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大型企业排放需要重点管控

本报讯 1月14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相关机构发布《蓝天路线图》大气污染调研二期报告指出,当前的污染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而污染源的识别也必须扩大到区域范畴。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高耗能产业密

本报讯 1月14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相关机构发布《蓝天路线图》大气污染调研二期报告指出,当前的污染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因而污染源的识别也必须扩大到区域范畴。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高耗能产业密集,消耗大量煤炭,形成了巨大的污染排放。推动减排,一批大型电厂和钢铁、水泥、化工企业必须首先管控。

报告指出,目前已有179座城市实现空气质量信息实时公开,居民通过电脑甚至手机,就可以了解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数据。实时发布凸显污染严重,促使多个地区制定并着手实施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但部分关键措施的落实以及效果尚待确认。

报告通过评价和比对后指出,去年以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继续快速扩展。与2012年10月的评价相比,平均得分大幅度提高。阿拉善SEE公益机构常务副秘书长王利民认为:“大气污染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各级政府的积极协同推行,民间机构以及公众也要积极参与。而污染源信息的实时公开,正是民间行动和监督的重要保障。”

根据对这些在线数据的初步分析发现,在华北地区,山东、河北等省的一批大型火电、钢铁企业严重超标排放,其中部分企业甚至在当地处于重度污染的一些时段,依然超标排放。这些主要污染源的排放量变化对当地空气质量造成的直接影响。

报告指出,以2013年10-12月山东、河北和北京三地部分主要企业为例,山东、河北8家企业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是北京8家主要企业的37倍和30倍,这些污染源应是减排的重点。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王劲松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