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丰富水电资源的中国带动了整个亚洲范围内的水电建设潮。未来,水电是否可以成为亚洲的大规模备用蓄电池? 拥有丰富水电资源的中国带动了整个亚洲范围内的水电建设潮。未来,水电是否可以成为亚洲的大规模备用蓄
拥有丰富水电资源的中国带动了整个亚洲范围内的水电建设潮。未来,水电是否可以成为亚洲的大规模备用蓄电池? 拥有丰富水电资源的中国带动了整个亚洲范围内的水电建设潮。未来,水电是否可以成为亚洲的大规模备用蓄电池?
随着太阳能、风能以及其他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规模的不断增长,水电的"储能功能"将是保证地区电网稳定以及减少碳排放的重要资源之一。
中国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
中国是亚洲以及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国家,其水力发电总量约占全球水力发电总量的20%以上。除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这样的工程奇迹之外,中国境内还分布着无数个水电工程项目。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10年的数据(目前可获得的最新数据),水电的发电总量占全中国发电总量的18%。中国官方公布的数字也十分接近。同一年,太阳能发电和风力发电的发电总量只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然而,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50%以上,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装机国,水电的年均增长率则为12%。
当然,值得强调的是,水电比煤炭更为清洁,但是相对风能和太阳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却要严重一些。因此,水电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同样有着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弊端。例如,三峡工程的建设迁移了大量的居民,淹没了大面积的河流,也因淤泥堆积、腐烂植物引起的沼气外泄、破坏渔业的现象而受到批评。
但是,我们必须肯定的是,水电所带来的益处远大于这些不利后果。因此,中国和其邻国都规划了更多的水电站。中国的邻国缅甸也正在计划在其北部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一系列水电站,并将电能出口至中国。湄公河流域上也有大量的水电站规划项目。
水电的负荷平衡能力
随着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规模的快速增长,其间歇性将会给中国的输配电系统带来严重的挑战。幸运的是,中国日益突出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间歇性问题,可以由水电来应对。
由于电能无法大规模存储,带水库的可调节水电机组(包括抽水蓄能电站)被认为是重要的间接储电设施。水电是各类发电类型中响应最快的机组之一,它可以在数分钟甚至数秒内实现关停和启动,因此能够以接近蓄电池的响应速度实现快速出力,平衡电力系统的供需。这意味着当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快速扩张后,水电可以成为优质的电力平衡资源。
跟很多其它国家一样,中国的许多大规模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远离能源消费中心。为了将这些能源传输到市场上,需要建设远距离输电线路。目前,中国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特高压输电技术,最著名的工程就是将三峡发出的电力传输至2000公里以外的东部沿海城市上海。
沿着中国的几条主要大河分布的许多其他水电站也同样位于中国的中西部地区。随着西北部地区不断增长的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规模,往东部地区送电的规模将越来越大。中西部地区的水电,位于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和用电中心之间的,可以承担负荷平衡的责任。
在未来的电力市场中,水电这种灵活的"开关能力"将成为电网运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然而,目前水电更多地被设计为进行持续的点对点供电角色。
在向低碳区域经济体的转型过程中,水电与其他各类能源一样,都应该以尽可能小的环境足迹,生产尽可能多的电能。建造尽量少的水电站,并最大程度地高效利用它们符合每个人的利益。
未来,如果亚洲的电网能够更好地利用水电的负荷平衡能力,而非作为基荷机组,将催生两个非常重要的益处:一是市场能够为水电的灵活动态调度给电网稳定性所做出的贡献更好地定价,为投资提供更准确的价格信号,从而减少浪费。二是,最大程度地发挥水电的经济性意味着只需建造更少的水电站,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社会稳定。
亚洲大电网
水电所有的这些优点需要一个更为一体化的电网来实现。目前来看,中国能够应对这些挑战并在亚洲地区发挥巨大的作用。
不同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成熟但不断老化的电网设施,中国国内很多地区的电网都是初次铺设,这使得中国有机会在建设过程中考虑得更为长远。
中国的电力装备企业拥有全世界范围内最先进的技术。例如,中国国家电网公司(SGCC)拥有菲律宾国家电网公司25年的运营权,并且在帮助后者升级其电网。此外,SGCC还在巴西、葡萄牙等多个国家拥有海外业务,最近还购买了南澳大利亚州的电力公司Electranet很大部分的股份。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目前运营着7条跨国输电线路,向越南出口电力。这些工程给了中国在亚洲范围内不断影响电网技术标准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东北亚地区(中国、日本、韩国)跨国联合电网的可能性。例如,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亚太能源研究中心曾经建议在中国东海建设输电线路,用蒙古的风能来驱动日本的空调设备。该中心表示此类互联将有利于电网的高效运行,因为中国北部的电力高峰出现在冬天的供暖期,而日本和韩国的年度高峰负荷则是因为夏天的空调制冷。在东南亚,跨东盟电力网络和天然气网络也已经接近实现。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四次多边磋商会在北京举行
- 世贸组织上诉机构裁定中国稀土出口政策违规 商务部表
- 楼继伟: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
- 中国外汇局开展外企资本金结汇管理方式改革
- 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圆桌会议今日在京举行
- 报告称中国根治雾霾最快需15年 建议适时开征环境税
- 2014年中国“两会”太阳能光伏提案看点
- 中国房价10年疯涨:走不出“越调越涨”的怪圈
- 中国光伏后“金太阳”时代的模式选择
- 中国最堵25个城市或将在2015年前后纷纷限购
- 精华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