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低成本航空迎来新机遇

中国现在已经有13家外国低成本航空公司进入我国二三线城市,对市场格局影响很大。这些低成本航空通过先渗透二三线城市的“迂回”路线,逐步将触角伸进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核心枢纽。而中国本土低成本航空依然在艰

中国现在已经有13家外国低成本航空公司进入我国二三线城市,对市场格局影响很大。

这些低成本航空通过先渗透二三线城市的“迂回”路线,逐步将触角伸进北京、上海、广州三大核心枢纽。

而中国本土低成本航空依然在艰难摸索。春秋航空一直为付给机场的费用居高不下、如何有效控制管理成本等问题而发愁。

中国大部分机场都是城市的名片,投入非常大,建设得极为豪华,相应的机场费用也就居高不下。为了控制成本,低成本航空公司通常只提供最基本的服务。乘客在机上的食品饮料都需要额外购买,对于乘客免费托运行李的重量及体积也作了较其他航空公司更为严格的限制,辅助收益低,也限制了低成本航空的发展。

在中国,因为高成本和由此导致的高票价把大量有需求的潜在用户挡在了民航的门外,低成本航空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5%,但影响力已经显现。只有采取与全服务型航空公司的合作策略,共享更多市场资源,才能真正发挥出低成本航空在短途和支线市场中的优势。

摘自《北京参考》9月17日记者王诗培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