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汽车在北京东三环辅路行驶。根据北京市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从2013年2月1日起,北京市执行相当于“欧五”的“京五”机动车排放标准,3月1日起停止销售注册不符合“京五

1月31日,汽车在北京东三环辅路行驶。根据北京市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经国务院批准,从2013年2月1日起,北京市执行相当于“欧五”的“京五”机动车排放标准,3月1日起停止销售注册不符合“京五”标准的轻型汽油车。 新华社记者 罗晓光 摄
中科院研究显示:机动车、采暖和餐饮排放对北京强霾污染“贡献”超50%
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记者 吴晶晶)中国科学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研究组3日发布的监测结果显示,1月份京津冀共发生5次强霾污染过程。机动车、采暖和餐饮排放对北京强霾污染的“贡献”超50%。
“就北京而言,机动车为城市PM2.5的最大来源,约为四分之一。其次为燃煤和外来输送,各占五分之一。油气挥发和局地烹饪排放近年来有快速上升趋势,应加紧控制,工业和地面扬尘应进一步改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
他说,京津冀区域应重点控制工业和燃煤过程,重点在于燃烧过程的脱硫、脱硝和除尘;同时要高度关注柴油车排放和油品质量。
中科院分布在京津冀区域的15个PM2.5监测站监测显示,1月份京津冀5次强霾污染分别发生在1月6日至8日、9日至15日、17日至19日、22日至23日、25日至31日。其中第五次污染过程中PM2.5大于300微克/立方米的时间超过50小时。
专家对污染物成分分析后认为,席卷我国中东部地区的强霾污染物化学组成,是英国伦敦1952年烟雾事件和上世纪40至50年代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污染物的混合体,并叠加了我国特色的沙尘气溶胶,是人为粗放式排放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的直接后果。
中科院于2012年9月启动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研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介绍,该专项计划用5年的时间,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为研究区域,阐明区域灰霾形成的机制,研发致霾关键污染物的控制技术,为控制灰霾污染提供科学可行的技术和政策解决方案。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四次多边磋商会在北京举行
- 北京专项整治培训中心腐败浪费等“四风”问题
- 河南三门峡市财政强力推进大气污染治理
- 天津市首次采购碳排放核查机构
- 北京海淀开展重点专项资金专题询问
- 千亿元污水处理费换来“污染大转移”?
- 北京高招一批一志愿录取率97%
- 印度兴奋北京APEC峰会邀莫迪 热议领导人首次会晤
- 中美对话达成约300项成果 为两国元首北京会晤打基础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