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如果不公开、不透明,一些部门自肥的“权力自留地”就不会消失。简政放权,公布“权力清单”,也不能奢望“权力自留地”自行消失。两会开幕以来,很多代表委员围绕行政体制改革和以法治国热烈讨论,他们认为“晒
权力如果不公开、不透明,一些部门自肥的“权力自留地”就不会消失。简政放权,公布“权力清单”,也不能奢望“权力自留地”自行消失。
两会开幕以来,很多代表委员围绕行政体制改革和以法治国热烈讨论,他们认为“晒权”之后还得跟进监督步伐,拿出配套“问责清单”为监督权力“撑腰”。
公开“权力清单”,就是要明晰权力运行的规则和边界。今年2月,国务院已经主动“开晒”权力清单,向公众交底1000多项审批事项;全国两会期间,不少地方表示,北京的行政审批、预算审批、资金审批等等,都要公开向群众“晒图”。可以想见,未来各地公开“晒权”会成为一种常态。
有划定权力边界、公开“权力清单”的自觉,更要靠“硬杠杠”落实,才能保障监督。公开“晒权”推开后,还应以法律形式明确对权力越界的监督机制,制度条文与外部监管、社会监督多管齐下,让任何行政行为面对质疑都讲得出理由、经得起推敲、给得出合理解释,权力有序运行的社会氛围才能真正形成。
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赋予。坚持清除“权力自留地”,人们乐见“权力清单”从“纸面清单”变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真正实惠。(据新华社)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tousu@prcfe.com
- 相关搜索:
- 土地矛盾高发,当防权力侵蚀权利
- 湖南湘乡市培植财源增活力 税负公开堵漏洞
- 更深入的公开为科研经费“护航”
- 瑞士银行鼓励公开秘密账户 补偿美国客户最高5000美元
- 财政部调整公布节能、环保清单
- 四川广元市利州区部门预算向社会公开
- 合肥政府买服务项目全公开社会组织成为22个试点项目的
- 陕西城固:财政监督检查迈入信息化时代
- 服务类项目采购公开了什么?
- 浙江桐庐县实现“三公”经费全公开
- 精华数据