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 热门 重磅原创 PPP 地方 教育 图片新闻 政府采购 权威公告

首页 > 报纸版面 > 文章详情页

启动财政引擎 推进全民阅读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全民阅读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加深,为全民阅读真正建立长效机制,2012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十八大报告,2013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一些阅读

编者按:近年来,我国全民阅读活动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加深,为全民阅读真正建立长效机制,2012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写入十八大报告,2013年,《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列入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一些阅读大国在推动国民读书方面采取了有效的政策措施,在此对各国实施阅读立法的情况进行了研究梳理,以飨读者。

 

国民阅读活动对于培养读书习惯、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日确定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意在全球范围内推广阅读、促进图书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近年来,世界一些国家已经把推进国民阅读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通过多种方式为阅读活动提供经费支持、机构指导,还通过阅读立法予以保障。

全民阅读立法消除“阅读危机”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从1999年至今已先后开展了10次国民阅读调查。据2013年4月发布的最近一次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18至70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76.3%,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4.9%,报纸为58.2%,期刊为45.2%,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40.3%。

当下,国民平均阅读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是不争的事实。1999年首次国民阅读调查时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0.4%,然而与图书出版量连年快速增加相比(国民阅读率却不升反降,仅靠刺激图书出版并不能有效带动国民阅读率上升。同时,国民人均阅读图书数量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如2012年我国人均读书4.39本,远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

其次,未成年人阅读率呈现下降趋势。2012年我国未成年人的阅读率和人均图书阅读量分别为77%和5.49本,较上一年度均明显下降。再次,国民阅读资源及设施分布不均、数量不足。以公共图书馆为例,建设指标远低于国际图联在上世纪70年代制定的《公共图书馆标准》所规定的通常每5万人应拥有一所图书馆和图书馆服务辐射半径通常为4公里的标准。另就人均藏书量而言,也远不能满足城乡居民的阅读需要。近年来,各级财政投入巨资建设了一批农家书屋和社区图书室等城乡阅读场所,但就总体而言,公共阅读场所的辐射范围、书刊数量和质量及阅读指导能力等仍有待提高。

再有就是阅读内容良莠不齐,缺乏正面引导。我国虽年出版图书逾41万种,但精品读物数量有限,浅阅读、碎片式阅读盛行,这些问题和现象对于培养大众阅读习惯和提高全民阅读质量殊为不利。

政策扶持促进体系建立

我国的全民阅读工作近年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全民阅读尚未真正形成长效机制。借鉴世界阅读大国在推动国民读书方面的经验,能为我国推动全民阅读提供重要启示,进而形成政策建议。

通过阅读立法在国家层面确立整合资源、推动全民阅读的体制机制。世界不少国家在阅读立法中都将推进国民阅读活动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并明确规定了各级公共财政对国民阅读活动的支持义务,同时注重整合国民阅读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参与,从而优化国民阅读环境,提升国民阅读素养。我国在阅读立法过程中,应当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协调推进的原则,积极整合教育、文化、科技、广电、新闻出版等各领域资源,在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以及政策制度的制定与实施方面加强宏观统筹,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阅读服务机构在场馆设施、文献资源、服务网络,以及专业队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在此基础上,积极鼓励书店、出版商等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深入参与全民阅读服务活动,从而最终建立一个以丰富的阅读文化资源为基础,以完善的阅读服务设施为保障,以专业的阅读指导服务为依托的全民阅读服务体系。

重点推进有效保障

在建立全民阅读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应将培育儿童和中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置于国民阅读的优先地位而予以重点推进和保障。儿童和青少年时代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许多国家都格外注重婴幼儿和中小学生的阅读教育,一直把鼓励和吸引他们从小爱读书作为政策和阅读立法的重点,将读书活动与学前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帮助国民从小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这一关注阅读重点人群的做法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有效举措,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明确规定公共图书馆在国民阅读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发挥各类公共阅读场所在全民阅读活动中的作用。各类型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以其庞大的数量、便捷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藏书、专业的阅读辅导服务和舒适的阅读环境等优势为开展国民阅读活动提供了最适宜的设施和条件。我国目前已拥有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3076家,聚集了7.89亿册件藏品,近年来年均读者流量达4亿多人次,书刊文献外借量也达3亿多册次。公共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在设施、藏品、人员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和领域,广泛开展阅读宣传与辅导活动,发挥“阅读主阵地”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全民阅读作出积极贡献。另外,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07年至2012年,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全国建成农家书屋60万个,实现了“农家书屋村村有”。在全民阅读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并且推动农家书屋与基层图书馆(室)、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点、公共电子阅览室等现有的各类公共阅读场所合作共建、整合资源,更好地提供适合基层群众的阅读服务,成为促进全民阅读的有生力量。

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特点的阅读群体的需要,扶持优秀读物的出版。近年来,随着我国出版产业的迅猛发展,每年出版的图书品种在数量上已经位居全球首位。然而,海量新书中精品寥寥,从图书质量上来看,我国距离真正的出版大国还有不小差距。在扶持优秀出版物方面,我们应当有更大作为,在提升图书整体质量的同时,适应不同年龄段、不同特点的阅读群体的需要,进一步鼓励优秀作品的创作与传播,支持精品读物的出版,同时加强对阅读内容的指导,引导广大群众好读书、读好书。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中国财经新闻网
  • 张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中国财经新闻网客户端推荐下载

中国财经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