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身无可厚非,而如果是前脚募集资金后脚就进入银行理财市场,抑或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却急于银行理财则显得“不务正业”。而在银行流动性紧张的背景下,上市公
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身无可厚非,而如果是前脚募集资金后脚就进入银行理财市场,抑或募投项目进展缓慢却急于银行理财则显得“不务正业”。而在银行流动性紧张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热衷银行理财产品其间又隐含了一层深意。
上市公司入场忙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6月份以来,沪深两市已有超过110家上市公司宣布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仅6月24日—7月8日就有近20家上市公司宣布百亿资金在未来的一年内将要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尤其是进入6月份后,银行理财市场“水涨船高”,丰厚的收益诱惑资金的进入,上市公司一马当先。
今年前5个月,沪深两市仅有不超过50家上市公司实际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而从6月份至今,已经有117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去年同期这个数据仅为20家左右。
另外,根据上市公司的公告,中小板上市公司是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主体,其产品期限从35天到62天不等,预期年化收益率大多超过5%。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购买的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绝大部分在8月份到期,届时,银行或将面临到期集中兑付的问题。
因何爱“理财”?
事实上,为提高上市公司自有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暂时闲置的自有资金,在保证资金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利用部分自有资金适时进行保本型理财产品投资,增加公司收益,这无可厚非。
去年底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该《指引》对上市公司闲置资金使用范围适度放宽。而在此之前,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等均限于自有闲置资金,不涉及募集资金。
然而,在超募资金利用之余,部分上市公司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某公司上市至今四个首发募集资金项目到目前为止无一完工。然而,近期却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在不超过2.5亿元额度内使用自有资金择机购买短期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还有的公司刚融资完就大手笔购买理财产品。
不过,也有分析表示,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除了真正的理财需求外,也似乎蕴含了另外一层深意。
“一些上市公司也有自己的苦衷。”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这一段时间,商业银行通过加大理财产品的发行量、提高收益来吸引资金,以缓解流动性的紧张,而上市公司的资金在某种程度上也充当了救急资金的作用,上市公司帮忙缓解燃眉之急,这也为后续的银行贷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说白了,就是为了和银行搞好关系。”他说,银行对于企业的授信与企业的经营状况、净资产以及对银行的贡献度等相关,企业购买了银行的理财产品,增加了银行的中间收入,成为了银行的优质客户。(宗禾)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四次多边磋商会在北京举行
- 世界银行贷款青海西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谈判完成
- 教育部财务司负责人就“薄改”资金使用情况答记者问
- 日本银行界将对北美页岩气项目融资 以削减电费
- 尚福林首提推进银行业混改 下半年或有实质性动作
- 地方版“微刺激”或超6万亿 资金来源成最大挑战
- 中央财政下拨抗旱救灾资金3.8亿元
- 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政府购买服务
- 三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 下批试点向西部倾斜
- 欧美日本步步紧逼 俄罗斯资金流向亚洲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