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宁夏:4块钱为学生娃加“营养餐”

4块钱能做什么?城里的孩子可能觉得什么也做不了。但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却用4块钱让山里的娃娃每天都能吃上一顿带肉的午餐。“一碗米饭、一荤一素两个菜,每天的菜谱都不一样,逢周三还会加餐。”宁夏回族自治区

4块钱能做什么?城里的孩子可能觉得什么也做不了。但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却用4块钱让山里的娃娃每天都能吃上一顿带肉的午餐。

“一碗米饭、一荤一素两个菜,每天的菜谱都不一样,逢周三还会加餐。”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王团镇中心小学校长李宗英向记者描述4块钱午餐的内容,“有肉,孩子们吃得香啊。”

王团镇是宁夏11个“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地区之一,对于这项计划,李宗英感慨颇多:“娃娃们住得离学校远,基本上都是自带干粮上学,干馍馍配上学校提供的白开水就是他们每天的早午餐。但是从2011年下学期开始,娃娃们不仅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还是免费的。”

区财政自掏腰包提标准

从2011年秋季学期起,为了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吃饱饭、上好学”,中央财政决定每年投入160亿元,在全国680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试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餐标准是每生每天3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宁夏同心县、原州区等7个特困区被列入此次试点地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薄弱,地广人稀,贫困中小学校分散,且学生多为回民(回民不吃猪肉,而牛羊肉价格偏贵),从自治区实际情况出发,宁夏在执行国家政策的基础上,由区财政自掏腰包扩大实施范围和标准,将试点地区增至11个,营养餐标准提高至4元/人。同时,从2013年春季学期起,以每25个学生配一个陪餐老师为指标,额外给陪餐老师提供免费午餐。

据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教科文处处长李文明介绍,两年来,该区投入专项资金6亿多元为贫困中小学生提供免费营养午餐,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近一半。截至2012年秋季学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6万中小学生,占全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35%以上。

此外,为了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计划启动伊始,宁夏11个试点地区学校所需的厨具和食材采购、厨房改造等项目大多通过政府采购组织实施,基本做到了应采尽采。该区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处(以下简称“宁夏采购处”)担负起了采购环节的监管职责。

将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

同心县是宁夏中南部的一个小县城,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部黄土高原,极度恶劣的生态环境导致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属国家级老、少、边、穷县。“营养改善计划”惠及了当地38426个贫困学生,覆盖164所中小学校,覆盖率达100%。谈及4块钱能吃什么,同心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坦言,“即使在同心县,4块钱通常也根本买不到什么好饭菜,但是政府采购的竞争机制,却能让每一分钱更值钱。”

2011年,同心县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采购学校所需的大米和食用油,今年则把鸡蛋和牛肉也纳进了政府采购。接手营养餐食材采购项目时,同心县政府采购中心相关负责人买小琴内心忐忑不安,“牛肉、鸡蛋这些东西一天一个价”,为了采购到实惠的食材,采购中心在评标过程中,邀请物价局的人做评委,把好价格关。“今年春季开学前采购的牛肉最终以每斤25.4元成交,比当时的市场价足足便宜了3.6元,而且还是宁夏有名的牛肉品牌。”买小琴高兴地向记者讲道。

政采让娃娃吃上“放心餐”

在宁夏采购处相关负责人看来,对于营养餐工程而言,比价格更关键的是如何保证饭菜的质量和安全。该负责人认为,政府采购能通过集中优势,为学校挑选到优质的供应商,这些供应商普遍注重自身的形象和影响力,因此,食品安全隐患也能降到最低。

据记者了解,目前宁夏主要存在中心学校供餐和企业供餐两种供餐模式。前者是指把分散的学校分成若干个片区,每个片区设立一个中心学校负责该片区营养餐的供应。后者的做法则是政府花钱外包服务。

吴忠市红寺堡区是宁夏目前唯一实施企业供餐模式的地区。作为移民区,学校分布较为集中、道路平坦等优势为当地实行企业供餐模式提供了可能性。但在第一学期试点过程中,企业由于赚不到什么钱试图退出。记者采访的多个贫困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中心学校做的饭菜往往更符合孩子们的胃口,并能及时将美味又营养的饭菜端上娃娃们的餐桌,同时由于不用向企业支付昂贵的服务费,“我们更能把财政资金花在刀刃上”。

据了解,今年,宁夏财政厅将加大对中心学校厨房、储存仓等配套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充分发挥财政的监管职能。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和山认为,要依靠、用好政府采购这一财政支出管理手段,确保财政资金的规范、安全和有效使用。他还曾在接受《中国政府采购报》记者专访时感叹:“营养午餐是件天大的好事,应该好好做,我们还要继续拿钱做。”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记者 周琳娜 通讯员 李忠学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