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资金7亿元,支持华北、西北等7省区开展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前,发展旱作农业已成为抗旱减灾夺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旱作区已成为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 我
编者按
近日,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资金7亿元,支持华北、西北等7省区开展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目前,发展旱作农业已成为抗旱减灾夺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旱作区已成为粮食生产新的增长点。
我国农业面临“水减粮增”压力
据统计,当前我国有近10亿亩耕地为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全国大约85%的小麦和90%以上的玉米和薯类是在旱地生产的。专家认为,以提高降水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是未来粮食生产的关键。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和6%的可再生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目前,我国虽然在局部地区和个别作物的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已经达到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但全国平均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均低于发达国家,其中灌溉水利用系数0.5,降水利用率56%,吨粮耗水1100立方米左右,农业面临“水减粮增”的压力。据统计,我国旱地面积比重较大,占全国耕地面积一半以上,干旱缺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是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必须高度重视旱地增产技术的改进。
据统计,当前我国有近10亿亩耕地为无灌溉条件的旱地,全国大约85%的小麦和90%以上的玉米和薯类是在旱地生产的。自然降水是旱作区农业最主要的可利用水资源,但由于降水量有限,且时空分布不均,降水期与作物生长需水期错位,干旱损失严重,水资源利用矛盾日益威胁粮食安全。
中国农科院旱作节水农业学科首席研究员梅旭荣认为,现阶段我国农业处于一个生产性低耗水而结构性高耗水的状态,北方土多水少、南方水多土少,结构性缺水制约了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降水的资源化率和耕地灌溉率已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且已接近极限,以提高降水利用和水分利用效率为核心的旱作农业技术是未来粮食生产的关键。
正是由于生产能力相对低下,经济效益提高不明显,旱作农业曾被定义为低效农业。但是,通过各地旱作农业区的有益探索和实践,我国旱作农业技术突飞猛进。如今,旱区粮食产量连年稳增。旱作农业地位不断上升,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梅旭荣表示,目前以旱作农业技术的增产增收为先导,旱作区农村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正发生变化。
旱作农业关键技术迅速推广
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有很高的比较效益。2012年,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联合在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集中连片大规模推广应用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技术。
在田间起大小双垄,沟内播种作物,并以地膜全覆盖的种植技术,就是甘肃省近年来探索出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起垄沟播和全膜覆盖,使天然降水的利用率达到最大,抗旱、保墒、节水、增产效果显著。现在,它已成为旱作区广泛使用的一种耕作技术。
长期以来,农业部、财政部等部门始终把加快旱作农业发展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十一五”以来,农业部组织编制了《全国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印发了《农业部关于推进节水农业发展的意见》,连续5年召开全国农田节水会议,财政部连续多年安排节水示范项目,推动旱作农业发展。
另据财政部初步测算,在灌区平均每增加1斤粮食生产能力需投入4-6元。而在旱区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等旱作农业技术,平均每增加1斤粮食生产能力仅需投入2元,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有很高的比较效益。
2010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西北、华北地区旱作农业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用于支持利用自然降水、促进土壤保墒增墒等先进旱作栽培和耕作技术推广所需地膜等物料补助,农作物抗旱耐旱优良新品种以及农业增产高效抗旱新机具、新材料等技术的应用推广补助。同时,通过“以旧膜换新膜”方式支持地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改善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环境。2012年,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联合在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集中连片大规模推广应用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技术,同时,中央财政安排稳产增产技术补助34.6亿元,主要用于对西南地区玉米覆膜、东北地区抗旱“坐水种”、东北水稻大棚育秧、冬小麦主产区“一喷三防”、南方早稻集中育秧、三熟制油菜“一促四防”等6项关键技术补助。此外,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大力健全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层农技改革建设覆盖全国所有的农业县,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稳定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服务农民需要。
各地的生产实践表明,旱作区实现稳产高产大有潜力、大有希望。过去7年,甘肃省累计推广旱作农业技术3160万亩,累计增产粮食超过64亿斤。2011年,甘肃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功实现粮食从依靠调入到供需平衡有余的根本性转变。陕西5年间全省净增粮食超过36亿斤,主要作物单产增长了10%,其中旱地玉米单产提高100斤以上。可见,充分发掘旱作农业生产潜能,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作用。
