发展玉米、水稻两大作物,依托粮食生产优势,形成了粮牧结合型农业结构;东部重点发展水稻和大豆,同时依托丰富的特产资源优势,形成了具有山区、半山区特点的特色型农业结构;西部突出优质杂粮杂豆,并根据干旱少雨、土质瘠薄、草原面积大等特点,形成了生态环保型农业结构。

“农业是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宏观室副主任李国祥就此问题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优化种植结构,则是集中资源、突出优势,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增产增效。有专家也表示,要想“种植面积不减少,粮食生产不滑坡”,做到真正布局合理、优化结构才是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

良种推广也是“调结构”

有人说,一粒种子改变一个世界。好种子是好收成的关键。在因地制宜,合理分配资源、突出粮食种植优势的基础上,“单产的变化中,品种的贡献率要占到一半以上,育种力量越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许为钢告诉记者,推广良种也是“调结构”。

“我家种了12亩种子田,今年亩产达到550多公斤,种子公司收购价格比普通小麦高0.1元,一亩地增收55元。”说到今年的收成,河南温县黄庄镇林村农民赵迎丰满怀喜悦。

农业科技研发和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使河南小麦单产不断实现新的飞跃。“2003年,河南省夏粮单产为318.1公斤,随后一路攀升,达到今年的395.8公斤,每亩净增了70多公斤。”许为钢告诉记者,“过去10年,在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总产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提高,而单产要提高,种子是关键。”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表示,种子技术进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可达40%以上,河南小麦种植面积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优质小麦生产大省地位,与良种的培育与推广密不可分。

2003年至今,河南夏粮总产量已实现“十连增”。这一喜人的成绩与好种子密不可分:“十一五”以来,河南先后培育出粮食作物新品种50多个,新品种种植面积占全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40%以上,全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其中玉米达100%、小麦达98%以上。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小麦、玉米品种,分别经历过9次和8次大的更新换代。每一次品种更新,都会带动单产水平的大幅提高。”在河南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看来,夏粮总产量连年增产,农业科技的进步、良种的推广是一个关键因素。李国祥也指出,在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依靠科技推动不断提高单产是粮食生产连上台阶的“秘诀”。

为了巩固这一优势,据悉,河南省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计划建设稳固的海南、西北和省内三大标准化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以加快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计划到2015年,种子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0%以上。

“调结构”:支撑农业特色产业大发展

特色农产品开“金花”

近日,位于贵州西南部的晴隆县农民即将迎来一场苡仁米的丰收。

据悉,近年来,该县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把种植苡仁米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来抓,在全县推广种植苡仁米4万余亩,使苡仁米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效益逐年增长。预计今年产量达6000吨,每吨按市场价8000元计算,可收入4800万元,种植户户均收入可达2400元。

这样的例子不仅仅出现在贵州。今年立秋刚过,在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该镇青萝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单立信告诉前去采访的有关媒体,“再过一阵,我们合作社200多亩地,准备全部种上青萝卜。11月份就能上市,能卖到明年五一。如果行情好,估计这一季亩均收入个六、七千元钱没问题”。谈起收益,他满脸自信。

据悉,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把优化种植结构,提升生产效益作为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对待,同时,在立项审批、土地征用、资金奖补、贷款扶持、税费减免等方面向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倾斜,支持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发展,推动了农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开始向战略性调整转变。截至目前,全区耕地面积30万亩,瓜菜种植总面积达到8万亩,复种指数达到260%,总产26.3万吨,“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已初现端倪。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催生了一大批“一村一品”专业村和“一镇一品”专业镇街。目前,全区一村一品专业村近100个,专业镇街达5个,分别占全区行政村和镇街总数50%和83.3%以上。周营镇的马铃薯、陶庄镇的金针菇、沙沟镇张庄绿色食品石榴、高村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走俏国内外市场。

农民的种植结构为何会出现这种变化?有调查显示,由于受市场价格引导、利益驱动、政策扶持等因素的影响,如今农民种植意向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总体呈现出粮食、蔬菜播种面积增加,棉花、花生等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的趋势。

结构变化与市场环境相关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粮食和蔬菜播种面积增加,体现出农民对市场的适应性增强,种植结构、品种和市场结合程度较高。而棉花和春播花生等播种面积减少,则是受到了生产资料和人工费用不断上涨、市场价格不稳定、种植费时费力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则是市场需求扩大和比较效益高。“一方面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进一步改善,使蔬菜消费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比较效益高,加之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提高了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政策利好是动力

不可否认的是,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还得落在政策推动上。

在吉林白山市江源区,为了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截至目前,该区累计投入补贴资金3000万元,撬动民间资本3亿元,新增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26万亩。湾沟千亩蓝莓生产基地、城墙街道千亩苗圃等项目拉动效果明显,超额完成“镇镇有基地”的工作目标。其中,农民建温室大棚2500栋,新建、改造无公害蔬菜基地1.1万亩,棚膜蔬菜年产量达到2000万公斤。

为合理优化种植结构,加大财政对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支持力度,山西省日前也出台并实施《现代特色农业园区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省财政专项资金主要支持包括基础设施、农业装备、农业科技及服务平台等建设项目在内的四大现代特色农业园区的发展建设。

有专家评价说,以好政策扶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可集中解决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瓶颈问题。大力支持各地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可促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明显提高、质量明显提升、结构明显改善和农民明显增收。

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目前,广大农民还真切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调控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和服务的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能够加强对广大农户在农情信息方面的服务和引导,多途径提供致富渠道和优质服务,引导农户科学种植,降低市场风险。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记者 韩馨仪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