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一张身份证拨开迷雾——河北省沧州市政府购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改革见闻

先抢城中村,再抓在外上学的小学生和流动人口,最后倒过手来消化辖区内村医分兵把守的24个村庄。听着王景刚的讲述,感觉他们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好像在打一场仗。王景刚是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小赵庄乡卫生院院长,

先抢城中村,再抓在外上学的小学生和流动人口,最后倒过手来消化辖区内村医分兵把守的24个村庄。听着王景刚的讲述,感觉他们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好像在打一场仗。

王景刚是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小赵庄乡卫生院院长,市里今年开展的一项改革使他和同行们感受到空前的压力和动力。

这项改革一改过去按照辖区常住人口数乘以人均标准打包分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的方式,实行与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居民可以择优、自由选择服务机构,每享受一项服务,满意了,拿身份证在刷卡器上一刷,就会在信息化管理系统里留下记录,财政部门根据这些记录并结合考核评价结果给予服务机构经费补助。

这项改革,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使用不再是一头雾水。

“太浪费了”

小赵庄乡卫生院的服务人口是3.2万人,在新华区属中等水平。去年,按照每人25元的标准,分配给他们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是80万元,再加上7万元奖励,一共得到87万元。

这种分配方式看上去既合理又简单省事,为什么要改呢?

“财政资金太浪费了,心里疼得慌。”沧州市财政局副局长张焕坤对记者说,这种资金分配和支付方式没有与服务的数量、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挂钩,而且缺乏有效的制约措施和监管手段,财政资金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很难保证居民真正享受到服务。

对此,沧州市财政局社保科科长邹殿华做了详细解释。他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在逐年提高,资金量越来越大,但是很多老百姓反映不知道这回事,没有享受到服务。在实际操作中,服务机构按照服务辖区划分,有多少常住人口就能拿到多少人的钱。补助资金虽然与考核挂钩,但是考核手段太简单,考核不出实际东西来,最后各机构按人头拿到了钱,但为老百姓的服务却没有做到家。

沧州市财政局社保科副科长张玉娜对此深有感触。她说,别人的不敢说,专门查了自己母亲的档案,还真有,上面还记载着高血压上门随访记录。

“服务人员绝对没到我家去,如果去了我会知道。”她说,老母亲80多岁了,家里来个生人必然会跟孩子们念叨,这件事老人家可从没说起过。

“而且,各机构对服务人口交叉重复计算严重。”邹殿华说,运河区和新华区每年报上来的服务人口数比统计局的数字要多出20%,达到7万多,按每人25元算,财政一年就要多付出170多万元。而且随着补助标准逐年提高,多付出的钱还要增加。另外,为服务人口数而扯皮的也多,经常有服务机构找来,说补助的人口数不对,自己的辖区又多了多少人。

建起一张“能说话”的网

在沧州市财政局社保科,工作人员打开电脑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城区的服务开展情况实时呈现出来,里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每项服务已开展的数量和得到的补助金额,具体到每个服务机构和每个家庭。在健康教育宣传栏目里,有上传的活动开展的图片和相关文字说明。

从今年3月25日起,沧州市在城区(包括运河区、新华区、开发区和高新区)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改革。

这项改革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划分为针对群体的和针对个体的两种。群体项目包括健康教育宣传、预防保健信息管理、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进行考核管理,实行季度、半年、年度考核,按考核结果和成本因素确定财政补助;个体项目包括预防接种、儿童健康、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等,实行服务卡管理,居民可以在城区范围内自由选择服务机构,以刷二代居民身份证的形式,免费享受规定的服务项目。

邹殿华说,他们开发了管理软件,依托财政信息中心建立起服务资金管理系统。每项服务成本的测算和确定都反复进行了十多次。为了弄清真实成本,他们还亲手做展板、条幅等。

为方便群众在城区范围内自由选择服务机构,市财政建立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专用账户,4个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全部集中到市级财政专户集中管理,由市财政将补助资金直接支付到服务机构。