实现生产与生态的双赢
当前,旱作农业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点。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如何解决好残膜回收,在节水增产的同时将对环境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成为焦点。
在各方合力下,我国旱区农业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旱作农业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压器、农业结构调整的最前线和农民增收的关键点。
除此之外,旱作农业还是生态安全的大屏障。我国沙尘暴沙源的51.8%为旱农地区的退化草地,30.3%为旱作农田。保护利用好旱作农田和草地是防止沙尘暴的第一道屏障。
在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有一些新的生态问题值得关注。传统旱作农业的精华是以土壤为核心,重点在精耕细作;而现代旱作农业却是以提高降水利用率为核心,重视的是水分生产力。于是,地膜覆盖被普遍采用。有人说,我国旱区农业已经进入了“全膜时代”。但地膜自然降解缓慢,很容易成为环境污染。
梅旭荣说,地膜覆盖能够使非生产性降水消耗的大部分变为有效的生产性耗水,节水增产的效果和效益巨大。但是,现有地膜比较薄不易回收,地膜残留将对农田生态系统和作物生产造成影响。所以我们面临的是粮食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博弈。如何解决好残膜回收,在节水增产的同时将对环境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成为焦点。
专家表示,废旧农膜作为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如果不加以有效回收利用,不但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传统的焚烧、填埋、废弃等处置方式也将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对整个生态系统构成潜在危害。为此,甘肃省相继出台了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扶持政策,对相关企业给予资金扶持。在乡镇、村社广泛设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使农户捡拾、网点回收、企业加工三个环节得到了有效连接,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逐渐步入良性循环轨道。据悉,2011年该省回收废旧地膜45700吨(折纯量),回收利用率达57.1%。
从全国范围看,残膜回收利用的长效机制还有待建立。据了解,云南、内蒙古等省区正在探索以政策吸引农民和加工企业回收利用残膜,并鼓励农机部门研发残膜回收农机具的具体措施。
加快旱作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目前,探索区域农业协同创新机制,加大旱作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打造我国新的粮食增长极、解决旱作农业“瓶颈”问题的关键。要进一步提升旱作节水科技的支撑作用,确保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市场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逐步向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集中,而比较效益相对不高的粮食生产则向旱作区转移,旱作粮田占粮食总种植面积的比重呈增加趋势。旱作农业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粮食总产再上新台阶意义重大,加快旱作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保障全国粮食持续增长的必然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马忠明告诉记者,目前,探索区域农业协同创新机制,加大旱作区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打造我国新的粮食增长极、解决旱作农业“瓶颈”问题的关键。
马忠明说,当前旱作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差异大,农业生产面临问题多而复杂,科研创新基础设施和条件比较薄弱,科技投入总量不足,还没有一个国家级的区域旱作节水研究基地与机构,致使对一些关系旱作农业长期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难以开展研究,生产应用重大技术缺乏基础研究支撑,影响了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整合和有效利用本区域优势科技资源,必须进一步提升旱作节水科技的支撑作用,为国家旱作农业发展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马忠明建议,要积极探索区域农业协同创新机制,采用省部共建的方式,建立国家旱作农业创新中心,整合资源,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支撑国家农业节水和粮食增产重大战略的实施。
相关链接
“旱作节水农业”是综合运用农艺、生物和工程等技术措施,以优化水资源配置为核心,合理安排农业布局和种植业结构,应用节水保墒技术,采取防旱抗旱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相关技术措施包括如下几方面:
1.地膜覆盖增温保墒技术。地膜覆盖旱作物亩平均节水30立方米,同时具有增温、保土、压杂草等多种作用。
2.地面覆盖增肥保墒技术。通过增加地面覆盖物,达到节水目的例如秸秆覆盖、种植绿肥等。该方法既能保墒,亩平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量10-15立方米,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
3.节水灌溉设施农业。与常规灌溉相比,喷灌节水50%,渗灌节水75%,滴灌节水80%,同时节省用地15%,节省用工50%,节水节本增效十分显著。
4.旱作节水高效种植模式。采取一些高效种植模式,达到节水培肥的作用。
5.推广保水抗旱化学制剂应用技术。旱作物种子使用保水剂包衣;在干旱期,叶面喷施抑制剂,减少水分蒸腾,增强作物抗旱能力。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庐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唱“主角”
- 英山:栽好“摇钱树”壮大“聚宝盆”特色产业的产值占
- 海南迅速启动农业保险灾后理赔工作
- 四川泸县创新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管理机制
- 山东新泰市农业开发助力循环经济
- 河南漯河市盘活农业财政资金
- 陕西:粮食增产后遇到的“瓶颈”
- 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成财政促进金融支农新模式
- 山东威海市高区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
- 伊拉克反政府武装又占领西部三座重镇 动乱危及石油增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