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近百上市公司月投百亿理财

本报讯 2013年已近尾声,按常理来说,现应是各企业抓紧回笼资金之时,然而,上市公司出资理财的热情却未见降温迹象。12月3日-5日,有14家A股公司先后发布了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另据统计,今年7月-1

本报讯 2013年已近尾声,按常理来说,现应是各企业抓紧回笼资金之时,然而,上市公司出资理财的热情却未见降温迹象。12月3日-5日,有14家A股公司先后发布了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另据统计,今年7月-11月间,每月都有近百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理财公告,合计投入资金均逾百亿元。

据了解,2008年,有4家公司公告购买理财产品,2009年有5家,2010年增至18家,而2013年,在政策松绑“支持”下,已超过250家,攀上了历史高峰。

统计显示,今年7月,有购买时间记录的、上市公司公告的购买理财产品次数有174次,投入资金约108亿元,相较于今年1月的41次、42亿元分别增长了4.2倍和2.6倍。而8月份继续增长,为161次,投入资金113亿元;9月增加至196次,投入资金138亿元;10月为144次,投入资金123亿元;11月为138次,投入资金124亿元。

前些年,上市公司理财一直倾向于委托贷款或购买信托产品,但今年,理财方式却几乎“清一色”地瞄准了银行理财产品。对此,多家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证券部相关人士向记者解释道,直接原因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活期存款和短期定期存款的利率高,尤其是今年6月之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直在高位徘徊,预期年收益率4%以上的低风险产品有一篮子可选。目前,因年底揽存的因素,各大银行又普遍调高了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此外,“上市公司可以借助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将资金‘分拆’给多家合作银行以帮忙完成考核指标,也有的是欲贷款的银行有购买理财产品这方面的要求。”该人士说。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宗禾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