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打通施肥技术入户到田“最后一公里”

【编者按】“缺什么、施什么”,“缺多少、补多少”,配方肥因其经济高效让农民们欢喜,也悄然改变着我国的种植业,不仅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节本增效。实际上,推广配方肥涉及农业部门、肥料企业和农民

【编者按】

“缺什么、施什么”,“缺多少、补多少”,配方肥因其经济高效让农民们欢喜,也悄然改变着我国的种植业,不仅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有助于节本增效。实际上,推广配方肥涉及农业部门、肥料企业和农民三个主体。当前,肥料品种繁多、农企对接不畅、市场供应难等问题较为突出,解决配方肥“应用难”,进一步加强推广成为关键。

 

测土配方施肥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广大农民群众将此形容为:打通了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中央财政安排71亿元专项资金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箭多雕”

财政部农业司有关方面负责人在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现场对接活动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着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的现象,化肥利用率不高,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为了解决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技术棚架问题,近年来,财政部和农业部制定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2005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项补助资金达71亿元。

2012年,在中央财政7亿元专项资金的支持下,国家组织100家大中型肥料企业与100个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场)进行产需对接,带动示范县配方肥用量超过基施化肥比例的60%。通过推广配方肥和科学施肥技术,全国减少不合理施肥150多万吨,相当于节约燃煤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0万吨。

实践证明,测土配方施肥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环境改善的一个重要途径。

加大农企合作力度

推进配方肥入户到田

“测土配方是手段,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是目的。”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叶贞琴说,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找准了配方肥“应用难”的问题所在,抓住了“如何推广”的关键环节。当前配方肥的重心已由化验室转向田间地头,由试验示范转向到推广普及,由单纯的测土配方转向配方肥推广应用,在向改进施肥方式延伸。

叶贞琴表示,从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的实践效果来看,有三种模式值得推广:一是农企合力推进模式,这种方式适合“中成药”配方肥的推广。二是定点供销服务模式,即通过“中草药代煎”的方式,引导农民选用配方肥。三是农化服务组织带动模式,通过为农民提供统一测土、统一配方、统一供肥、统一施用的“四统一”模式。

今年的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将全国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企业扩大到200家,重点与100个示范县对接,省级、县级农企合作企业与1000个示范乡、1万个示范村对接,开展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力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60%以上,配方肥施用面积达到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25%以上。

在农企合作推进配方肥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如何加强对企业监管,保证好质量的配方肥进村入田?叶贞琴就此表示,将定期开展配方肥标识、标签和服务网点挂牌情况专项检查等,严厉打击冒用、伪造配方肥标识以及标签内容与肥料登记证不一致的行为。

【基层实践】

河南探索农企对接四模式

河南省土壤肥料站站长王俊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河南省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方面,探索出农企对接“四方三结合”、智能终端培肥站模式、“肥料企业+农机制造企业+种子企业+农民合作社”四优组合模式和以农民合作社主导的“肥料企业+农民合作社+土肥部门”模式4类模式,成效显著。通过共同组建农化服务社,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肥料企业、农机制造企业和种子企业各自优势,为农民提供耕、种、施和收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到来之际,合作社协同土肥推广和科研部门,对社员农户进行技术辅导和培训,按照统测、统配、统供、统施的“四统一”标准,为社员提供机械施肥服务。

河北拓展科学施肥技术服务范围

河北省以完善社会化服务为手段,开展机械化统配统施,改变撒施表施、大水大肥等粗放施肥方式,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了种肥同播技术、玉米新型“一炮轰”技术、改进追肥施用方式、示范推广夏玉米深松分层施肥播种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小麦玉米微喷灌技术等五项技术。

河北省土壤肥料总站站长王贺军介绍说,2011年以来,石家庄市18个县、望都、馆陶、曲周等县(市)示范推广小麦玉米微喷灌技术面积3万亩。采用该项技术后,小麦实现节水30-50%,增产20-30%。夏玉米可实现分期追肥,补施攻粒肥,亩产达到875公斤。

江苏推广数字化施肥“五个一”服务模式

江苏省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徐茂在介绍技术服务新模式时说,江苏省做到了“五个一”,即:县有一个耕地资源信息管理与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乡镇有一幅施肥分区图、村有一张施肥推荐表、户有一份施肥建议书、供肥网店一次供齐肥料,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和丰富完善。2012年,江苏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6500万亩次,配方施肥用量达60万吨(折纯),占基施化肥用量的40%以上,实现了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双增”,资源成本和资源消耗“双节”,施肥结构和肥料产业结构“双优”,科学施肥水平和肥料利用率“双提”。

安徽强化制度设计,加快配方肥到田

2012年,安徽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200万元,用于全省12个玉米生产大县补助玉米缓释配方肥,推广示范面积60万亩。

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站长赵建勋介绍说,2012年,全省参与农企合作的配方肥生产企业达到了121家。

建立省、县二级配方发布制度。各项目县根据多年测土和实验数据,提出本区域主要作物施肥方案和配方肥生产配方,按作物生长季节每年发布施肥配方2次以上。此外,还建立了“大配方小调整”的市场推广机制,通过网点大配方肥料施肥指导和实验示范,为农民提供配方调整服务。在各高产核心示范区,则根据测土养分具体情况,确定高产种植施肥调整方案,满足不同农作物产量的施肥需要。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李存才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