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疏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加大,先后完成了一批骨干水利工程。然而,分布广泛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却因缺乏维护成为抗旱“短板”:尤其是今年入夏以来,南方地区普遍干旱,在不少农村地区,原本承担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加大,先后完成了一批骨干水利工程。然而,分布广泛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却因缺乏维护成为抗旱“短板”:尤其是今年入夏以来,南方地区普遍干旱,在不少农村地区,原本承担人畜饮水、灌溉功能的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明显保障不力。

可喜的是,近日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180亿元,用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面,重点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能力建设。

 

新闻镜头

水库有水引不来

近日,湖南省衡阳县井头镇翠林村的水稻种植户何发校眼巴巴地望着岣嵝水库里的水发愁:水库里水源充足,但他种的60多亩水稻仅3公里之遥已干死了40亩。

岣嵝水库有左、中、右各三条引水干渠,何发校所种的水稻水源来自左干渠。前些年还正常使用着,但去年发洪水冲毁水渠后,却一直无人维修,水库有水却无法引到稻田里灌溉。而他所在的村组既无山塘也无河流,水库里的水是稻田惟一的灌溉水源。何发校多次找村、镇干部反映,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而干旱却在持续。最近,他实在不甘心看着自己的水稻全部干死,只得咬牙花费上万元挖了一口塘,勉强灌溉附近的几丘田,但这实在不是长久之计。

事实上,不仅仅是何发校的稻田,其他村民的稻田也遭受着同样的命运。田地的水稻正在抽穗时期,可田土却被炙热的太阳烤得灰白,遍布深深的裂缝,旱情十分严重。村民们告诉记者,再过五六天,如仍没有水源,上千亩禾苗将会全部干死。

井头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岣嵝水库可灌溉2000亩稻田,去年,政府又出资40多万元修缮了水库,水库现存大量的水。可是,由于去年暴雨引发塌方,左干渠处有6处滑坡,垮塌长度达300多米,重修需要近200万元的资金,镇政府财力有限,实在无力支付这样庞大的费用,他们已向上级打报告寻求帮助。(宗禾)

 

主体存在缺位:小水利工程无人管,抗旱救灾不得力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的主体存在缺位,出现了‘政府管不到、集体管不好、农民管不了’的问题。”水利部副部长李国英说,2009年、2010年北方冬麦区和西南地区遭遇特大干旱,大部分灌区却因灌溉渠系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致使农田抗旱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我国正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历史阶段。据预测,未来10年,全国城镇人口年均增加1300万—1600万,其中,农村转移人口1000万—1300万。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靠留守妇女、老人完成已不太可能,将越来越多地依靠专业队伍;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机械化、专业化、现代化也迫切需要有专业化的水利服务队伍来做技术支撑。”李国英分析说。

专家指出,面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旱情,在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力度的同时,同步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也尤为迫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水利工程建得起,管得好,长受益。

 

服务如何到位:“三驾马车”能否并驾齐驱

为扭转农村水利工程“有人建、没人管”的局面,我国正加快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水利部门提出构建“三驾马车”:以乡镇或流域为单元的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在辖区内行使水行政职能;由受益农户自愿组成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受益区内水量分配、水费收取、水事纠纷调解等;再加上抗旱服务队、灌溉试验站等专业化队伍,共同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破解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的管理难题。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基层水利站2.7万个,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7.8万多个,管理灌溉面积2.4亿多亩,建成各级抗旱服务队等专业化服务队伍1.4万支。

今年6月,《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界定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性质、职能和管理体制,对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的设置、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给出了具体的政策。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认为,当前,“三驾马车”如何实现并驾齐驱,相互支撑,成为能否管好水利工程、能否完成抗旱防洪任务的关键所在。

未来,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在哪?姜文来建议,首先要对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给予明确定位并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合理划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公益功能和商品服务功能、分类管理,完善相关法规;其次,要落实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资金,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基层水利服务人才体系,提高基层水利服务技术水平。(宗禾)

 

地方经验

山东:建立基层水利管理新机制

本报讯 截至目前,山东提前半年完成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任务。全省155个县建立起基层水利管理协调组织、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组织、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三驾马车。恢复建立乡镇水利站1585个,每个行政村配备村水利员1至2人,成立各类防汛抗旱供水专业服务队1606支,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2819个,覆盖率达80%。

据了解,武城县探索建立了“供水服务中心+镇水管站+用水协会+村水管员”的四级管理服务模式,形成了水源点到田间地头、到农户,全县统一、可控可调的基层水利服务网络。

宁津县水务局则借鉴公安110的经验做法,于2012年4月组建水利110,现有6支专业服务队,对全县13个乡镇、街道办的856个村庄实现了无缝覆盖服务。村外供水管道采取无偿服务,村内管道及小农水等维修采取有偿服务。老百姓家中自来水发生问题,只需要拨打一个电话,水利110服务队30分钟内就能到达现场,小问题15分钟内解决。

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曹金萍表示,下一步,山东省将继续全力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能力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为抓手,加强人员培训,完善设施配备,规范服务内容,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人员专业化、办公信息化、装备现代化、服务规范化、运行长效化。

陕西:积极探索长效机制加强工程建管并重

本报讯 陕西省对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在推行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承包、租赁、拍卖、股份合作等管理体制。其中,小水窖等以自用为主的小微型水源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对受益户较多的小型抽水站、小型渠道、塘坝、堰闸、机井等工程,一部分通过组建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进行管理,一部分则由村组集体通过承包、许可经营、指定管理等形式,将工程交给具有管理能力的村民个人进行日常管理。

据了解,志丹、延川等县每年由县财政安排50万元资金,用于小农水工程的维修养护。永寿县通过增加公益性辅助岗位,为新建工程落实专职管理人员。印台区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对灌溉群众和供水单位,按照一定标准实施灌溉补贴。三原县马额镇弓王水库渠道衬砌硬化后,用水协会加强了对渠道的维护与保养,不仅费用下降了一半,且工程完好率由70%提高到80%。(宗禾)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