邹殿华说,按照规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经公开招标确定,由于今年刚开始搞,暂时不招标,由具有服务资质的机构与卫生、财政部门自愿签订服务协议。一年下来,谁行谁不行自然会看出来。

“现在要积极地干活”

王景刚说,目前已经建立将近1万人的健康档案。管理系统里的记录显示,他们已挣到十几万元。

根据规定,居民可以在城区任何一家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康档案,一旦建档,在别的地方就建不了了。每新建一份健康档案,财政补助2元,建档时的健康检查再每人补助3元。因此,必须抢。

“现在要积极地干活。”王景刚说,全院出动,每个月的上半月都到村里做体检,到目前已体检2000多人,比去年的总数翻了一番。5月份一个村就体检了300人,而以前不用刷身份证的时候一个村五六十人就不错了,现在就得主动找上门去。

他说,以前体检不体检,钱都能拿到,现在得真实做这事。对今年得到的补助超过去年,他很有信心。

在深处居民区内的运河区朝阳南社区卫生服务站,76岁的李玉兰老人来测血糖。老人说就住旁边的一栋楼上,平常来测血糖、量血压都是免费的,很方便。前不久,她在这里刷身份证建立了健康档案。

这家服务站属于民办的,去年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9.5万元,今年已挣到4万多元。主任张秀红对记者说,现在的工作量比以前大了,考核也更细,做没做服务,做了多少,看得更明白,一点电脑就出来了。服务也更加规范。只是老百姓的认识还有个过程,这就需要通过服务让老百姓信任你。

运河区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实行改革后的第一个月,光体检耗材就花了10多万元,中心主任王家丽说,她们黑白地干,很累很累,已建档9000多人。

在管理系统里,记者看到南湖中心已挣到30多万元。邹殿华估计,按照现在的势头,南湖中心今年得到的补助会比去年多三四成。

把惠民的资金用实

据邹殿华介绍,改革以来,听到很多服务机构抱怨,说钱太难挣了。3个多月里,各个机构挣到的补助差别很大,多的达到30多万元,少的只有4000多元。但是,大家都增强了竞争意识。

“建立机制很重要。”张焕坤说,这一改革建立了市场竞争机制,谁的服务好,老百姓就可以到谁那儿去,逼着服务机构由过去的坐等服务为主动上门服务。同时,财政变“被动算账”为“主动买单”,变“养人办事”为“办事养人”,服务人数的水分也挤了出去。

在今年5月召开的河北省财政系统医改工作视频会上,沧州就这一改革做了经验介绍。

“医改在基层,很重要的是要把惠民的资金用实,建立起调动积极性、可持续的良性机制。”河北省财政厅副厅长杜彦卿对记者说,同样是那么多的钱,改了一个花的方法,效果立马就不一样了。要通过机制改革,把医改资金用出实效,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他表示,准备在今年下半年,将沧州的做法在全省逐步推开。

 

短评

把政府投入和群众满意挂起钩来

沧州的这项改革回答了医改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怎样把医改资金花出效益,真正让老百姓受益。

在改革中,沧州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选择权交给了群众。群众可以在城区范围内自由选择服务机构,谁的服务好就去谁那里,而不再是过去那种不管服务质量好坏,只能在辖区里被动地接受服务。

同时,把服务的评判权交给了群众。接受服务后,群众满意了,刷一下身份证,资金管理系统才会自动结算服务费用,从而生成对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考核依据。同时,在绩效考核中,办法规定,要在每个社区(村)发放满意度调查表,随机调查20位辖区居民和10位就诊患者,要与群众的满意度挂钩。

这项改革刚进行4个多月,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老百姓接受、认同也需要一个过程。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王家丽的话有一定的代表性,她说只要服务不打折,老百姓就会认同。

改革也遇到一些阻力。但正如一位相关部门领导说的那样,如果有什么想不通的,从老百姓角度看也就不成问题了。

改革仍在继续,正在把政府投入和群众满意挂起钩来,把医改资金花好,减少浪费,提高绩效,真正惠及老百姓。(李继学)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本报记者 李继学 通讯员 李立新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